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中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的应用效果

2022-01-08周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2期
关键词:例数依从性饮食

周娟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内科,江苏 连云港 222300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病症,该疾病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发病的第一大国,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的发病群体当中占比超过95%[1]。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是存在胰岛素生理功能下降,这导致整体血糖水平上升[2]。如果该疾病长时间发展则会导致患者出现肾功能、神经功能和微血管功能的变化,甚至容易导致患者形成糖尿病眼病,对患者的整体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3]。目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在于纠正患者的胰岛素功能,但患者病情表现严重,单纯的治疗很难控制病情的进展,因此必须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以便于发挥有效的辅助作用[4]。通过合理的措施控制患者的饮食可以确保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的状态之下,临床有研究认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综合饮食护理能有效的维持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生活质量[5],所以该文随机选取该院于2020年2月—2021年1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此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入该院治疗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女=20/21;年龄32~65岁,平均(45.05±11.34)岁;病程3~15月,平均(8.45±2.13)月。对照组:男/女=21/20;年龄33~69岁,平均(46.37±11.36)岁;病程2~15月,平均(7.64±2.43)月。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在该院的知情同意书上面签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经诊断均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当中的标准[6];②入院检测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11.1 mmol/L者;③营养吸收正常,肝肾功能良好者[7];④初发2型糖尿病者[8];⑤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并且具有良好的配合度和依从性者。

1.2.2 排除标准 ①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者;②恶性肿瘤及其肿瘤远处转移者;③存在交流障碍和沟通障碍,各类精神病症者;④因其他因素而导致的严重器官病变或患有其他的内分泌病变者[9];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10]。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提供常规护理,积极地提供基础生活干预,根据患者的病症提供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患者的情绪并进行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进行药物性指导,通过口头叮嘱的方式控制饮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提升机体的耐受程度,告知患者保证良好的作息习惯。

1.3.2 观察组 以对照组护理为基础实施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具体的护理如下。

(1)饮食原则:在糖尿病进行饮食上要坚持减轻或调整体内代谢紊乱的饮食原则,根据病情实际情况判断出该患者需要的饮食营养成分,维持总摄入能量的平衡。在饮食上应控制总热能,也就是要求摄入的总热能可达到患者维持或想要维持的理想体质量。按照身高(cm)-105的标准体质量计算方法计算体质量[11],再根据标准体质量计算,成年休息者通常根据25~30 kcal/(kg·d)的能量进行供给,对轻体力或脑力劳动者需要根据30~35 kcal/(kg·d)的能量进行供给,中体力劳动者按照35~40 kcal/(kg·d)的能量进行供给,重体力劳动者按照>40 kcal/(kg·d)的能量进行供给。应注意的是如果患者过于肥胖,在饮食上应坚持减脂的膳食原则。此外能量供给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和病情的特殊性。

所谓平衡膳食就需要达到饮食的多样化,因此糖尿病患者一般多摄入5类基本食物,主要包括:肉蛋类饮食、奶制品、骨类饮食、蔬菜水果类、油脂类饮食。这些食物是每天必须所摄入的,但在摄入时应注意控制各类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比例。其主要原则就是:高碳水化合物、高纤维素、低脂肪。

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占比通常为总热量的50%~60%,可有效防止因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而导致脂肪过度分解引发的酮症酸中毒。在选择时应注意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可以限制小分子糖分摄入人体内。

②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防止碳水化合物的过度吸收,因此能调节人体的血糖水平。因此在饮食上必须摄入一定的膳食纤维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糖尿病患者膳食纤维的摄取量标准为20~35 g/d,膳食纤维摄入总量过多也会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产生影响,所以对此也要予以重视。

③蛋白质摄入一般占总能量摄入的15%~20%,而且应注意所摄入的蛋白至少有1/3应来自于动物蛋白,这才能充分保证体内所必须的氨基酸供应。最理想的选择是:鱼肉、猪瘦肉、牛肉、羊肉、蛋类食物。其他可通过大豆制品或主食当中进行蛋白质的补给。

④脂肪的推荐占比通常为20%~25%,应注意脂肪当中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所供应的热量需要小于总热量的10%,也不能大于不饱和脂肪酸的10%,其余是可通过单不饱和脂肪酸进行补充[12]。

