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人为本的初中学生作文评语

2022-01-08冉永红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冉永红

摘要: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优美、动情、感人的评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要以人为本,注入自己的爱心,采用个性化的语言、针对不同的作文分别采用不同的评语方式。具体的说要做到两方面:一是注入爱心,以平等关系对待学生;二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区别对待不同的作文。给予学生评语,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作文評语    爱心注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优美,动情,感人的评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如何才能使评语受到学生的欢迎,得到学生的喜欢呢?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始终是语文老师不容回避的问题。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智力开发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情感教育,“爱”的教育,这也是顾此失彼的做法。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情感因素的把握,多在思想教育。教师忽略了教学环节的渗透,尤其在作文评语撰写中体现的冷静审视居多,热情关怀不足,造成对学生作文评价的“技术化”、“机械化”。缺乏人文关怀的作文评语在情感上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遑论从内心深处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

叶圣陶说过,“写作技能,需‘自悟’来获得写作能力,因而作文教学要重点突出,具有启发性”。而且作文评语也要精心营构。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产生质的飞跃。那么什么样的评语有利于启发呢?

具体的说要做到两方面:一是注入爱心,以平等关系对待学生;二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区别对待不同的作文。

注入爱心,以平等关系对待学生

1.评价的语言要准确、得体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古今中外莫过如此。不管怎样的评价,必须是真情的流露。客观、准确的指出学生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师的评价真实、恰如其分,对学生提供正能量、正强化。

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是作文评价的核心所在

“情深方能意切,感人全在真情。”作文评价,首推真情,不论优生的赞美,还是后进生的批评,全在真情。

评价的语言生动、多样

学生作文,不管优还是差,教师的评价巧妙的引导、帮助,可以避免学生的尴尬,维护其自尊心。学习更有信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师在作文评价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设计符合每一个学生的评价语言。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特别是有个性的发展。

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情感抚慰加信任

充满爱的语言,可以发出熊熊的火焰和热。针对因学习基础差经常被忽视、而或家庭原因常遭冷落的学生作文,老师的同情与理解有可能称为他们继续求学、敢写心声的救命稻草。以及“身处不辛,遭受失意、内心自卑”的学生的作文,抱含人情的片言只语又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曾有一个留守儿童,在写作文《我的父亲、母亲》,语言朴实,绝对的真情流露,美中不足的是错字太多。此类文章应以肯定为主。

2.促膝谈心式.

初中生涉世未深,思想还不够成熟,作文中出现偏激和叛逆趋向在所难免,教师不应该板着面孔指责,而应该象拉家常一样促膝谈心,多一点真诚,少一点严肃,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

3.商量探讨式:

初中生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已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这在留守儿童中尤为突出。教师高高在上的空洞说教只会引得她们的反感。学生在作文中难免出现立意上的偏颇,教师用商量探讨的口气,含蓄而不失具体的评语,委婉的指出,学生才易于接受,利于达到交换意见,下次习作改正的目的。让学生获得应有的尊重,其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4.来一点幽默

学生作文重在鼓励。好的作文,幽默的评价语言,学生非常乐于接受,指引学生再接再厉的进步。差的作文,哪怕是批评,用幽默的语言文字软着陆,用笑声代替批评,以诙谐替代尴尬。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必都得严肃、板着脸,风趣幽默一点,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5.激励励志很重要

中学生身心处于发育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定型,他们的是非美丑观念与价值取向难免出现差错,因而他们的理想教育显得犹为重要。有个学生在《爸爸》一文中写到:“我想我的爸爸是老板,这样我就可以穿名牌、开豪车,还可以悠闲自在学我喜欢的钢琴,……但是我的爸爸只是一个是农民工,实现我的愿望真的很难……”这样的文章格调低沉,观点错误。教师给她指出:敢说真话是好事,难能可贵!但你应该明白,奢欲是理想的绊脚石,一个人贪图享乐,没有追求,不去奋斗,终将碌碌无为,只有勤奋才能得到美好的生活。

作文评语也要精心营构,优美,动情,感人的评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具体的说要做到两方面:一是注入爱心,以平等对待学生;二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区别对待不同的作文,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产生质的飞跃。作文评改本无定法,在这方寸地里各显神通,让我们用充满爱的语言和学生在饱蘸红墨水的笔触下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吧。

参考文献

[1]张菊红.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评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王华艳.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评语研究[J]新语文学习(教师),2013(2).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