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2022-01-06孙哲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孙哲

摘要:實验作为学生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在解构化学原理的过程中,对化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深入践行的过程中,高中化学老师需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化学思维和化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从而能够自主自觉地进行化学探究。本文主要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探究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大多是复杂、抽象且全面的。实验的过程,既是学生解构化学原理的过程,也是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高中化学老师需要基于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根据新时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身份进行转换,从施教者转变为引导者,让学生能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得到化学思维和化学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

1.善于设计内容,便抽象为形象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如何让化学实验的形式满足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化学实验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成为了老师开展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不仅需要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老师在教学中既需要对自身的理论体系进行综合把握,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化学基础,从而设计出与学生发展相匹配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时候,受教学条件的局限,老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汽车发动过程中燃料的燃烧”实验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化学能和热能的转换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并在观看试验的过程中对人类社会利用能源的发展历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认识到化学的社会价值,让学生在正确化学学习观的指导下进行后续的化学学习。

2.立足学生基础,激发探究兴趣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环节中,老师需要将传统验证式的实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化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感受实验的趣味性之余,能够对实验探究产生并保持极高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化学基础和学习习惯,既要尊重教材,又要把控化学实验的难度,避免因为难度过大而挫败学生化学学习的自信心。

比如,在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玻璃点火”实验,让学生将浓硫酸滴在玻璃上,然后放置一些高锰酸钾粉末,再将玻璃杯逐渐靠近酒精灯的灯芯,观察这个过程中灯芯的变化。老师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玻璃点火背后的化学原理,能够让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让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3.灵活教学方式,培养实践能力

化学原理作为对化学现象本质的高度凝练,在理解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老师以实验的方式将刻板枯燥的化学原理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示出来,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获取更加直观化。老师在进行知识讲授之后,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实操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分离和提纯对有机化合物研究的重要性,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在实验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溶解、过滤、结晶等几个环节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对过程各个阶段中,苯甲酸的现象和状态进行记录。在完成实验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心得,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分享,并提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班内进行共同讨论。老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实验操作得以优化,让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化学思维严谨性的发展。

4.开展合作学习,引导思维创新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任务繁重,由于化学教学的时间和素材相对不足,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反复的学习指导。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能够相互帮助、共同探讨,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巩固化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对含有杂质的样品中的过氧化钠含量进行探究的实验中,老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化学基础,结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情况和课堂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分组。老师要在实验开始前,首先引导学生对实验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的实验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然后再鼓励学生以分工协作、合作探讨的方式开展试验。老师通过分组合作的实验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实验效率得到提升,并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想法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完善学生的化学思维。

5.结合生活实际,深化知识理解

为了最大化的调动学生化学实验探究的能动性,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入手,以此长久的维持学生化学学习的热情。因此,高中化学老师在以教材作为教学依据的同时,还要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运用教材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化学思维和化学综合能力的生活化延展,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保持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意识。

比如,在学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以小组的方式,对生活中污水的过滤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课堂所学的内容,合作设计出一个污水过滤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的目的、所需材料和步骤流程等,并对实验中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记录,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老师通过引入生活问题进行思维引导,能够实现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的有效连接,拓展学生的化学思维。

结束语:

化学实验作为学生探究化学知识原理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论知识更加扎实、让学生的实操能力获得提升,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化抽象为形象,实现化学思维的发展和化学学习能力的增强。因此,为了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老师需要不断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基础,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更好的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价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沙勇军.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2(01):140-141.

[2]杨艳苗.“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知识文库,2021(24):152-154.

[3]冯彦国,刘一恒.化学学科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模式探析[J].基础教育课程,2021(24):54-58.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