⑤补充维生素可以有效补充机体的营养素成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处于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的时期,应注意合理补充营养素。因此这类元素可以通过蔬菜和水果来补充,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与无机盐。糖尿病患者适当摄入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能有效地进行营养素成分的补给。

⑥有学者对蔬菜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成分含量进行分类,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足3%的蔬菜可以不限制使用,其主要包括:白菜、油菜、豆芽菜、苦瓜、芹菜、丝瓜、莴笋和冬瓜等;含量在3%~7%的蔬菜需要适当限制摄入,进食量应控制在200~400 g/d之间,同时适当减少主食25 g左右,这类蔬菜主要包括:蒜苗、白萝卜、红萝卜、南瓜、碗豆和豆角等;而含量在8%以上的蔬菜需严格限制摄入,若需要食用的时候,要详细对热量进行计算,同时在主食中将这部分热量扣除,这类蔬菜主要包括芋头和土豆。

⑦在饮食上要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并告知患者坚持定时定量的饮食。通常早餐、中餐和晚餐热量的摄入比例应均匀分为1/3、1/3、1/3,也可以划分为1/5、2/5、2/5。若一日四餐,则可以将热量均匀地划分为1/7、2/7、2/7、2/7。这样就能充分地保证餐后血糖的上升幅度得到控制,也能避免因为两餐的间隔时间较长而导致低血糖事件出现。

而且在进行糖尿病的膳食饮食当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饮食注意事项,比如适当减少钠盐的摄入,盐分摄入量控制<6 g/d,若患者合并高血压,则需要将盐分摄入量控制在3 g以内。可允许患者适量饮酒,但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患者在原则上是禁止饮酒的。告知患者禁止吸烟。减少对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摄入,避免患者出现动脉硬化和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胆固醇的摄入量≤300 mg/d。在食用水果之前应争取医生的同意,对血糖控制水平较好的患者,可在饮食当中作为热量计算相应的减少水果的热量。比如100 g水果可减少25 g主食,不过还需要根据水果的种类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水果一般是在两餐之间摄入,最好是在午餐和晚餐之间,或者是在睡前加餐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食用水果来替代其他饮食。对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应避免食用水果。尽量防止患者食用各类糖果和含糖的点心小食品。正常情况下不限制糖尿病患者饮水,也可以喝茶、鲜果汁、蔬菜汁等,但应限制患者喝含糖饮料,特别禁止患者饮用可乐等。在选择自己食用的食品时,首先需对其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解。特别是对市场上所供应的一些疗效食品应慎重选择,在通过医师同意后可适当进行更换。

(2)饮食计算方法:①粗算法。这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劳动强度为主要依据来对每日的主食量进行计算的方法。休息者摄入约200~250 g,轻体力劳动者摄入约250~350 g,中体劳动者摄入约350~400 g,重体力劳动者摄入约400~500 g。副食当中除了含糖量较高的饮食以外,其他的食物可以不受限制,也可不限制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种方法简单易学,更容易掌握,但是计算太过于粗略,临床不推荐这种方法。

②划分餐盘法。可以首先在餐盘中央画一个“+”,这样就能将餐盘平均分成4个等份。其中1/4的食物相当于1份碳水化合物,如正餐量为淀粉类食物,则可占餐盘的1/2,肉类食物可占餐盘1/4,蔬菜类食物也占1/4,然后再加上1杯脱脂奶、清汤、几片新鲜的水果或半杯果汁。

③替换法、减少法和限制法。替换法就是通过适宜的食物来替换不适宜的食物,比如应用水果替换饮料,通过步行替换看电视;减少法主要是要求患者减少食物的总量或减少餐具的尺寸,减少额外的不需要的能量摄入、减少坐卧的时间;限制法是限制不合时宜的行为,主要限制在外聚餐、餐间进食糕点、边看电视边吃东西、夜间加餐等。这种方法适用于体质量大致正常且身体状况比较理想的患者。

