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财务软件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的运用

2022-01-05邹桂颖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财务软件政府会计制度会计电算化

摘要:《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落实下,原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废止,政府财会部门将承担更多的业务量,对各项经济活动的数据进行核算处理,分析出财政部门的损耗情况。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不断推进下,受到人员素养、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造成制度推行受阻。基于此,文章以新旧政府会计制度比对为切入点,指出新政府会计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财务软件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關键词:财务软件;政府会计制度;会计电算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政府会计是服务于公共财政管理的,遵循法制化、透明化的执行基准,做好财务审核及处理工作。伴随着会计制度的改革,信息化技术与财务处理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数据信息的精确化运算,规避人工核算误差问题,更为真实呈现出政府运行成本信息,对外披露政府财务状况。财务软件的研发与应用,深化“双基础、双功能、双报表”的核算效率,通过以数据深化处理为指标财会业务基准,逐步完善传统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同,间接推动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

一、新旧政府会计制度的比对分析

政府会计制度对政府部门财政支出、收入情况(数目、性质、用途等)进行采集、分析、存储,旨在通过数据全过程表述出政府财政项目的耗损形式。按照会计类型来讲,主要分为企业会计、预算会计两大类,通过核算类职能、监督类职能,完整对各项资金运作形式的核查。政府部门中财务人员通过功能分化、基础分化、报告分化,完整对各项财务项目的精细化处理,全面、真实反映出一系列的财务信息,为财务业务统筹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一)传统政府会计制度

传统政府会计制度是以业务预算为核心,以收付实现制为准则,按照不同机构部门构建会计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三个模块,并按照具体行业进行分化管控,例如,医院、高校、卫生机构、工程测绘机构等,最终由不同机构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共享式、一体化的管控,增强数据服务效果。

但是传统政府会计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存在局限问题,造成信息管控不严谨,无法真实映射出信息的本质价值,影响后期核算。第一,传统政府在会计核算中以现金为基础。通过收付实现制下的数据基准作为后期预算及决算报告数据的指标。但是在近年来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动下,政府职能机构的作用逐渐发生转变,使得在会计核算中原有现金制核算业务无法适用于当前经济项目繁多的业务处理需求,特别是对部分不以盈利、不计盈亏的业务计算来讲,无法实现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反馈,进而降低成本核算的精准性。第二,政府会计核算中,信息呈现出分散化问题,政府行政部门的核算目标是以数据作为表述体,真实反映出部门在执行相应活动时所产生的财务状况。除此之外,依据数据印证部门机构在当前时间段内的活动成果。但是在传统现金制的核算业务下,无法针对部分特殊类的经济业务进行权责处理与界定,导致会计标准体系在具体落实之间存在缺失性现象。第三,传统政府会计制度的数据反映情况存在权重性。一般来讲,政府会计部门在执行清算任务时,按照任务的先后顺序存在一个权重比的问题,而会计制度中资产负债、财务会计核算,无法对非货币性质的资产负债问题进行处理,产生财务预算漏洞的现象,一旦此类问题被不法人员进行利用的话,则间接加大财务风险问题。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

新政府制度会计在改革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原有会计模式采取适度分离、相互衔接,将预算与核算进行整合,体现出双功能双主体的效果,增强会计清算质量。

从实际改革效果来讲,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各类核算机制是在原有会计准则制度之上进行权责分化,业务统一,进一步规范政府会计工作的处理基准,同时也针对政府部门各个机构进行财务报表的整合与分类,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性,保证不同部门不同场景下,数据比对的精确性,真实反映出现阶段各项经济活动中的损耗点与收益点。从实际工作范围来讲,新准则制度对资产进行重新定义,既可以分析出利益资源的风险程度,也可以对各类经济活动的权利价值进行界定。例如,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折旧与摊销信息的透明处理等,每一项处理原则实现对同一经济业务处理的数据多元化比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脱离传统收付实现制的处理形式,其作用于经济业务层面之上,针对整个资金资源流量进行现实业务的解答与处理,不仅可以真实反映出政府机构的资产负债情况,同时可以依据现有的资产匹配机制与负债问题进行协调,制定出相对应的风险防护对策,保证政府机构财政业务处办理的持续性。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不断落实下,对传统政府会计处理形式提供新思路以及发展方向,但是从我国固有的政府结构以及资金项目的耗损模式来讲,整个会计制度的优化与完善,正处于逐步推进中,造成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亟待相关部门优化与解决。

(一)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会计工作的执行者为工作人员,每一项信息的录入及输出,均需要工作人员通过电脑设备进行操作,才可以完成数据的二次确认与核对。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期间,新政策与旧政策的比对,是从收付实现制为切口,将原有收付实现制的高权重转变为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权重并行的核算模式,通过会计基础、会计科目以及核算方法等进行重构处理,极大提高了业务核算的精确性。但是繁杂的处理流程,将加大政府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人员在接手新的运作模式时,需要全面理清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基准,同时也需要查找出新制度与旧制度之间存在的更新点与矛盾点,防止后期误操作问题的产生。但是从现有的政府财会团队组成来讲,其中《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出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不足、职业素养低下等问题,将造成自身的操作意识无法满足新制度的改革诉求,产生操作方面的误差,严重影响数据核算精度。

(二)政府部门培训力度匮乏

新政府会计制度,真正从预算模式以及财会思想等方面进行转变,而对于财会人员来讲,则需要优化自身的操作思维,重新认知新制度下的各类执行基准,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转型诉求。对于此,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针对新制度的建设与应用进行分析,针对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增强基层财会人员的职业素养,顺利推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转型。从《2021年财政部会计教育培训计划》落实来看,现有的政府部门缺乏连续性、科学性的人员培训,使工作人员在自身技能以及认知方面存在缺失性,无法贯彻推行新制度的落实。

