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发展作用及实施策略

2022-01-05徐红洁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幼儿发展美术教学幼儿教育

徐红洁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幼儿正是处在发育时期,对所有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往往是通过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等来对其事物进行判定,相比于抽象事物来说他们更喜欢感官化的事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为其美术教育奠定了基础。对于言语能力发展还不十分完善的幼儿来说,动作是他们思维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幼儿美术教育同样如此,只有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   美术教学   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欣赏、创作、表现的过程,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教育不能只注重幼儿的绘画技能,从而忽视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积极学习的体验以及情绪情感的有效激发。因此,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一定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以愉快的情绪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并确立幼儿对美术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从原来的“要我做”转向“我要做”,使幼儿能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满足。

一、幼儿美术教育对其身心发展的作用

(一)想象力的培养

幼儿美术教育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幼儿虽然还处于发育时期各方面还不健全,好多事物认知不清,但在他们的脑海中却存在着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根据我国的科学研究证明,幼儿想象力的开发最佳时间是4-5岁之间,5岁后就逐渐地可以认知事物、感知现实,所以就要在这最佳时期内最大化的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肆意玩耍、想象,只有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才可以敢于创新。让他们保持自己的童真,幻想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让他们伴着想象畅游在无尽的美好当中。

(二)创造力的培养

俗话说,没有创造就没有希望。让他们可以很好的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融为一体,使其可以充分的感受创造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创造的结果,从实质角度来说创造的过程要比其结果更具价值。对于他们完成的内容或者是作品要给予肯定,不可以完全的按照老师自己的思维去左右幼儿的想法和创作,要多多鼓励他们和赞扬他们,让他们找到自信,培养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才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三)智力的开发

目前有很多的西方国家已经将美术教育引入到了幼儿的智力开发中,其效果非常的明显。因为美术特有的性质,使得幼儿必须要全面的投入身心才可以完成绘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以及专注力都非常的集中。传统的美术教学更多的只是注重幼儿在知识、技能、审美以及造型和构思等专业方面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幼儿的智力开发,但是这对于幼儿来说又是最为重要的。曾经有人进行过详细的统计,在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方面全面发展的孩子日后会比未经过训练以及培养的孩子聪明,这无一不证明了智力开发的重要性。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处于一个懵懂的时期,好奇心重,学习能力强,所以,这个阶段的智力开发效果最为明显。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实施策略

幼儿美术教育不应是枯燥的美术知识灌输和美术技能训练,而应是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大胆想象并进行创作活动。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教学要素相融合,从多个角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启发孩子的绘画思维。

(二)加强游戏性,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乏味,让绘画真正成为幼儿喜欢的游戏,让游戏成为幼儿不可缺少的生活。

1.开发工具和材料,刺激幼儿的创作欲望。所有的工具,都应放在较矮的架子上,幼儿可按需要随意取用。还要收集种类繁多,可以用于美術作品制作的材料,让幼儿能发挥想象,尽情的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构图和塑造。

2.让幼儿美术教育内容趋于生活化,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

首先,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从幼儿感兴趣的生活方面入手,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感受生活和大自然的美。

其次,培养幼儿大胆参与的精神,幼儿看到自己创造的价值,有成就感。如幼儿通过画画、剪贴而制成的手指木偶,可以在语言活动中讲故事。幼儿的美术作品极大的美化生活环境。它的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使幼儿自由地进行自己喜爱的活动,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另外,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性。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和个性都具有独特性,教师要尊重每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以宽容的态度传授幼儿美术知识,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以一种宽松、自由的教学模式培养多样化发展的幼儿。

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可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文化素养。但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不是具有较强目的性的职业教育,开展美术教育的主要宗旨不是要幼儿学会多少知识,而是要使幼儿的人格得以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美术教育从幼儿的心理情况出发,正确把握幼儿心理变化,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并且给幼儿一个自由绘画的空间,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注重幼儿亲身实践与操作,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各种事物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正是幼儿园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操作与实践应该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关键。

总之,对于美术活动教育,教师要起到启发和辅导的作用,给幼儿留出创造空间,充分发挥幼儿想象,拓展幼儿的思路,提高创作能力,并对他们做出鼓励性的评价。使每个幼儿都能信心十足的走好艺术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l

2、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黄丹麾.美术与悟性.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幼儿发展美术教学幼儿教育
游戏对幼儿教育及幼儿发展的价值探讨
环境艺术与幼儿互动的重要作用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攀爬活动对幼儿发展作用研究
废旧创美活动的实施与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