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探究

2022-01-06杨晓萍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课程

杨晓萍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推进基础教育课裎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高要求,这就需要做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为了能够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作为能够通过设定主题,然后经过创设情境和分小组形式进行的课程设置,主题模式也就更加适合这样一门技术型课程。本文从主题式教学概念人手,重点探究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利用主题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主题式教学概念

主题式教学,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主题教学,将其和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融合,设定主题,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它是将交流、实践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统一体,使抽象、概括与逻辑性较强的知识通过主题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其具体化与程序化。

二、主题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1.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及特点,有的放矢选择主题。

初中生大都处于青春叛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阶段,若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讲,根本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注定这将是一节失败的信息技术课堂。在选择主题的时候一定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任务充满兴趣,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选题时可以从学校常规活动中寻找,例如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初中学生也乐于参与其中,如军训、艺术节、劳动节、体育节等,这些活动都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同时也给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这一类主题如“艺术节的标志我来做一图像信息的加工”“魅力宝鸡”一电子小报的设计和制作”等。通过这些主题的教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热情掌握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主题选择要新颖,主题式教学是通过主题作为主线开展教学的,教学主题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主题能否起到引导和带动全局的作用,就在于主体的选择是否新颖,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需要注意的是主题的选择应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兴趣爱好选择主题,要使学生对教师所选择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不感到陌生,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疑感之处,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帅可以选择“我的美丽校园''作为主题进行教學,学生对这个主题有一定的兴趣,同时还有深入了解的欲望,在这一主题的贯穿之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和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可以将得到的结果应用到自己的电脑之中,学以致用,一举两得。

2.在主题中渗透技术要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灵魂。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的合理指导,信息技术课程也是如此。在主题模式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中,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选定的主题去搜集、整理资料,然后设计一个好的作品。但是,学生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就算每个小组的电脑小能手让其他学生能够在某些知识上有所提高,但还是有些技术问题是需要教师指导和传授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应用主题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在课堂中渗透教材中规定的一些计算机技术。如在flash软件的教学中,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关于环境的卷轴动画,然后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给大家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就能看到其他小组的一些优点,教师就可以将做得优秀的一些小组的技术通过演示传授给其他同学,还可以向大家传授一些新的技术,或者课程之外的延伸。通过主题教学,教师还需要在主题教学中知道学生的特点和层次,通过设置主题,然后分组完成任务,随后教师检查的形式,教师就要清楚地明白哪些是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的,哪些是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的,哪些是大家都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和技术要领,然后对症下药,让学生们能够全面地掌握教学大纲上要求的所有技术。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操作的时候要以学生操作为主导,让学生在主题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好的作品。例如在教学word时,采用主题模式的教学就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不能整节课都在联机进行讲解,不能整节课都在进行文字录人、图片插人、段落格式、字体格式等的一步步操作,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产生反感,因此教师在主题模式的教学形势下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主题模式下创作更好的优秀作品,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要想在社会大家庭中建立与他人交流和交往的关系,就要学会与人合作的技巧和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合作的理念,并设计一些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形成必各的合作交流能力。

例如,在学习flash制作时,因为刊flash的制作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在主体探究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就可以把全班学生非为若干小组,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明确分工安排,根据个人的擅长内容安排工作,让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最后统一意见和成果,上交小组的设计作品。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学会与人交流的技巧。

通过主题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信息技术学科原本简单陈列、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环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地掌握知识点以及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了保证。未来的研究之路还很长,路漫漫而长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王岚.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主题项目学习活动的探索[J].学周刊,2014.

[2]李荣.芝运用主题活动教学激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力[J].成才之路,2014.

[3]季亚雪.主题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导学,2016.

[4]宋天.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有效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