APP下载

浅析农村小学低段学生课外阅读对策

2022-01-10何芫琪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低段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何芫琪

摘要:农村小学的孩子受到自身、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状况不佳。本文旨在针对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提出开展阅读活动,引领学生阅读,指导阅读方法和开展亲子阅读来改善当前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低段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对农村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学习的主阵地虽然是在课内,但仅只凭课内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渴望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从小给学生奠定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和情感共鸣基础。

一、农村小学低段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农村低段小学由于受到生长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很多孩子都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学期初,本人调查了富阳区XX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上学期课外书的阅读量,汇总成表如下: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小学低段学生大部分课外阅读量很少。除此之外,通过走访和谈话,本人发现农村小学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对阅读课外书毫无兴趣,不愿读

许多农村幼年孩子不对阅读课外书没有兴趣,不愿意读课外书。相比城区,农村学生从小生活较为自由,活动空间大,课余生活喜欢走家串户,集结邻居好友一起玩乐。父母一般学历有限,从事的工作强度也比较大,不能陪伴孩子阅读,也无法激发出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显然,“不愿读”是农村孩子课外阅读面临的很严峻的问题。

(二)学生阅读无方法,不会读

农村低年级孩子年纪小,识字量较少。他们的课外读物一般由家长挑选购买,而家长在购买时,往往是以名著为标准,很容易挑选到字量多的课外读物。这样的书籍孩子看不懂,对书籍的阅读仅限于粗略的翻阅。大部分农村家庭缺少亲子阅读的意识和方法,长此以往,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更令人堪忧。

二、激发学生兴趣,巧用阅读方法,改善课外阅读状况

在数次家访和调查中,农村小学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甚至随着年段的升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使其语文学习也受挫。针对上述现状及原因,我将提出一些改善以上状况的建议。

(一)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每周故事日”活动

周三是我们约定的“每周故事日”,活动的内容是老师和两位学生分别给所有同学讲一个故事。学生按照学号依次轮流,轮到的同学可以单独展示,也可以合作展示。讲完故事之后,按照五星标准,分别在内容、流利度、表现三个方面进行评分,并且凡是参与的同学都可以获取“一日班长”的机会。低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因此轮到的同学都会精心准备,有的会自己准备道具,有的一人分饰多个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得十分精彩。最重要的是,每周故事日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的,他们在准备、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都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感。

2.“每月阅读分享會”活动

每月我会指定学生阅读一本课外书,到了月末,我们再进行阅读分享会。学生分享的形式可以是画读书小报、表演故事情节、说感受等,再根据所分享的内容评选出“阅读之星”。

二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了《小鲤鱼跳龙门》、《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孤独的小螃蟹》,指定读完这几本书之后,学生在班级内合作画过读书小报,提交了自己的感悟,也有在家长的帮助下表演过故事中的情节。每月的“阅读之星”会得到老师准备的神秘奖品一份,所以准备分享的同学都格外卖力,兴趣盎然。

3.“勇攀书山”活动

教室里的后墙上,设置了“一座书山”,学生的名字写在“山脚”,每看完一本书,学生可以将书名亲手依次向上记录在“书山”上,到了学期末再评比出谁是爬得最高的人。这一活动一推出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间总是拿着笔站在“书山”跃跃欲试,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通过“每周故事日”和“每月阅读分享会”这两个活动,学生体会到了阅读和分享的快乐,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勇攀书山”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并且在无形中也促进学生养成课外时间去看书的习惯。

(二)引领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1.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资助选择阅读材料。”农村小学低段学生由于所处环境较为宽松,家长重视度也不是特别高,识字量少,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阅读难度太大,所以培养阅读习惯的初期应给他们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新生入学之前,我就会在教室后开辟出一块空地,作为教室的“图书角”,放置好书架和书籍,并准备好一本《书籍出借记录》,由图书管理员负责记录图书的出借情况。我还给每个学生下发一本笔记本,用于自由记录读书的感受。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到笔记本上,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一年级一学生,我发现阅读课总是没精神,一页内容盯着看好久,明显心不在焉。后来我让他挑选了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送给他一支记号笔,让他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还能看插图,在插图的边上再画一些自己的联想到的东西。孩子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他阅读的速度加快了不少,并且他的课外书上还会有一些可爱的小记号和小插图。长此以往,孩子处于浓烈而快乐的阅读氛围中,“不愿读”的现象就会慢慢改变,很多“要我读”的状况,慢慢也会变成“我要读”,孩子们兴趣盎然,受益多多。

除了我准备的课外书,我也会布置每个学生带两本课外书和同学进行分享。我给学生制定了两项规则:第一,课间能够主动、认真阅读课外书的同学,每天可以获得一个大拇指贴纸的奖励;第二,每晚睡前阅读30分钟课外书,家长帮忙打卡记录,每天坚持的同学,一周可以获得一次“坚持之星”的喜报。 在这样的规则之下,班级里阅读的氛围变得更加浓厚,大部分同学课间都可以做到课外书不离手。

