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梯式康复推送模式联合FTS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2022-01-10陈锐丽张笑品张凤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阶梯式腰椎血栓

陈锐丽,张笑品,张凤鸟

(宜阳县中医院,河南 宜阳 4716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坐骨神经痛等[1-3]。我国LDH 患者逐年增加,且中老年为高发人群[4]。目前,微创手术是治疗LDH患者的主要方式,可快速缓解疼痛和解除神经压迫,但是需要很长的恢复时间。对此,临床上采用常规康复管理,患者腰部情况稳定时,指导康复训练,但仅给予一次性的训练指导,很难达到理想的康复训练效果。后又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Fast rack surgery,FTS),应用全新护理理念,通过在围术期采取术前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恢复速度,但缺乏针对性,难以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而阶梯式康复推送模式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根据患者病情,通过各阶段针对性护理,循序渐进式辅以康复训练,更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阶梯式康复推送模式联合FTS 治疗LDH 微创手术患者,观察患者疼痛程度、腰椎脊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接受微创治疗的LDH 患者109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25~76 岁,平均(51.4±5.8)岁;病程0.6~4 个月,平均(2.21±0.45)月;突出类型:中央型30 例,旁中央型 10 例,外侧型 14 例。观察组 55 例,男 30 例,女 25 例;年龄 26~72 岁,平均(49.5±6.2)岁;病程0.5~5 个月,平均(2.26±0.52)月;突出类型:中央型28 例,旁中央型12 例,外侧型15 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5];无精神疾病者;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先天腰椎畸形;合并心脏病;临床资料残缺。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管理和FTS。(1)常规康复管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脉搏、呼吸、血压等),患者疼痛较强时,遵医嘱给药镇痛。(2)FTS 护理:①术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围手术期的相关知识;②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合理调整室温,并维持在22~24℃,对术中所用液体进行加温;③术后:与患者聊天、播放歌曲,1 h/d。遵医嘱给予镇痛剂,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观察组采用FTS(方法同对照组)和阶梯式康复推送模式治疗。术前阶段,采用视频、模具等向患者展示坐姿、站姿等正确姿势,演示腰围正确佩戴方式。术后住院阶段:①手术当天:患者麻醉清醒后,由护士和医生进行指导训练:直腿抬高被动训练,预防术后神经根粘连,2组/天,10次/组;足踝泵训练,清醒时进行,预防深静脉血栓,3组/天,20 次/组;股四头肌等长训练,在不增加疼痛感的状态下进行;②术后24 h:佩戴腰围站立行走,并继续阶段一的站姿、坐姿等正确训练姿势,评估疼痛程度;③术后2~7 d:增加每日行走及站立训练强度,并依据患者术后康复进度,有计划地指导患者按照正确方式完成物品取拿、衣物穿脱等日常活动。出院后继续督导患者康复训练、解答康复疑难问题。两组患者均在术后两个月,评估各项观察指标。

1.3 观察指标(1)疼痛程度[6]:治疗前1 d和术后2个月,根据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和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在纸上画一条长 10 cm 横线,横线两端为“0 分—无痛”“10 分—剧痛”,中间代表不同程度疼痛,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做记号,表示疼痛程度。NRS量表:患者用0~10的数字描述疼痛程度,0代表无痛,数字越大,说明疼痛程度越大。(2)腰椎脊髓神经功能[7]:治疗前1 d和术后2个月,根据ODI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睡眠、生活自理等 10 项问题,每项 0~5 分,总分 50 分。评分越高,功能障碍越严重。根据JOA量表,评估患者步态、腰背痛等主观症状(0~9分)、直腿抬高试验、感觉障碍等客观体征(0~6 分)、提物、弯腰等日常活动限制情况(0~14 分)、尿潴留(-6~0 分),总分29分。评分越低,功能障碍越严重。(3)并发症: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神经根水肿、神经根粘连、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计算发生概率,总发生率=(神经根水肿+神经根粘连+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NRS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NRS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NR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NRS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VAS评分 NRS评分观察组 治疗前 55 7.18±0.64 7.32±0.54治疗后 55 1.56±0.23 1.74±0.72对照组 治疗前 54 7.25±0.58 7.18±0.47治疗后 54 2.17±0.47 2.52±0.84

2.2 腰椎脊神经功能 同组治疗前后ODI 评分、JOA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 评分和JOA 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ODI评分 JOA评分观察组 治疗前 55 46.57±3.51 8.16±1.31治疗后 55 25.72±2.19 14.25±1.43对照组 治疗前 54 46.63±3.42 8.23±1.25治疗后 54 31.14±2.31 10.21±1.67

2.3 并发症 观察组55 例,神经根粘连3 例,下肢静脉血栓1 例,神经根水肿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90%;对照组54 例,神经根粘连6 例,下肢静脉血栓3 例,神经根水肿5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

3 讨论

LDH主要是腰椎间盘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椎间盘慢慢退变,髓核含水量下降且失去弹性,扭转、持续弯腰等易导致椎间盘损伤。目前,大多数LDH 患者可通过微创手术减轻疼痛程度,但机体无法自主修复神经肌肉。临床上常给予FTS 和阶梯式康复推送模式,可系统性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术后康复。

LDH 引发的疼痛,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纤维环外层以及韧带,最终刺激脊神经所致。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和NRS评分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阶梯式康复推送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有计划的对患者进行分阶段康复训练,指导患者直腿抬高训练,可预防神经粘连;指导患者足踝泵训练,可促进恢复肌张力,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通过训练以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术后疼痛。

LDH 患者因长期腰肌劳损,造成韧带和肌肉萎缩,增强肌肉紧张性,从而增大椎间盘内压,使腰椎功能减退。治疗后,观察组ODI 评分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阶梯式康复推送模式,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踝关节屈曲练习和腰背肌功能训练等阶梯式腰椎功能训练,可以预防神经根粘连,增强腰椎肌群功能,避免造成肌肉萎缩,增强脊柱的稳定性,进而改善腰椎功能。

LDH 患者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使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组织向外突出,压迫脊髓发出的神经根,从而造成脊髓神经损伤,使脊髓神经功能减退。治疗后,观察组JOA 评分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阶梯式康复推送模式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将治疗阶段分为术前、术后、出院等,体现出了阶段性和阶梯性,使护理治疗具有延续性和系统性。通过训练促进行走的平衡性,预防神经根粘连,从而减少脊髓损伤,恢复神经功能。

LDH 患者术后最易引发神经根水肿、下肢静脉血栓、神经根粘连等并发症。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阶梯式康复推送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预防神经根粘连;指导患者足踝训练,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同时康复训练可增强腰背耐受力,改善神经根水肿。

综上所述,阶梯式康复推送模式联合FTS 治疗LDH微创术后患者,能够通过转移注意力、促进腰背肌稳定性、防止神经根粘连等机制,有效改善LDH患者疼痛程度、腰椎脊髓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阶梯式腰椎血栓
“小步调、阶梯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AAB制吃饭等
让锅盖边的群众吸口热气——西安市探索阶梯式社会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