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

2022-01-10李季波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纤溶单孔胆囊炎

李季波

(浚县人民医院,河南 浚县 456250)

结石性胆囊炎主要由于胆囊结石导致胆囊管梗阻所致,可导致囊内压持续升高,增强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胆囊发生单纯性炎症、化脓性炎症,甚至囊壁坏死、穿孔等[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结石性胆囊炎主要治疗手段[2]。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微创外科发展的新理念,据此开展的经脐单孔LC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具有可行性。研究显示,腹部手术后短期内会导致凝血和纤溶激活,增加血栓发生风险。另研究表明[3],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高表达,可作为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基于此,本研究分析经脐单孔与常规三孔LC 手术对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血清创伤定量指标、凝血纤溶功能、AMY、LPS 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15例,按治疗术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 58 例,男 36 例,女 22 例;年龄 28~71岁,平均(42.64±6.38)岁;体质量指数(BMI)19~28 kg/m2,平均(22.95±1.75)kg/m2;B 超结果:胆囊长径51~82 mm,平均(68.03±6.42)mm,横径18~33 mm,平均(25.73±3.49)mm,壁厚3~5 mm,平均(3.91±0.42)mm。对照组57 例,男 39 例,女18 例;年龄 26~73 岁,平均(44.02±6.81)岁;BMI 19~28 kg/m2,平均(23.21±1.94)kg/m2;B 超结果:胆囊长径51~84 mm,平 均(69.41 ± 5.50)mm,横 径 18~35 mm,平 均(26.39±3.71)mm,壁厚3~5 mm,平均(4.02±0.47)mm。两组性别、年龄、BMI、胆囊长径、横径、壁厚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4]中结石性胆囊炎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表现及腹部B 超、CT 确诊;良性胆囊病变,无黄疸史;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胆管结石;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凝血功能障碍者;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两组均术前8 h 禁饮禁食,术前0.5 h 肌注100 mg苯巴比妥,0.5 mg阿托品。对照组行常规三孔LC手术。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分别于脐下缘2 cm、右锁骨中线肋缘下l cm、剑突下2 cm作切口穿刺,建立气腹;进入腹部后,游离十二指肠韧带,解剖胆囊前后三角,显露并夹闭胆囊管与胆囊动脉,剥离胆囊,逐层缝合,术毕。观察组行经脐单孔LC 手术。取脐部弧形切口,约3 cm,直视下逐层切开腹壁,建立气腹(腹内压为10~12 mmHg),作10 mm通道为观察孔,将腹腔镜置入;左侧5 mm、右侧5 mm处分别为主操作孔、副操作孔,呈“品”字形。探查腹腔,取头高脚低30°体位,并向左倾斜15~30°,置入牵引钳(右侧通道)、弯曲电钩(左侧通道),解剖胆总管外侧与后三角。解剖前外侧壁及前三角,游离胆囊管、胆囊动脉,电凝切断胆囊动脉,夹闭胆囊管远近端,剥离胆囊,创面止血;取出胆囊,解除气腹,逐层缝合。两组术后均常规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1)VAS评分:术后6 h、1 d、3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疼痛程度,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2)血清创伤定量指标:术前、术后1 d、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肾上腺素(NE)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 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增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皮质醇(Cor)水平。(3)凝血纤溶功能指标:术前、术后1 d、3 d 采用法国 STAGO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4)血清AMY、LPS水平:术前、术后1 d、3 d采用4,6-亚乙基-4-硝基苯酚-α庚糖-G7 速率法检测患者淀粉酶(AMY)水平,采用酶比色速率法检测脂多糖(LPS)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 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 VAS 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 6 h、1 d、3 d 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术后6 h 术后1 d 术后3 d观察组 58 2.03±0.42 2.47±0.59 0.92±0.15对照组 57 2.74±0.57 3.61±0.44 1.59±0.21

2.2 两组血清创伤定量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术后1 d、3 d 的血清 IL-6、hs-CRP、NE、Cor 水平较术前增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创伤定量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两组血清创伤定量指标水平比较()

组别 n IL-6(pg/mL) hs-CRP(mg/L) NE(pg/mL) Cor(nmol/L)观察组 术前 58 5.06±0.59 12.74±2.18 1.49±0.40 82.18±8.22术后1 d 58 20.25±2.97 64.07±7.63 4.02±0.72 242.09±24.08术后3 d 58 11.03±1.41 32.96±4.47 2.90±0.56 148.36±16.74对照组 术前 57 5.17±0.68 13.52±2.49 1.62±0.51 84.37±9.46术后1 d 57 32.16±4.58 82.60±10.08 7.53±1.14 315.26±30.17术后3 d 57 18.57±2.16 47.85±5.71 4.84±0.83 203.02±21.69

