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培养的理念和策略

2022-01-05田利敬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化品格高中英语理念

田利敬

摘要:总书记在座谈会中曾多次提及,“立德树人”目前是我国培养各行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因此,以提升学生文化品格为基础所推行的教育改革势不可挡。2018年,教育部所颁发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曾重点强调,高中英语课程的推进必然离不开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必须在高中英语课程中生度贯彻文化品格意识培养。最近几年来,相关的研究人员也对高中英语教学以及其中文化品格的培养所显露的成果展开了调查,从结果来看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本文着重从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品格;理念;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教育潮流中,从契合党中央“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根本出发,经过多次研究,这种确定了将学生的文化品格培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对于高中英语所涉及到的教材和辅助教材中所表达的文化现象,要充分结合文化品格的基本定义,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结合文化品格所需培养学生的基本标准来进行相关策略的探究。对于高中英语课程来讲,文化品格的形成与培养实则需要面临较多困难,不但要从学校的总体氛围来刻画,并且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对文化品格的培训进行引导,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来创新相应的教学策略。最终达到让学生对文化品格的重视程度提升,以及加强对自身核心素养的锻炼,让学生在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的同时拥有家国情怀与文化素养。

一.文化品格的内涵

对于文化品格的定义,其实直接关系到其所需要达成的目标——“立德树人”。但其实对文化品格内涵的认定是多元的,例如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只是认为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对中华文化以及中华优秀品质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实现知识与思维的全方位提升。而对于学生来讲,文化品格之内涵是在于让学生在对待世界时以更为多元和更为全面的眼光和视角。培养学生要学会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参差性保持基本的尊重,通过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来树立与不断完善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英语的学习向来不仅限于对语言文化的深入,而是应当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感受不同文化内涵之间的差异,并形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综上并结合课程标准对文化品格的具体释义,我们可以将文化品格认定为:在如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中,中学生在对本国文化掌握的前提下,充分吸纳外国其他优秀文化,并据此陶冶和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文化品格培养之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民族认同感。接下来笔者将分别从提升教师素养以及深入研究教材两个部分,来探索提升文化品格之策略[2]。

二、教师深刻研究教材,探索文化品格之内涵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化品格能力提升之教学时,不应当仅仅将目光局限于非常基础的文化知识讲解。例如饮食习惯、风土人情、天氣地貌等。尽管这些知识也是探索文化品格的重要部分,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加深学生对文化差距的印象,但是想要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远远不够的。提升学生文化品格的最终目标,其实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个人素质,因此需要教师从更深层次的学术理论进行引导讲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根据所需教学的知识点适当的添加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学术典籍, 并从历史长河中选取部分伟人以及其伟大的思想价值观来进行教学,这需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有非常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只有教师对教材进行反复研读和探究,才能真正找到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

对学生人文品格的培育并不是一蹴而就,可以按照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在英语教育课堂中,可以适当地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和传承中华文化,在掌握多元文明的同时,可以及时对比中外差异,及时审视和品鉴中外文化,吸收精髓。使用英语语言来宣传本民族文化,可以提高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对更好地宣传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一举多得的积极意义。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教育理念要推陈出新

英语老师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宗旨与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要单纯的认同异国文化,而是帮助学习者在了解语言常识的同时,增强人文自省力,在教学对比中自信传承当地的先进文明。而英语老师本人则在文化意识方面也应该具备一定综合素质,要了解当地以及异国文化的历史背景、生活方法、风俗人情,可以更好地引导学习者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和综合的国际意识。从平时的学校生活中,培养学习者喜爱故乡、爱祖先的人文情感。同时根据学习者的生活感受,诱导学生更加关心自己故乡的大自然景色、人文科学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习者爱家爱国的人文情感。产生了独特的自身人文立场,更喜爱自身的祖国语言与人文。

(二)开发教学资源,拓展学习途径

教育课程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直接载体,但传统的教育课程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教师研究和运用课外的英语资料,对课程进行了文化补充,在自身人文理念的根基上,更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传统文化,并利用信息资源包括:电影视频、报刊杂志、音乐等资料,使学生在学习中对新鲜的文化资源更感兴趣。从而丰富了学校的人文知识,更真实的掌握世界各国节日的文化内容。同时在校园的活动中,由老师直接为学校提供文化活动需求,以清晰合理的评判标准促进师生自觉养成文明品质[3]。培育中小学生的良好人文品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过程,不但需要教育部门的关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指导和教师有规划、有目标的实施教育,还要建立良性文化教育生态系统。

结语:

高中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话语知识技能,英语也不是单一话语基础知识的传递过程,要老师们在教学课堂中进行点点滴滴的文化浸润,高中英语老师们要研究教育课堂中存在的人文元素,通过积极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法采用不同方法培育学习者人文品质,对人文品质的培育并不能一蹴而就,让学习者从各种人文场景中不但逐步了解英语教育传统的人文知识,让学习者全方位发展、摒弃一直以来单调的机械式知识点背书方式,认识中西方差异,提高国际话语理解能力,从人文的角度对英语课程进行重新审视,最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为学习者今后全方位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孟平红.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J]. 名师在线, 2019(5):1.

[2] 周积富.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J]. 海外英语, 2019, 396(08):204-205.

[3] 吴淑兰.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品格的策略探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6):190-191.

猜你喜欢

文化品格高中英语理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新闻典型人物与荆楚文化品格
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英语课堂教学
论淮剧艺术的文化品格及其深层成因
日剧的品格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