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初诊显性糖尿病与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特点比较

2022-01-08吴礼凤李忆琴余晓君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家族史血糖值显性

吴礼凤,李忆琴,余晓君

中山市博爱医院内分泌内科,广东 中山 528400

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高龄、孕前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年轻化等因素,使妊娠合并高血糖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妊娠合并高血糖与多种母婴并发症有关[1-2]。而妊娠期高血糖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争议[3]。2010年以前,各国的指南将妊娠期间首次发生和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统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4]。“高血糖与妊娠不良结局关系的研究”发现,妊娠期即使轻微的血糖升高,即便未达到GDM诊断标准,也会造成母儿的不良妊娠结局,由此引起了国际上GDM诊断标准的变革[5-6]。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在2010年将妊娠期首次发现的高血糖分为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7]。为更好地了解这两种妊娠期间发现和发生的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该研究选取2019年7—12月在该院接受产检的200例妊娠期首次发现高血糖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拟从家族史、孕前体质量、年龄、孕期血糖情况、分娩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及研究,以期为早期鉴别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产检的200例妊娠期首次发现高血糖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妊娠期初诊显性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IADPSG诊断标准[8]及中国2014年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9]:①妊娠初诊显性糖尿病:妊娠前未进行过血糖检查或体检血糖正常的孕妇,首次产前检查时妊娠期血糖升高达到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即可诊断:空腹血浆葡萄糖(FPG)≥7.0 mmol/L、75 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11.1 mmol/L、伴有典型的高血糖症状或高血糖危象,同时随机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采用美国NGSP/DCCT)标化的方法;②妊娠期糖尿病:尚未被诊断为妊娠期显性糖尿病的孕妇,在妊娠24~28周以及28周后行OGTT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若空腹血糖在5.1~6.9 mmol/L或服糖水后1 h血糖≥10 mmol/L或2 h血糖在8.5~11.0 mmol/L,任意一点异常即可诊断。(2)妊娠前未检测过或曾检测过血糖正常者。(3)未使用影响血糖代谢药物者。排除标准:患有心、肺、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胰腺炎等可能影响血糖的疾病者。

1.2 方法

基础病史询问:家族史、孕前体质量、年龄,孕前或早孕时空腹血糖、血压。

1.3 观察指标

孕期观察指标:血糖、血糖波动情况、HbA1c、需胰岛素治疗情况、尿酮、尿微量白蛋白等。分娩并发症:包括剖宫产率、子痫前期、胎膜早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对比

两组年龄、孕前基础体质量、孕周、舒张压、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妇占25%(25/100)高于对照组5%(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对比

2.2 两组孕妇血糖指标对比

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日血糖平均值、空腹血糖值、早餐后2 h血糖值、晚餐后2 h血糖值、高血糖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糖事件数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建议使用胰岛素孕妇占48%(48/100),高于对照组7%(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孕妇合并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尿酮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剖宫产率、胎膜早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合并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妊娠期首次发现和发生的高血糖包括两类,一是妊娠期初诊显性糖尿病,二是妊娠期糖尿病。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在1%~5%,但对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报告比较少[10-11]。基于此该文从一般情况、血糖指标、合并症、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遗传因素等方面对两组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在血糖指标上,妊娠期初诊显性糖尿病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日血糖平均值、空腹血糖值、早餐后2 h血糖值、晚餐后2 h血糖值、高血糖时间比、高血糖事件数均高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P<0.05)。由此可见妊娠期初诊显性糖尿病孕妇全天大部分时间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同时妊娠期初诊显性糖尿病建议使用胰岛素孕妇占48%(48/100)高于妊娠期糖尿病7%(7/100)(P<0.05),由此可见除饮食及运动等干预措施之外,妊娠期初诊显性糖尿病更多需要辅助应用胰岛素治疗,而妊娠期糖尿病只需要饮食及运动等干预措施就可以收获良好效果。妊娠期初诊显性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妇占25%(25/100)高于妊娠期糖尿病5%(5/100)(P<0.05),另外有研究显示,相比于无糖尿病家族史患者,存在糖尿病家族史者显性糖尿病发生危险性高出4.91倍,同时一级家属和二级家属均有糖尿病的孕妇相比于无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显性糖尿病,说明显性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13-15]。在妊娠期合并症上,研究组尿酮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但子痫前期发生率、剖宫产率、胎膜早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妊娠期初诊显性糖尿病的危害性高于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予以重视及早期干预。

综上所述,妊娠期初诊显性糖尿病患者的家族史明显,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更高,日均血糖值偏高,高血糖事件发生率较高,高血糖时间比较长,更多孕妇需要胰岛素治疗,容易发生妊娠合并症,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尿酮体阳性率较高。

猜你喜欢

家族史血糖值显性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