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22-01-10朱青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实效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朱青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作为数学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师探索的专题。数学教师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也需要教师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还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去实践。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怎样提高,一直是教师关注的话题。而数学教师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也需要教师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还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去实践。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觉得教师应该从学法指导、师生沟通、教师备课、教学反思等几方面去努力,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以学定教,方式多样

在教育中有一个至理名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而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以生为本就要求教师改变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学习的核心在于变革自己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教条式的学习模式。说到底就是要通过教法的改变实现学法的改变。

比如教师上的一节练习课,教师课余采用三种不同的做法,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1. 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回答问题。在大部分学生心里,总会不停地盘算什么时候轮到自己,而对别人的发言不够重视。2. 教师一道一道地讲题,可以说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掌握、完全接受的仅有30%,甚至更少。3. 采取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对于有难度的题目,可以做到生帮生,而小组成员解决不了的由教师进行点拨。比较三种做法,小组合作的方式正体现了“先学后教,当堂练习”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尝试,才能体现教育的灵活性。

二、精讲多评,双向沟通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不停地讲,教学例题时讲,学生做题时也讲,给学生充分思考训练的时间太少。实际上,数学教学中把握讲与评的尺寸,对提高学习成绩是有必要的。

第一,何为精讲?“精讲”就是上课前精心备课,再次浏览教学参考书,教材内容。在心中备课,要讲的知识点熟记于胸,重点是把解题方法浓缩成一句话或几句话。上课时就围绕这句话进行,一般说计算类的课3分钟就能讲完,认识类的课8分钟就能讲完。

第二,“少练”。原来的数学课都是“多练”,我发现练习做多了,学习好的学生没兴趣,因为他已经掌握得很很熟了;学习差的再做也不会,他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算法。为了能让全部学生都学会,老师对解题方法还要一遍又一遍的传授,直到学习好的同学听得心烦呕吐,教师累得筋疲力尽才不得不停止。效果怎样,有时好有时不好,有的差生再教也不会。既然老师累得嗓子冒烟,先学会的学生无事可做,能不能让先学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教学困生呢?多练的效果时好时坏,就把多练改成少练。

第三,“交流”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讲出不同的算法给他们听,更要在理解他人算法中作出比较和判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化的算法。

三、紧扣细节,有效指导

我们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惊喜地发现:“灌输式教学”变成了“启发式教学”,“师讲生练”变成了“合作探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畅所欲言,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但是透过这表面的繁华,我常常在考虑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之下,课堂教学的核心,即教学过程与教学效益是否有效?

数学的课堂教学,说白了就是师生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共享知识的过程,无论教师的课前准备怎么充分,预设了多少,但是也无法知道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有数据显示,在一堂时限40分钟的数学课中,数学教师最少要做出与数学有关的30个决定,所以,把握课堂细节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而教学中做好有效的指导更是教师需要重視的。

我们深知,数学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小细节构成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运用、小组合作的节奏、教学过程的落实、课堂意外情况等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细节,细节成就完美,只有关注这些细节,机智地处理好这些细节,才能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四、善思乐学,充分思考

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总是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重理论、轻实际,老师讲的多而学生参与的少。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怎样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敢言善问,使他们能乐学、善思、质疑、创新,从而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这是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探索的教育话题。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在老师的安排下按部就  ? 2? 班进行学习的,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客体。学会的也只是书本知识、解题方法、模仿和记忆罢了,而真正的技巧和能力很难获得,学生学会并能运用的知识很有限,甚至很多学生产生了“学数学有什么用?”的疑问。鉴于此,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式,并在实践中体会出让学生死记多练不如让学生“乐学、善思、质疑、创新”,让学生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学习的能力。

1. 调动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善学”

如何使学生想学、乐学呢?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呢?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呢?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体会到数学的实际价值和乐趣。

2.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善思”

传授知识是教学的目的之一,但最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独立思考不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的。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思考,特别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独立的思考可以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而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的掌握本领,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其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途径。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教师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宁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8期.

[2]《教学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2期.

[3]《給数学插上思维的翅膀》读写算杂志社2017年第23期.

猜你喜欢

实效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