2.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

农村家庭的家长在帮助孩子选取课外读物时偏向于经典名著,但十分容易忽视孩子的接受度。例如:我所任教的班级一学生学生刚上小学一年级,我发现他的课堂知识的学习很好,但是轮到说话和讲故事,总是支支吾吾,无法表述完整。我询问了家长平时孩子在家是否有看书的习惯,家长告诉我家里有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成语故事、名人名言等,甚至还有插图版《三国演义》,但是孩子回家做完作业总是跑出去玩,不愿意给自己“充电”。其实这些书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太过于无趣且复杂,孩子根本没有兴趣。低段学生识字量较少,更喜欢以绘画为主,或者含有插图的读物。在选取课外读物的时候要注意挑选符合儿童的认知的书籍。书籍的种类是主要动画绘本、立体书籍、插图丰富的儿童故事、童话、连环画等。所挑选的书籍一律是多插图,少文字的,学生自己可以对这些繪本产生不同的解读。学生喜欢这样有趣的书,并能够看懂这些书籍,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对书产生兴趣。上述学生我向家长推荐了帕梅拉系列绘本和《我爸爸》、《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等绘本,孩子每天到了学校都会给同学们讲故事,后来还把书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一起分享阅读。

另外,在选取课外读物的时候,也不能忽视男女生之间爱好的不同。由于身心发育、性格特点的不同,男生和女生对于阅读兴趣的趋向也有较大差异。对于男生,可以选择一些活泼、稀奇的内容;对于女生,可以选择一些唯美、亲切的故事内容。也可以选读侧重经典的或者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读物,现在市面上也出版了不少传统经典的插图简易版成语故事、寓言等。

(三)巧用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延伸阅读内容,增强阅读记忆,增加阅读量。

读书要讲究读书方法。许多孩子的阅读都是囫囵吞枣似的,甚至看完就忘记了。这样的孩子在阅读中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因为他对于阅读没有方法。一个好的阅读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对于这一点,在学生学完拼音之后,尤其是进入到二年级,我会通过延伸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比如上完《丑小鸭》,我就会推荐孩子去阅读《安徒生童话》。延伸阅读之后,孩子们对故事的作者、出处,以及相关的故事,都加深了印象。

2.精读与略读相结合,上好阅读课程。

通过观察学生读书的速度和效率,我发现许多学生读书的时候以略读为主,虽然很快看完了内容,但是收获却甚少。阅读一本书不能是一概略读,也不能是全部精读。我会在指定学生看的书目中选取重要情节,在阅读课上和学生一起分析情节,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意图。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文章开篇写了小女孩穿了一双很大的鞋,过马路时被马车吓得跑掉了鞋,一只找不到,一只被小男孩捡起来拿走跑了。我们在课堂上对这一情节进行赏析,找到了描写小女孩穿着的句子和她的遭遇的句子,对这里进行精读,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生活、命运都是十分凄苦的。而后面描写小女孩整天没有卖出火柴的内容,则是可以略读的。

3.勤动笔墨,读记结合。

一年级下册开始,我开始布置孩子们进行摘抄。因为他们接触的语言材料不多,摘抄的内容很容易是一些没有价值的词句。因此我教给学生一些选取摘抄材料的方法:第一,摘抄带有生字的词语,可以巩固生字;第二,格言、警句,或者用来概括总结道理的语句,可以让学生明理;第三,把事物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语言十分优美的词句,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第四,其他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科学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量。有了这样的方法,学生在摘抄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量。

(四)亲子共读,促进学生提升

1.陪伴孩子到安静的书店买书,并让孩子参与到选书。

书店是一个很好的环境,孩子们可以在书香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与幼年养成的习惯关系密切,要让孩子爱上读书,必须从小培养他的读书兴趣,这也是让孩子自己去书店挑选想读的书的好处。书店环境一般都比较安静,除了买书的人,还有不少直接在书店看书的人。让孩子处于安静的书店里选书,看读书的人可以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读书的氛围。而且在书店可以让孩子亲自触摸翻阅图书,这样能够加深孩子对书籍的感情。他们会发现书店里的书要比学校里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数量多,种类更多,里面不乏他们更感兴趣的书籍,这里简直就是“书的天堂”,孩子自然而然也会萌发想多读书的愿望。而让孩子参与到选书的过程中,能够确保所读的书是适合他的,是他喜欢的,这样有利于在亲子共读中能够真正投入到阅读内容中,让孩子能够快乐地阅读。

2.父母和孩子一起看书。

可以看不同的书,也可以看同一本。幼年儿童的学习源于模仿,如果家长能在自己的空余时间多看看书,孩子自然也会模仿大人看书,长此以往,家庭中的课外阅读氛围就形成了。买了书之后,家长不仅自己要看,还要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你对此时非常重视的,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父母陪伴孩子看书,给孩子树立起榜样。

3.制定读书计划,共同快乐阅读。

家长和孩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周计划表。内容包括每日亲子阅读的时间、内容。一般家庭制定的时间都在晚饭后,内容涉及也较为广泛,有童话故事、诗歌、动物小说、国内外名著等。

三、总结

当我们都能用心帮学生找到好书,培养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们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阅读就变得有滋有味了,孩子读书也就更加自觉了。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乘着阅读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方美雪 有效指导让学生乘着阅读的翅膀飞翔[J].福建教育研究 2015(1):66~67

[2] 余伟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J].小作家选刊:.201365):54~55.

[3] 张彩红作文评价,给学生一双翱翔的翅膀[J].课外阅读:中下,.2012(11):326

猜你喜欢

低段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