2.3 两组凝血纤溶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术后1 d、3 d 的TT、APTT、t-PA 水平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AI-1 较术前增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凝血纤溶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表3 两组凝血纤溶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组别 n TT(s) APTT(s) PAI-1(μg/L) t-PA(μg/L)观察组 术前 58 17.46±1.74 34.28±3.41 51.07±8.16 7.96±2.04术后1 d 58 15.26±1.20 29.52±2.38 60.64±10.39 6.75±1.46术后3 d 58 16.62±1.48 32.54±3.20 55.24±9.47 7.28±1.73对照组 术前 57 18.02±1.56 35.07±4.19 50.13±7.28 8.27±1.86术后1 d 57 14.39±1.03 26.80±2.72 69.37±11.64 6.02±1.19术后3 d 57 15.35±1.27 29.12±2.95 62.13±10.75 6.47±1.52

2.4 两组血清AMY、LPS 水平比较 两组术后1 d、3 d血清AMY、LPS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AMY、LPS水平比较(,U/L)

表4 两组血清AMY、LPS水平比较(,U/L)

组别 n AMY LPS观察组 术前 58 97.73±10.82 125.74±20.93术后1 d 58 57.82±6.49 64.17±9.45术后3 d 58 47.45±5.61 54.96±7.09对照组 术前 57 99.25±11.36 128.97±21.82术后1 d 57 68.91±8.07 72.86±10.53术后3 d 57 53.04±6.73 61.65±8.71

3 讨论

结石性胆囊炎为消化系统疾病,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腹膜炎、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穿孔等急腹症[5]。现阶段,手术仍是结石性胆囊炎主要治疗方法,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使其临床应用受限。LC 术是目前开展较成熟的腹腔镜手术,而经脐单孔LC 手术切口小且隐匿,机体损伤轻,已成为现阶段较常见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6]。

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6 h、1 d、3 d 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经脐单孔LC手术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分析认为,经脐单孔LC 操作孔仅有1 个,位于下腹部,痛感轻,且脐部切口较大,胆囊取出时无需行穿刺孔机械性扩张,减少腹壁创伤,进而减轻术后疼痛。经脐单孔LC无需延长切口也可顺利取出胆囊,避免胆汁流入腹腔,且减轻腹壁损伤,进而促进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手术创伤可引发机体应激反应,IL-6、hs-CRP、NE、Cor均为常用手术应激指标,其血清含量升高程度与创伤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1 d、3 d 的血清IL-6、hs-CRP、NE、Cor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经脐单孔LC手术可减轻术后早期创伤应激反应,考虑与切口小、减轻腹壁损伤等有关[7]。手术创伤、炎症应激均是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改变的重要诱发因素[8]。因此,围术期应重视凝血和纤溶相关指标监测,预防血栓形成。TT、APTT 是反映凝血情况的重要指标;PAI-1、t-PA 与纤溶系统活性密切相关。本研究显示,两组术后1 d、3 d 的TT、APTT、t-PA 水平较术前降低,PAI-1 较术前增高,考虑与气腹导致下肢静脉血回流减少有关;但观察组变化程度低于对照组,这与经脐单孔LC手术所致创伤应激更小直接相关。

LPS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于细菌溶解时释放,可导致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等病症,与结石性胆囊炎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9]。AMY 是由唾液腺及胰腺分泌的淀粉酶,其水平高表达多见于急性阑尾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肠梗阻等急腹症[10]。本研究发现,两组术后1 d、3 d 血清AMY、LPS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经脐单孔LC 手术可更有效降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血清AMY、LPS水平,可能与经脐单孔LC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较小,对机体体液等平衡的影响也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经脐单孔LC 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可减轻创伤应激,降低血清AMY、LPS水平,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纤溶单孔胆囊炎
氯化钾与萝卜汤促进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后排气的临床分析
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实施效果探究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凝血及纤溶实验室进展及临床应用
探讨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对脓毒症患者合并DIC的临床预测意义
冬防胆囊炎多吃白萝卜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不同提取法炮制对水蛭体外溶栓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