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保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1-08马玲蓉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血流量内瘘动静脉

马玲蓉

盐城市大丰区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科,江苏 盐城 224100

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通过缝合患者前壁靠近手腕部位与临近静脉的血管吻合小手术,其功能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情况[1]。所以,加强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保护,对保护内瘘功能、延长内瘘使用、保障透析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具有积极意义[2-3]。近年来,随人们对护理理念与要求发生了重大转变,优质护理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5]。因此,该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21年5月该科室收治的62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优质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室接收的62例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动静脉内瘘血管保护中实施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其中采取常规护理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42~79岁,平均(63.42±2.51)岁;病程2~6年,平均(3.62±0.45)年;透析时间4~19个月,平均(9.64±1.37)个月。观察组31例患者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40~80岁,平均(62.75±2.84)岁;病程1~7年,平均(3.84±0.56)年;透析时间5~20个月,平均(9.62±1.1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开展该次研究前,已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均满足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标准;患者意识较为清晰;临床资料较为齐全。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类疾病、认知障碍及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临床依从性不高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向其交代透析治疗相关注意事项、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动态观察患者血管组织状态及加强日常饮食等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措施。

1.2.1 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以发放宣传手册、张贴疾病知识、口头介绍等方式,向透析患者及家属讲解动静脉内瘘治疗的目的、重要性、护理流程、适应证及相关注意事项,针对患者持有的疑问,进行认真解答。同时,将相关并发症护理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嘱咐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1.2.2 选择并监护血管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弹性较差,多呈粥样硬化,血管壁较厚,且不够平直。所以,安排患者接受动静脉内瘘术时,应尽量选择粗壮、平直及弹性好的血管,结合患者血管走向与粗细,适宜的选择吻合方式。如果患者穿刺后出现血肿情况,应给予压迫性止血,同时,用冰袋冷敷,24 h后再进行热敷。经常使用喜辽妥和土豆片湿敷内瘘血管促进血管修复。每日检查3~4次内瘘通畅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避免出现内瘘外伤情况,为避免患者出现大出血情况,要求患者佩戴护腕。每次穿刺前进行内瘘血管评估,定期进行动静脉内瘘物理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听诊和举臂试验、搏动增强试验来评估内瘘及早发现诊断干预内瘘的狭窄血栓形成。

1.2.3 把握好穿刺技术 针对年龄较大、血管较细患者,应尽量进行专人穿刺,保持相同的穿刺手法与进针角度,穿刺前利用B超绘制好血管图,计划好穿刺位置,必要时在B超引导下穿刺,确保能够一次成功,降低患者血管损伤概率。穿刺点的选择,动脉应尽量选择远离吻合口3~5 cm以上的位置,静脉应朝向心性穿刺,距离动脉穿刺点5~8 cm以上位置,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穿刺。为避免出现假性动脉瘤,切忌在同一部位进行多次穿刺。

1.2.4 选择内瘘启用时机 患者受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影响,血管条件较差,这给动静脉内瘘扩张及成熟带来一定困难,受血管脆性、硬化等因素影响,增加了患者的穿刺难度。所以,动静脉内瘘术完成后,早期应尽量选择临时性血管通路,再逐渐过渡至动静脉内瘘。为避免因动静脉内瘘血管不充盈情况,应在6~8周启用。

1.2.5 做好内瘘监测、评估工作 透析时,应密切监测并记录好患者血压水平,如果患者伴有恶心、打哈欠、心慌等症状,应将低血压情况纳入考虑范围,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如果患者常伴随低血压情况,可安排患者接受超滤序贯血液透析或提升透析液钠浓度。如果患者伴随高脂血情况,可通过给予双嘧达莫、阿司匹林,降低其黏稠度。内瘘不通畅是由血栓、缝合口狭窄等因素引起的,需及时上报医师,并及时处理。为避免感染,及时更换敷料。如果患者凝血功能交叉,可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密切关注患者吻合口、导管通畅度与末端血运情况,当发现Hb值超标,可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与促红细胞生产素,避免患者因血液黏稠度过高形成血栓。

1.2.6 做好动静脉内瘘阻塞与感染护理工作 透析结束拔针后应给予压迫止血,从而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为不引起患者局部或全身感染,透析前指导患者进行内瘘手臂的清洗,整个操作应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穿刺点消毒范围应超过8 cm,并铺好无菌治疗巾,成功完成穿刺后,使用输液贴加以固定,对暴露在外的针根,可使用含有无菌纱布的输液贴加以覆盖,从而起到保护针眼、防止渗血情况,如果出现回血情况,使用无菌纱布对含有无菌纱布的输液贴进行按压,从而避免污染患者针眼。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切忌出现抓伤情况,如果穿刺创面尚未痊愈,严禁沐浴。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使用时间及血流量情况记录好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测量患者内瘘血流量,并实施组间对比。

1.3.2 比较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差异 调查患者护理后是否伴随血栓、感染、血管狭窄及静脉窃血综合征等并发症,如发生异常,应立即告知医师。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使用时间及血流量情况对比

观察组经优质护理,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7.09±0.21)周、内瘘使用时间(28.52±3.71)个月、血流量(252.61±4.52)mL/min,相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使用时间及血流量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使用时间及血流量情况对比(±s)

组别 内瘘成熟时间(周)内瘘使用时间(月)血流量(mL/min)对照组(n=31)观察组(n=31)t值P值9.48±0.47 7.09±0.21 25.850<0.001 12.36±1.08 28.52±3.71 23.286<0.001 210.48±5.32 252.61±4.52 33.602<0.00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差异对比

经护理,观察组发生血栓、血管狭窄等并发症患者5例,发生率16.13%,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差异对比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作为一种临床常用血管通道,其主要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够给患者提供充足血流量,被视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受术后感染、出血、假性动脉瘤、肿胀手综合征及血栓等并发症等因素影响,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易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6-9]。所以,为加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血管保护,提升患者术后安全性,改善患者病情,对患者实施一定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10-12]。

优质护理和以往使用的常规护理相比,其不仅重视基础护理,还适当关心患者心理状态,通过指导患者饮食与运动,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13]。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患者,是以患者为中心的,通过衡量患者实际病情,对患者提供符合需求的护理服务[14]。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基于基础护理,为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给患者提供的一种护理手段,其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意在满足患者实际护理需求[15]。此外,优质护理通过向患者提供环境、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术后病情护理及并发症预防等措施,给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方面的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各项功能,还能大幅提升透析患者的术后安全性[16-17]。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经优质护理,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7.09±0.21)周、内瘘使用时间(28.52±3.71)个月、血流量(252.61±4.52)mL/min,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在动静脉内瘘血管保护中应用优质护理,不仅缩短了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还延长了患者的内瘘使用时间,此外,还提升了患者的内瘘血流量,这从一定程度上看,大幅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动静脉内瘘是以提供充足血流量、延长维持时间、降低感染风险为优势的,在患者动静脉内瘘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给患者提供了一个通畅的血管通路,这对提升患者临床配合度与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18]。经护理,观察组发生血栓、血管狭窄等并发症患者5例,发生率16.13%,少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血液透析患者在动静脉内瘘血管保护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这与李婧[19]“优质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发生血栓、感染等并发症3例,发生率7.9%(3/38),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由于护理人员提升了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局部与穿刺点的清洁度,大幅降低了透析患者的继发病原菌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在动静脉内瘘血管保护中应用优质护理,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缩短了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延长了患者的内瘘使用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血流量内瘘动静脉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
29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
奇异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脑血流量估计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