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有效结合

2022-01-10张慧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有效结合班主任小学语文

张慧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期”,作为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小学的班主任也兼任着语文老师一职,这就要求小学语文班主任“既要当爹又得当娘”,不仅要如“严父”般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也要具备统筹全局的能力,如“慈母”般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进行生活及德育方面指导,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班主任;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语文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更具有一定的启蒙性以及基础性,是学生开展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先决条件。同时,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时,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教师可通过交流的过程对学生形成语言影响,从而加强班级的整体素质。通过语文教育,德育工作难度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也可反作用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融入社会的“基石”,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学科的整体学习氛围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具有一定的关联。对此,班主任若能够巧妙利用语文教学活动辅助班级管理工作,便可有效提高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以学习《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以人物对话的形式,生动有趣地讲述了西门豹如何巧妙惩戒地方官绅和巫婆,破除迷信,最终不但处置震慑了官绅,还百姓安稳平静的生活,还教化了当地的百姓。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由教师先行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探究的模式对课文进行学习;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回答探究学习前留下的问题,并对学生新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另一方面,在基础语文教育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扩大语文教育教学管理范围。例如:组织学生开展课文改写、角色扮演等有趣的教育活动。在学习本篇课文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大编导”的语文活动。教师讲解改写要点后,由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改编的“剧本”自行分工进行“小剧场拍摄”,此过程不但可以提升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学生自主探究學习的欲望,还可在提升学生们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二、结合生活,巧用实践

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下的部分小学课文在文章架构和中心思想上存在超出小学生自身的思维逻辑和认知能力的问题。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经历相联系,在学习一篇语文课文后,应该就课文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相关活动。

以《千年圆梦在今朝》这篇课文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教师可在备课时利用多媒体准备航天事业相关声像影视资料,在课前将其作为课前导入环节进行播放,不但可以快速让学生从课间活动“回过味儿来”,还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做铺垫,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课后,作为语文教师的班主任,便可组织学生对当地的航天航空基地进行实地参观,或邀请有关部门人员开展知识讲座,针对航空知识进行讲解;亦可组织“航空航天知识竞赛”,建立良好竞争氛围,寓教于乐。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使得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打心底里对国家产生信任感及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而将知识竞赛、研学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学手段之一,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活力,进而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和教学工作起促进作用。

三、致敬经典,善用“偶像”的力量

小学阶段的学生总是更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偶像”,若教师能够抓住这一特点,善用“偶像效应”,引导学生“向经典致敬”,通过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能量的“偶像形象”,使其在“追星”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三观。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周恩来为例。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便可通过周恩来这个经典人物及其行为引导学生以其作为“偶像”。例如: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是为什么而读书,再与周恩来的回答作为对比。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感对于当今这些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妨试着寻找诸如南京大屠杀等资料对学生进行讲解,将学生置于相同或相似的情景中去体会爱国情怀。最后,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呼吁学生向周恩来总理学习,以周恩来总理为“偶像”,好好学习,为“祖国不再落后挨打”而读书;亦可打破传统的“总结式”课堂总结,与学生聊一聊在学过的课文中都喜欢哪些“偶像”,她(他)们身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将学生已经“飞”往课间活动的心拉回课堂的同时,唤起学生对曾经所学课文的回忆。通过“追星式”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距离,打破传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壁垒”,还可以使学生从心里“认可”教师,将其当做“朋友”,更好配合教师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也可使学生“喜欢某某老师而更加喜欢某某学科”,有助于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育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间接影响着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班主任,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丰富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等方法,将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参考文献

[1]于双燕.试论小学语文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5.

[2]张婷.基于小学语文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的结合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0):136.

[3]刘雪萍.探究小学语文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有效结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1(05):156-157.

猜你喜欢

有效结合班主任小学语文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班主任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