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方法

2022-01-10张乔红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生小学数学

张乔红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探究数学基础概念、归纳与总结方法和运用到实际当中。本文主要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策略,包括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基础理论、认真研读题干内容、创设生动问题情境、具体分析语句内容、加强相关题目练习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落实。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探究通过课本知识强化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首先,我们要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解题,优化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明白自己是主体的理念。再结合生活,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对应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巩固,对其进行一个加深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从而会更好的学习数学这门课程,并对其能有一个很好的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鸡兔同笼的问题。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总是会出这种问题,我们有100·块钱可以买几只鸡,几只兔子。像这种题目也属于一个开放性试题,则有很多种方案。让学生先自行找反方案,其次和同学间互相交流,互补之间的方案,最后再进行课上讲解分享。像这类题目我们可以很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奶奶用100块钱要买洗衣粉和筷子、碗,洗衣粉10块钱一袋,碗五块钱一个,筷子两块钱一双,可以买多少双筷子,多少个碗以及多少袋洗衣液。学生可以对其进行一个计算,从而算出一百块钱能买下多少。这就标明了很好的结合了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强化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又比如说在学生学习加减乘除这一课时时,首先上课上学习学会基本的加减乘除,并且能够很好的计算出结果。再结合生活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像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去上课,通常上课时间是8点钟,美美家离学校步行要十分钟,中途还要排除相应的道路拥挤状况,那么美美应该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又比如说,在节假日的时候,一起去草地野餐放风筝,我们大概要花费多少钱等等。这都是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的体现,因而我们要学好数学学科。

二、将数学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在学习数学中,我们要学会课本知识,也要回运用到生活中来,也就是结合生活来进行举证。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跷跷板这种活动,告知学生跷跷板一个人是翘不起来的,学生通过自证的方式,果然一个人是无法玩跷跷板的,这就是一种生活自证的方式。又比如卖早餐的阿姨,每天早上要带多少饭团过来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要考虑学生是否在家里吃过早餐。这是一种举证的方式,通过生活来反应数学的现象,让学生真正学习好数学,明白数学能力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从而很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又比如学校门口小卖部的阿姨,她要拿多少本子,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等等问题,都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增加现实互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多生活充满兴趣,对未知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对于数学这门课程也一样,小学阶段也是刚接触数学不久,对数学教学也不是特别明白。学习的也都是基本的知识,像加减乘除可能就只会算加减乘除,因而要结合生活来解決生活的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用到数学,因而我们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比如在学习奇数偶数这一块内容时,先在课堂中教会学生明白其中的意义,并学会运用。再结合到生活中来,生活中奇数偶数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比如我们在分一块蛋糕的时候,一块蛋糕总共分为八份,分给朋友小花一块,那还剩七块,剩下的蛋糕就是奇数,如若又分给小朋以块,那剩下六块,则是偶数。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奇偶数,随时都可以说出奇数和偶数,并且运用到生活上来,促进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比如在学习平均数的时候,同样是蛋糕问题,问学生要给每个同学都要分一样的大小的时候应该怎么分,这就运用到了平均数的概念。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

四、培养团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产生兴趣就简单的课程,也是毫无兴趣学起来就很困难的科目。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本性就好动活泼,并且贪玩,很难对一件事报以持续的兴趣,从而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会有学生不做作业,上课不听讲,老走神的现象。因而我让学生间形成一种合作交流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也不会出现走神的现象,更不会出现不交作业的现象。相当于一个小组捆绑起来,倘若一个人不能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也会被影响,大家都会很好的完成任务,并且相互配合。又比如,我会设立比赛的模式,每个小组进行竞赛,从作业上交情况,从上课发言情况,课堂纪律的情况等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比。若排名第一则可以得到一份小礼品,这样每个人都会很努力的去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还促进了学生间团队协作的能力,树立了团队意识。又比如说,在学习数学课程时,我们总是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先自行思考,再进行同学间的交流,这种合作模式也可以大大加强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数学的主要课程内容,在了解学生基础认知能力与数学基础后,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基础理论、认真研读题干内容、创设生动问题情境等方式,全面落实相关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清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新课程(中),2017(03):191.

[2] 唐晓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6(10):91-92.

[3] 杨秀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J].吉林教育:综合, 2016(24):62.

[4] 张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考试周刊,2021(81):88-90.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小学生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