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策略

2022-01-06杨晓霞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降水量教师应世界

杨晓霞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应在开展地理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进行高效的地理学习。教师可通过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读图,如何利用地图的知识与技能,指导与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进行地理学习。教师应依据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合于初中生的地图应用策略。进一步降低地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地理知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地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地理学科蕴含着较强的地域性与空间性,如果教师仅仅是通过文字性的地理理论知识教学,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而通过地图应用的学习途径,能够简化地理知识,使之更加简单易懂。让学生能够通过“以图识文”的方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学习。通过创设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策略,可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因此,科学合理地应用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即使是在教师讲解一个相同的地理

知识概念时,学生们也会对知识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就必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这必然会让教师承受较重的教学任务。而通过采用地图应用教学策略,可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地展现出地理知识。让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减轻教师的地理教学负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有利于拓展地理学习知识领域

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通过地图应用策略,可有效地拓展地理学习知识领域。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于地图学习,突破地理教材文字内容的束缚,能够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在开拓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地理知识的生活化特点,从而能够更加深切地感知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应用的策略

(一)应用看图学习法,进行高效地理学习

初中地理学科所蕴含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某种意义而言,初中地理学习是由浅及深、逐步递进的一个学习过程。教师应依据地理学科的这种学科特点,充分应用看图学习法,在优化地理知识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学生地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进行高效地理学习。

例如,在《人口和人种》一课时,首先,教师可在立足于地图应用策略的基础上,创设本课教学的能力目标:充分利用世界地图与相关资料,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世界人口与人种的整体分布状况,逐步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学习思维。其次、在学习世界人口的增长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学习课文中“世界人口分布图”,分别寻找出世界人口分布中的稠密区与稀疏区?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进行深入思考:什么是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再次,教师可安排学生观察“世界人种分布图”,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认知与生活经验,讲述三大人种在世界主要分布区位于哪些国家与地区? 并引导学生在“世界人种分布图”勾画出人文历史、文化传承、风俗习惯区,如此一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理解世界人种分布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内化,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活动中。通过充分应用看图学习法,使其能够进行高效地理学习。

(二)通过地图引导学习,提升学生剖析问题水平

众所周知,初中地理教材涵盖内容较为宽广。因此,教师应充分立足于地图学习特点,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寻找出与地图相关的地理知识点。并提出相关的地理学习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与分析。将地理知识与地图学习进行有机结合,有效地提升学生剖析问题水平,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地理学习。

例如,在教《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一课时,在学习世界年降水量所具有的分布特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的动态地图,教师通过点击鼠标进行动图播放,引导学生进行动图观察。并围绕看图的相关学习问题,通过思考与分析得出学习结论。首先,地图上呈现出赤道的红色动态图,以蓝色降雨动态图显现出在赤道附近具有2000毫米降水量的区域。并提出学习问题:赤道附近地区的降水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根据动态地图上显示出的降水量进行分析,得出靠近赤道附近地区具有降水较多的学习结论。其次、动态地图上以闪烁的黄色线段,分别显现出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再以蓝色降雨動态图显现出南、北回归线东西方位两处区域的降水量。教师可提出相关学习问题:在地球的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降水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安排学生通过看图思考,并进行相互比较,得出相关的学习结论。在地球的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地区具有较多的降水量,大陆西岸地区具有较少的降水量。通过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地图应用的策略,可通过地图引导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提升学生剖析问题水平。

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有效地实施地图应用的策略,了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与思考问题,进行直观化地学习。并通过地图学习的方式,能够得出相关的学习结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美.合理运用地图进行初中地理教学之我见[J].科普童话,2020(27):72.

[2]韩跃峰.浅析提高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63.

[3]夏丽萍.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1(11):51-52.

[4]崔玉花.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12):28-29.

猜你喜欢

降水量教师应世界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黄台桥站多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江平原旬降水量主周期识别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