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2-01-08高海罗建贞黄冠伟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2期
关键词:吡格空腹胰岛素

高海,罗建贞,黄冠伟

1.厦门市仙岳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9;2.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 珠海 519000;3.厦门市中医院,福建厦门 361009

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相对缺乏,现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代谢综合征(MS)属于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即人体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代谢紊乱形成的病理状态[2]。MS不仅是T2DM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同时也是易患因素与危险因素,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3]。因此,采取有效用药方案保障T2DM并MS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必要[4]。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其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有效提高肝脏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调节糖脂代谢状态,继而降低血糖水平[5]。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T2DM并MS患者198例,探讨吡格列酮对T2DM并MS患者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与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T2DM并MS 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99例。对照组男55例,女44例;年龄40~75岁,平均(53.54±4.85)岁;病程2~15年,平均(7.50±1.58)年;身体质量指数(BMI)24.52~30.50 kg/m2,平均(27.50±1.02)kg/m2。研究组男54例,女45例;年龄40~75岁,平均(53.54±3.90)岁;病程2~15年,平均(7.48±1.55)年;BMI 24.52~30.50 kg/m2,平均(27.48±1.12)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案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6]中对于T2DM并MS的诊断标准者;患者具有良好的沟与认知力;研究方案已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排除标准:免疫系统疾病者;伴有严重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者;脏器功能障碍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感染性疾病者;1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患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5 1653,规格:0.5 g×10片×4板)治疗,3次/d,0.5 g/次;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口服吡格列酮(国药准字H20070060,规格:15 mg×28片)治疗,1次/d,15 mg/次。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2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结构、规律休息、适当运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下几项指标的变化:①血糖指标: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②胰岛功能:通过化学发光检测器测定患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通过稳态模型评价胰岛β细胞指数(HOMA-β)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其中HOMA-IR=FPG×FINS;HOMA-β=20×FINS/(空腹血糖-3.5)。③炎症因子: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处理10 min,血清分离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2)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T2DM并MS患者的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T2DM并MS患者血糖指标比较(±s)

组别研究组(n=99)对照组(n=99)t值P值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8.20±1.52 8.22±1.60 0.090 0.928 6.00±1.20 7.22±1.68 5.879<0.001 9.05±2.66 9.06±2.45 0.028 0.978 6.15±2.03 7.60±2.00 5.063<0.001餐后2 h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13.12±2.52 13.05±1.98 0.217 0.828 8.32±2.02 10.68±2.15 7.960<0.001

2.2 治疗前后两组T2DM并MS患者的胰岛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FINS、HOMA-IR、HOMA-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INS、HOMA-IR指标较对照组低,HOMA-β指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T2DM并MS患者的胰岛功能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T2DM并MS患者的胰岛功能比较(±s)

组别研究组(n=99)对照组(n=99)t值P值FINS(mIU/L)HOMA-IR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8.85±2.52 8.89±2.47 0.113 0.910 5.20±2.03 7.00±3.03 4.911<0.001 3.32±0.55 3.30±0.49 0.270 0.787 2.00±0.42 2.88±0.38 15.459<0.001 HOMA-β治疗前 治疗后30.52±3.03 30.47±3.68 0.104 0.917 50.52±4.50 43.65±4.88 10.297<0.001

2.3 治疗前后两组T2DM并MS患者的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IL-6、hs-CRP、TNF-α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hs-CRP、TNF-α指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T2DM并MS患者的炎症因子比较[(±s),ng/L]

表3 治疗前后两组T2DM并MS患者的炎症因子比较[(±s),ng/L]

组别研究组(n=99)对照组(n=99)t值P值IL-6 hs-CRP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86.52±12.44 86.49±11.68 0.270 0.787 62.42±10.57 78.46±9.87 11.036<0.001 10.56±2.03 10.55±1.98 0.035 0.972 6.10±1.85 8.85±1.52 11.428<0.001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105.65±18.00 105.46±17.79 0.075 0.941 83.20±15.00 95.12±13.54 5.869<0.001

2.4 两组T2DM并MS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T2DM是危害人们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MS则是血糖异常、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脂代谢紊乱等异常代谢并存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二者均以胰岛素抵抗作为共同的病理基础,所以约70%的T2DM患者合并MS[7]。有研究发现,相较于单纯T2DM,合并MS的T2DM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8]。目前,临床针对T2DM合并MS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案,然而常规双胍类降糖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9-10]。因此,亟需探寻新型的药物提高T2DM合并MS患者的降糖效果,抑制病情进展。

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其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r(PPARs),继而促进脂肪组织储存游离脂肪酸,降低肝脏与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与蓄积水平,提高脂肪、骨骼肌等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11-12]。张玉媛等[13]对42例T2DM并MS患者应用了二甲双胍治疗,另42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结果发现联合组治疗后空腹血糖(6.97±0.64)mmol/L、餐后2 h血糖(7.36±0.72)mmol/L较对照组(7.36±0.72)mmol/L、(9.76±1.41)mmol/L低(P<0.05),HOMA-IR(2.51±0.42)较对照组(2.89±0.45)低,HOMA-β(50.19±4.56)较对照组(43.87±4.75)高(P<0.05)。该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相近,治疗后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6.00±1.20)%、空腹血糖(6.15±2.03)mmol/L、餐后2 h血糖(8.32±2.02)mmol/L较对照组(7.22±1.68)%、(7.60±2.00)mmol/L、(10.68±2.15)mmol/L低(P<0.05),FINS(5.20±2.03)mIU/L、HOMA-IR(2.00±0.42)较对照组(7.00±3.03)mIU/L、(2.88±0.38)低(P<0.05),HOMA-β(50.52±4.50)较对照组(43.65±4.88)高(P<0.05)。可见,吡格列酮能够有效调节T2DM合并MS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胰岛功能,究其原因可能为:吡格列酮通过活化PPARs而发挥药理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胰岛素信号的传导能力,增强胰岛素敏感度,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外周组织对于葡萄糖的转运,阻断肝脏葡萄糖生成途径,继而抑制脂肪细胞,达到显著的降糖效果[14]。

近年来,炎症因子在T2DM发病与相关大血管病变机制中的作用已得到了临床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T2DM并MS患者血脂、血糖与氧化应激状态异常,若炎症因子表达过度,则会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15-16]。张鹏等[17]对48例对照组T2DM并MS患者应用了糖尿病基础治疗与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另48例观察组T2DM并MS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了吡格列酮,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IL-6(62.65±10.30)ng/L、hs-CRP(6.12±1.67)ng/L、TNF-α(83.16±16.55)ng/L较对照 组(80.68±12.35)、(10.34±2.66)、(97.13±18.50)ng/L低(P<0.05)。该文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IL-6(62.42±10.57)ng/L、hs-CRP(6.10±1.85)ng/L、TNF-α(83.20±15.00)ng/L较对照组(78.46±9.87)、(8.85±1.52)、(95.12±13.54)ng/L低(P<0.05)。结果说明,吡格列酮能够有效抑制T2DM并MS患者的炎症反应,究其机制可能为吡格列酮可以调节肝糖原异生与肝糖输出量,有效酵解肌细胞葡萄糖,继而延缓肠道吸收葡萄糖,增强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间接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与分泌[18]。此外,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可见,吡格列酮并不会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安全性较佳。

综上所述,吡格列酮能够有效调节T2DM并MS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胰岛素功能,抑制炎症反应,适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吡格空腹胰岛素
采血为何要空腹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空腹喝水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和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
有些食物别在空腹时吃
吡格列酮联合克罗米芬在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