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户外建构游戏中深度学习的支持策略

2022-01-08惠洁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支持策略深度学习

惠洁

摘要: 深度学习关注幼儿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活动中与他人的互动,更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在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满足幼儿的需要,同时指导幼儿合作制订游戏计划,运用照片、视频,以及幼儿绘画、口述等表征形式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在师幼积极有效的互动中推进游戏,促使幼儿在富有成效的高水平建构游戏中,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享受着挑战并获得自我的拓展。

关键词: 户外建构  深度学习  支持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方式”“缺乏游戏的幼儿会错失学习机会”[1]。然而,不是所有的游戏都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只有那种高水平的、复杂的游戏才是对幼儿最有益的。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中发现,往往会出现以下三种不同水平的游戏:混乱失控的游戏;简单重复的游戏;有目的复杂的游戏。为幼儿提供支持,让幼儿的游戏能够到达一个更高的水平,显然就成为教师支持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深度学习的主要目标。“建构乐园”是白鹿幼儿园户外游戏的项目之一,教师是如何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关注幼儿的需要,指导孩子制订游戏计划,与孩子互动推进游戏的发展,并运用多种表征丰富孩子的游戏经验,促进他们在建构游戏中的深度学习的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计划——自主计划引发建构兴趣

计划性是幼儿学习品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学习制订建构计划,有利于幼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游戏,与谁玩?怎么玩?

1.自主选择分组

由于班额的限制,全班孩子不能同时进行建构游戏,这时“选择”就成为顺利开展游戏活动的前提。孩子们喜欢自主做决定,教师尊重幼儿,按幼儿自主选组,并集体为两组取名为太阳队和月亮队。每天来园之后,孩子们选择其中一组,将自己的名片贴在所选的组。使用选择板块为幼儿选择的过程增加了一些象征性的因素,并且能够告诉孩子,自己做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外出建构活动开始前,孩子们再自主决定和哪些同伴一组。当孩子们有机会决定和谁一起游戏时,他们就被赋予了自主选择的权力。对四五岁的孩子而言,这种经历很棒,它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社会性协商,与同伴分享与合作的机会。

2.合作协商计划

确定建构主题之后,制订计划是孩子们开展建构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开始可能出现能力强的孩子主导制订计划,其余孩子跟随。渐渐地,孩子们发现分工合作的建筑队建构速度更快,于是在制订计划时学会了商量,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学号。每个孩子参与制订建构计划,建构的目标明确,分工合作初显成效。

二、工作——师幼互动促进游戏发展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中这样定义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2]。

1.主题预设和引发

幼儿自身有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要以能启发思维的方式帮助其参与游戏,并为孩子获得建构的成功提供支持、搭建支架。如近期班里正在开展以花为主题的活动,那么孩子们商量建构主题时,自然就生成了花园、花朵幼儿园、花园城市等。幼儿的兴趣点和参与水平的易变化,对教师而言颇具挑战性。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幼儿正在做什么,并运用自己的学识和判断作出决定,什么样的主题能支持和引发幼儿的建构热情。另外,有些孩子需要教师去引发游戏,如在漫无目的闲逛,没有参与任何活动,教师可以走进这样的孩子,询问他想要做什么。如果他没有任何想法,教师可以提出几个建议,或者牵着他的手,把他带到一个已经开始的游戏场地上。为了帮他融入游戏,教师可以指导他如何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参与同伴游戏,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2.适时介入和退出

建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表现出来的细微变化,从而知道什么时候介入,什么时候退出。大多数时候,教师需要做好一名观察者的角色。比如,安安在搭建高速公路的弯道下坡,几次都没有成功,木条不是过长就是太短,衔接总是不自然,希希递过来一块半环状木块,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于是两人合作搭建城市的高速公路,不过这条高速公路的辅路下坡转弯后,基本被直接压在高速公路下面,汽车无法通行。这时教师决定介入游戏,并以货车司机的身份指出了这个严重的问题,至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留给高速公路的建造者。教师介入的方式会影响幼儿参与建构的积极性,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并吸引幼儿重新回到游戏中来。退出游戏同样重要,要把握好时机,停留太久,幼儿的成长就会依赖老师的建议、想法。何时该进何时该退,教师需要仔细观察正在进行的建构活动,进入游戏后要敏锐关注幼儿的反应。教师的目标是促进游戏的发展,帮助幼儿提高游戏水平或将建构活动维持在较高的水准。

三、回顾——表征分享丰富游戏内容

幼儿表征是幼儿通过大量的图像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记忆、想法、设想和感受,并运用这些图像和符号来与他人进行交流[3]。表征是一种记录和记忆,也是一种回顾和反思。

1.展示建构照片

给孩子拍照或拍摄视频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方式,能鼓励他继续这种行为。事实上,教师通过拍照或视频进行记录时,常常会发现,孩子们在游戏时大喊:“老师来拍我!”照片是一种能捕捉幼儿建构时灵动时刻的表征形式,通常户外建构结束后,孩子们收拾碳化材料时作品就被拆开,用照片记录这些游戏时刻,就能够让它们在未来仍然栩栩如生、回味无穷。拍照有助于幼儿安心游戏,并且使幼儿的游戏更具有目的性。交流分享的时候,由孩子来描述发生的事,通过照片或视频来展示幼儿的建构经验,同样具有交流的作用。照片或视频的展示,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其游戏经验的价值,还能让家长和幼儿园的其他老师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的价值。

2.记录建構故事

建构游戏结束后,孩子们会记录下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有可能是画下自己的建构成果,有可能是建构时用到了哪些材料,也有可能是和好朋友建构时发生的趣事。游戏分享时,孩子口述绘画的内容,教师在旁边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师充当幼儿语言的记录者写下幼儿所说的话,孩子们能看到自己说的话被记录下来,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联系被建立起来。在记录建构故事的时候,教师鼓励孩子使用多种方式表征记录活动的内容,他们会形象地绘画游戏场景,尝试用箭头、问号、爱心等图形或符号记录自己的想法。在书写时,幼儿需要小心谨慎的回忆和思考,认真地选择那些能够帮助他们表达、交流自己意图的符号,这些经验能够促进和提高孩子的书写技能。不管孩子用画的方式还是写的方式,或者写、画结合的方式,教师对他们表述行为的支持都是一样的。通过孩子的各种表征,可以见证他们的游戏效果,同时可以挖掘藏在游戏中的教育价值和学习机会。

正如《指南》中指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4]。在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不断促进和支持,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在活动中发挥最大的主动性来建构自己的经验,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相关知识技能。幼儿在富有成效的高水平建构游戏中,享受着挑战并获得自我的拓展。

参考文献

[1][美]盖伊.格朗兰德《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M].严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5.

[2]刘月霞 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11:32.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5:162.

[4]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288.

猜你喜欢

支持策略深度学习
例说“数学课堂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支持策略”
论幼儿区域活动的支持策略与隐性指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下幼儿艺术表现的支持策略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解读孩子游戏,提升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