④细算法。也将其称之为食物成分表计算法,这是当前很多大型医院的膳食营养科当中常用的饮食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先计算患者的标准体质量,之后根据患者的劳动强度来对每日所需要的热量进行确定。而后再根据各个营养成分来推荐患者每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相关营养的供给,最后查阅食物的成分计算出患者每日的膳食食谱。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是主食和副食设计较为复杂,应通过具备一定营养学知识的人才能进行计算。

⑤食物交换份法。这种方法属于计算法的一种经典方法,一般将食物大致分为4组9小类。分别包括:谷薯组(谷薯类食物)、肉蛋组(奶类、肉,蛋类和大豆类制品)、果菜组(蔬菜和水果)、油脂组(硬果类、油脂类和纯糖类)。将每一种食物所产生的90 kcal能量的重量作为一个食物交换单位,每天所需的交换分法就可凭借计算出来的总能量/90 kcal所获取,然后再根据交换份法中的4大组9小类中不同食物进行替换,这样就可以获取1 d的具体食谱。在食物交换份法当中,每一份食物都具备有一定质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相似。所以在饮食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季节、市场情况等对于每一类食物当中的不同食物进行选择。在使用食物交换分法计算的时候,建议患者使用一定量的器皿来盛放食物。比如可以先测量平时家里习惯用碗、碟子和杯子,在正常习惯性使用的时候,放置食物的分量,以尽量详细的对于每餐的摄入量进行记录,进而可以简化很多不必要的步骤,就能更加简单地对热量的总数进行计算。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所有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采用自制量表评分调查治疗依从性,评分为0~100分,主要将治疗依从性分为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3个等级。其中评分超90分为依从,评分在70~89分为基本依从,评分低于70分为不依从。依从性=(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00%。

②统计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③统计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的体质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臀腰围比(WHR)=腰围(cm)/臀围(cm)[13-14]。

④统计所有患者的满意度,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调查问卷评分为0~100分,将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4个等级。其中评分高于90分为非常满意,评分在80~89分为满意,评分在60~79分为基本满意,评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总例数为40例,对照组治疗依从总例数为34例,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97.56% vs 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2.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餐后2 h血糖值(mmol/L)空腹血糖值(mmol/L)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11.13±1.52 11.32±1.49 0.572 0.569 7.33±1.64 9.77±2.31 5.515<0.001 15.32±2.34 15.82±2.44 0.947 0.346 9.23±1.41 12.62±2.16 8.415<0.001糖化血红蛋白(%)护理前 护理3个月后10.92±1.88 10.84±1.92 0.191 0.849 6.22±1.33 8.74±1.61 7.727<0.001

2.3 两组BMI和WBR比较

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的BM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WB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MI和WBR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MI和WBR比较(±s)

WBR BMI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28.46±1.65 28.33±1.54 0.369 0.713 21.05±1.71 24.46±1.68 9.108<0.001护理前1.52±0.13 1.54±0.16 0.621 0.536护理后3个月1.08±0.02 1.14±0.04 8.591<0.001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满意总例数为39例,对照组满意总例数为32例,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12%vs 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最近几年,因为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导致该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地上升。对这种疾病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就很容易导致该疾病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临床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众多,一般主要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性因素等[15]。而且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相关症状也会增加患者出现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种病症迁延不愈,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临床研究表明,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干预和运动调整等可以将其体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而有效地实现对血糖的控制[16]。

该文针对此研究,将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应用在对2型糖尿病的护理中,并分析所取得的效果。通过对该文的结果分析能够看出,观察组护理之后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血糖控制水平、体质量控制水平和臀腰比控制水平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这样能充分说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可有效发挥作用。该文所应用的个性化饮食护理在干预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科学的原则来进行实施,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干预[17]。一方面是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规定了饮食的原则,另一方面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饮食的计算方法,这样就能使患者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能量的摄入和转换,进而更好地实现对自身体质量和血糖的控制,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是在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饮食比例之上制定的,它能充分地对各种营养成分进行合理的设置,有效地减少血糖的吸收,也能维持血糖的稳定性,延缓了血糖达峰时间[18]。该项护理可以全面综合地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进而根据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来制订符合患者实际的饮食和营养计划,保持饮食的合理性和均衡性,最终达到理想的饮食控制目的。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体质指数和臀腰围比,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例数依从性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何为清淡饮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健康饮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