(三)财会信息化技术程度较低

平行记账功能是新会计制度的一项重要改变,在实际业务处理中,需要维系账目业务的双分录与双账套,同时也应保障在同一个操作系统下,完成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并行,才可以确保数据信息核算的主体性。但是从《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可以看出,现有的财务软件功能来讲,仅仅是针对一个会计基础进行运算,未能对新制度下的双运行系统进行重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进。

三、财务软件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的运用

自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行政单位收支部门预算以及财政拨款等多项业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对于基层单位来讲,需要改变会计核算模式,将传统的人工核算转变为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的核算系统,以应对制度改革下的发展诉求。财务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则是针对各类财务状况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处理平台,且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对问题进行优化,截止目前为止,财务软件已经成为目前政府部门中的重要设施。

(一)政府会计核算系统

财会信息化是搭载计算机平台,通过各类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将信息化体系融合到财会工作体系中,通过相关数据运算功能,实现对政府经济管理活动开展的一系列数据罗列。财务软件是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一系列的信息操作,使政府会计核算中,利用会计账套支撑不同体系的会计核算,将两个要素进行对等支撑,且可以按照内部信息的流通形式完成平行记账(如图一所示),此过程只需要数据接口与软件服务功能相对接,便可以完成各类经济支付活动的数据自动关联,并按照既定程序生成出纳日记账,完成一系列的数据评测,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可以增强数据运算效能。

(二)资产折旧与摊销管理系统

财会信息平台的建设,有效将各个部门进行关联,利用信息化平台将数据进行实时共享化传输,保证各类操控功能的实现是依托于信息化平台或相关软件进行独立操作,为整项业务开展提供统筹性的建议。财务软件中,不同管理系统是以模块及既定程序为基础,实现分化管理,例如,在资产折旧与摊销管理中,按照基础资产分类以及实际登录情况进行数据明细,通过资产名称、入账日期、使用年限等方面,将资产卡片表中的数值与系统内录入位置进行对接,此过程将增加数值的运算精度。同时,可以按照实时填入的数值进行累计化操作,例如,本月折旧、本期折旧,针对折旧后的数值变动情况进行累积运算,降低数据重复录入频率,且此过程数据处理可通过信息检测完成自主优化处理,识别并剔除无意义的工序,简化实际工作流程,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政府财务报告系统

财务软件的研发与应用,可以正确切实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准则中,每一类软件程序按照当前制度来执行,也可以通过后期模块拓展实现对新业务处理的重新界定。此过程中,依托于财务软件建设出一体化的财务报表,针对数据取数以及关系审核等进行功能对接,期间数据表述形式即可以成为政府会计业务执行的一个衡量基准,也可以针对不同报告生成,实现一体化协同化的操作。数据信息的同步化更新,解决数据传输不对称以及信息孤岛的问题(如图二所示,为政府财务报告系统)。从长远角度来讲,财会软件的建设可深化会计行业的工作属性,通过数据多方位的处理能力,强化会计业务处理质量,为政府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性保障。

(四)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

利用财务软件处理政府职能部门的会计业务时,是以信息化技术为平台,打造出多域联动、多节点联通的数据运算模式,在报告审计以及制度管控过程中,均可以通过数据信息表述出当前业务处理中的各类注意事项,并按照各类报告数据处理形式,以及地方政府资产债务管理模式等进行信用评级,增强信息管理效能。

(五)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及应用

财务软件是辅助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核验的基础,通过软件实现对个别数据的自处优化及处理,此过程中是按照内部既定程序以及精密算法完成,对各类数据报表及数据业务的清理与运算,辅助以会计监督、会计控制等,制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方案。最后依据不同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财务功能的多样化配比,例如,财务分析、应收应付管理以及筹资管理等。在财务软件的建设下,真正实现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延伸,提高数据信息的处理效率,真实反映出政府财务部门的资金流动情况,为内部管理及控制提供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软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搭载智能化处理平台,实现对业务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增强业务处理效能,缓解财会人员的业务量。对此,在后续发展期间,必须深度挖掘出财务软件的应用属性,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情况,构设出更为完整的数据运算系统,辅助工作人员,理清政府财政资金的流动情况,切实推动会计制度的改革。除此之外,政府内控机制的建设应配合法律归约制度,将财会信息化平台建设及应用形式进行全方位的管控,通过法律途径监管信息化平台,在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各类违规现象,一旦发现非法网络攻击行为,则可及时找到源头并予以法律处理,进而提高网络平台的约束性。

参考文献

[1]马晓燕. 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中小学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纳税,2020,14(06):81-82.

[2]陈艳. 浅谈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J]. 财会学习,2020(01):107+109.

[3]付黎莉.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5):228-229.

[4]刘美. 新政府會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探析——基于天财财务软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6):74-75.

[5]吴小欢.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的影响[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8):58-59.

[6]刘小平,池丽娟,李湘毓,邹宝群,王梦醒,赵蔚. 科研机构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19,38(05):83-85.

姓名:邹桂颖,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1年1月,民族:汉族, 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阿坝师范学院,职称:初级,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大数据挖掘、财务管理,单位省市: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邮编:623002

猜你喜欢

财务软件政府会计制度会计电算化
财务软件在我国财会工作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
分析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运用
略论财务软件的发展以及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高校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软件应用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