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陪伴 静待花开

2022-01-06孙雪静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王博习惯阶段

孙雪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学期,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年级“小不点们”的领路人,个个可爱,人人不同,我如履薄冰般呵护着他们的心灵,如饥似渴地在教育和反思中践行育人的真谛——赏识与等待。

“别样”小boy

第1天,进入班级的那一瞬间,第一眼就锁定了一个无惧陌生、活蹦乱跳的小男孩——王博。瘦小但是灵活,眼中的调皮掩盖了这个年龄阶段该有的天真,坐在座位上,双腿双脚找不到安放之处,前后左右两分钟之内已经戳了一遍……我有一种直觉——他是来考验我、锻炼我的!好吧,先了解了解吧!打开学生信息一看,父母都是高知分子。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高知家庭培养的孩子从行为和学习习惯来说应该不是很差的。但是孩子的表现一次次让我否定自己的自以为是:课堂上好动爱讲,什么时候也管不住自己的手,周围的孩子们受到他的影响,也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同桌换了又换,周边的同学调了又调。课下的他和同学拌嘴、打架,他无视规则,跑前跑后,戳戳惹惹。

与他同行

通过与他父母的交谈中得知,因为孩子生日较小,为避免孩子各方面跟不上,所以孩子就在幼儿园多上了一年(上了4年私立幼儿园),而且在上一年级之前的一年中,孩子接触了关于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几乎学完一年级上册的课程。这也就导致孩子认为什么都会,课堂上就不认真听讲,同时课堂的“无所事事”让他的课堂行为习惯变得越来越差。

其次妈妈较为严厉,孩子的大小事情都是妈妈说了算,而爸爸在教育孩子这方面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强势的妈妈,角色缺失的爸爸,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导致孩子内心无法建立起正常的秩序感,认知和分辨力是混淆的,对于行为的自控能力也极弱。

有了了解,心中无名的疼惜,孩子是好的,教育是不适宜的。此时我又一想起来张爱玲的那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不懂孩子,就是对他对最大伤害!

我想改变孩子!找任课老师、家长进行交流,和孩子一次一次谈话。多关注孩子的课堂表现,当注意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通过点名提醒,回答问题,集体活动等形式帮助他把注意力转过来,发现他在上课期间注意力集中的时候,立即表扬,并且及时告知家长。孩子就是孩子,肯定他,表扬他,就会让他越发努力的想得到更多的认可和鼓励。在这种情形下,王博上课的情况有了好转。课上能够与老师积极的互动,也能够帮助小组内的“学困生”,在小组中也有了一定的威信。当然在这期间,他也会有“坚持不住”的时候,会出现偶尔的错误与出格,这其实并不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学习态度差,或者“飘了”,也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法错了、给孩子太多表扬,而是典型的心理学效应—“回归均值效应”一切行为都会趋于平均值。

所以在王博出现情况反复的时候,我反复告诉自己,还需要静心等待。正是有了这样不怕失望的心态,客观看待孩子的“小小退步”,我才得以坚持下来。想要打破这种平静,就需要一个更好的“切入点”,而随后开展的运动会就使王博发生了质的变化。王博的运动能力很好,而且这诸多项目也取了了较好的名次,这就让他在原本情况有所好转的基础上,自信心更加爆棚,针对孩子的表现,老师以他为榜样,表扬王博的同时,更是在全班同学面前突出集体的力量,自此以后,王博在同学们面前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表现,并通过自己良好的表现帮助小组获得“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的荣誉称号,成功的实现了蜕变。

就这样,通过和任课老师、家长的相互协作,王博改掉了原有的行为、学习上的不良习惯,并能够用其他同学积极的正常的交往。

且行且思

每天早上来到教室,看到王博端着书本大声朗读,每节课上看到王博安静地听讲、每个课间看到王博能与小伙伴们和平相处,我欣喜,我也反思——我在帮孩子,孩子在提升着我,他让我一次次清晰的认识到——教育要观察现象,更要寻找根源,然而最关键的是寻找到方法和规律。

1.人生当中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習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发现坏习惯、设定好习惯新目标、采取分步实施,通过不断改进和不断坚持,最终形成无意识的行为,这样即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在孩子习惯养成时,可分为五个阶段:发现坏习惯、快速进步阶段、疲态进步阶段、飞速进步阶段、习惯养成阶段。这五个阶段,孩子的意愿及习惯的培养效果各有不同:

第一阶段:发现坏习惯

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发现孩子的习惯与其期望值有较大差异。此时,孩子对坏的习惯有所认知,但比较叛逆,不希望改正。旧习惯的惯性依然存在,成人与孩子因为新旧习惯的认知差异,而产生较大的分歧。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认知,孩子与成人就新的习惯目标达成一致,同时对新的习惯目标有了改善的计划和实施方案。新目标的设定将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在认知上已有共识。

第二阶段:快速进步阶段

由于在第一阶段与孩子就习惯改善达成了共识,此时孩子会积极配合改进不良习惯。改善效果显著,此过程孩子行为进步很大,每天都会给家长带来惊喜,但此种改善不会坚持太久的时间。

第三阶段:疲态进步阶段

此时,好行为的天使经常出现,坏行为恶魔也经常来打扰。好行为与坏行为进入了焦灼状态,如果不能坚持,很多人习惯的养成将在这里终结。此时,孩子行为的准度不高,但精度相对较高。这个阶段需要老师、父母加强监督,同时通过物质或精神激励,鼓励孩子继续坚持。

第四阶段:飞速进步阶段

进入飞速进步阶段,孩子行为的积累已经从量变变成了质变。孩子的意愿度很高,父母的监督可以适度放松。孩子基本上有了好习惯的意识,可进行自我控制。

第五阶段:习惯养成阶段

这一阶段,习惯已经养成,不需要任何意识,习惯可以触发。这样的习惯将让家长及孩子终身受益。

2.父亲在养育子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们对孩子的敏感性和养育程度可能会像母亲一样。父亲的陪伴长大的孩子可以一直受益于父亲教他们的技能,并帮助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在认知,社交和情感上得到更好地发展。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更要注重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

3. 在孩子的眼里,“向师性”很强,老师是很“至高无上”的,所以多与孩子谈话会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其次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是一种无形但巨大的力量,要尽快地让孩子认识到并尽可能多地利用这些力量,绝不能孤立孩子。

教育最大的技巧是耐心,对待生命要有花苞心态开花早的,成长快的,我们欣赏;开花迟的,成长慢的我们也耐心等待,不能急于求成。对那些迟开的花,我们更应该予以尊重、信任、爱护,让他们在宽松、和谐氛围中慢慢地进步,静静地绽放。

猜你喜欢

王博习惯阶段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a of α-lactose molecular measured by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STRONG COMPARISON PRINCIPLES FOR SOME NONLINEAR DEGENERATE ELLIPTIC EQUATIONS∗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品赏析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