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三破”策略

2022-01-05俞小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本园园本研讨

俞小艳

摘要:园本园本教研,紧贴本园教师真正的教研需求,在真实的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打破固定形式,打破时间束缚,打破“假教研”僵局,使教师主动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与“研究者”,体现园本教研的真、实。

关键字:幼儿园  园本教研  三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紧贴本园教师真正的教研需求,在真实的课程游戏化推进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师主动成为 “反思性实践者”与“研究者”,才能让园本教研变得生动而精彩,让园本教研有效并有内涵,让教师在有效的园本教研中体验专业成长的幸福感。组织园本教研要始终紧扣实际问题,力求打破原有模式将园本园本教研组织好,组织活,组织有效。但是因多种原因,园本教研往往会缺少活力——组织者一言堂,缺少灵动——形式单一无变化,缺少效果——没有问题导向,可能稍作改变便可打破僵局。我园开展园本教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改变:

一、形式多变,打破固定模式

坐在会议室里纸上谈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园本教研的要求,园本教研活泼多变的形式一方面能给老师不断带来新鲜感,减少对园本教研的疲倦感,激发教师的园本教研主动性。另一方面,基于不同目标引领下的各个园本教研,均适合不同的教研形式更能体现活动效果。比如:教研活动“用观察的方法走进幼儿世界”更适合利用视频或者到现场进行观摩,然后开展针对性研讨;教研活动“不肯入园孩子——抱还是不抱”老师们有明显的两种观点,那么就更适用辩论,研讨哪个引导行为对孩子更有利;教研活动“集体教学中的有效师幼互动”就更适用模拟教学……多样且对目标实施提供坚固支持的各类教研形式,组织教师开展沉浸式教研,从而提高园本教研的有效性。

二、灵活组织,打破时间束缚

幼儿教师需大量时间沉浸到班级工作中。能静心进行园本教研每周只有2小时。我们要利用好这两个小时,打破时间束缚,让园本教研时间更宽裕。

(一)园本教研时间可长可短

依照研讨问题的需求有不同的安排,有只用1个小时完成,有利用2个小时完成,有整合两周时间完成的观摩研讨,有结合一个主题完成的课程研究,甚至有贯穿整个学期完成的套装式培训等。时间对于园本教研来说,不再作为一个固定的要求,只要教研有成果、有成效,时间长短均可。我园的系列活动《微课程的架构》 ,基于班级微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进度,我们以各班为单位,以月为时间单位,每月开展分享交流活动,随时进行微课程审议,相互学习,相互提建议,从内容选择,内容预设审议,孩子活动推进,教师支持策略,案例分享等多个角度出发,组织教师园本教研,提高教师的微课程组织和实施能力。贯穿于整个微课程架构的园本教研,随时拨开老师在实施过程中的迷雾,随时给予教师“醍醐灌顶”的提醒,保证教师始终坚持“儿童为本”的课程理念,和孩子们一起完成微课程探索。

(二)园本教研时间可早可晚

结合教师工作情况,将园本教研自由调配。比如:在教师QQ群里进行组织研讨,利用智慧平台发布研讨主题,收集教师问题和想法等,这些方式都是灵活的,而且时间不受限制。

小班入园方案的研讨,因为暑假尚未结束,不便召集所有老师进行现场研讨,所以我们组织了线上研讨活动。第一次线上研讨,各位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带小班的经验发表了意见和建议,由各教研组长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第二次线上研讨,我们根据孩子的独立性发展要求,结合疫情防控需求,对已有的经验进行调整,组织了完整的方案,并立即着手在新生家长群开展相关指导工作。方案先行,实践在后,老师们一返校就立即投身到迎接新生入园的准备工作中来,开学后小班一百多名幼儿能自主找到班级,自己尝试吃饭、如厕、入睡等,虽然因疫情取消了家长陪伴日的過渡环节,但是从第二周开始就几乎没有孩子哭闹,顺利度过入园关。这便是网上灵活教研带来的实际益处,方便而且灵活。

可随时调整的网上教研时间,破解了必须集中在一起才能教研的局面,老师们可以在家参加活动,而且网上留痕,随时梳理,便于更好地保存相关资料。

三、问题引领,打破假教研僵局

园本教研,其本质是真、实。园本教研要解决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真问题,实问题。所以,教研的组织者要深入一线,倾听老师的声音,寻找和整理有研讨价值的问题,组织教师在研讨的过程中,逐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推进教师工作的进步。切忌组织者或者计划制定者在没有经过实际考察的情况下,仅仅依据上级文件要求,根据自己臆断,就制定园本教研计划,组织园本园本教研。看似形式灵活多变,热热闹闹,实际却没有真正地推动教师工作,所做的无非是“无病呻吟”的假教研。

园本教研要倾听孩子的声音。教研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孩子良好发展。教研要解决教师的问题,实质上是解决孩子的问题。所以我们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们会给我们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老师去学习怎么支持,怎么解读,这是教研最接地气的议题。孩子的问题能主导园本教研走向。

我园本教研《我们的大果园》在“每所幼儿园收集园所附近一定范围之内的各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本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地图。”①的理论引领下如火如荼地开展。每个班积极利用资源库,开展了如《你好,银杏树》等活动。孩子们观察银杏叶,银杏果,尝试收集、清洗银杏果,品尝、分享银杏果。教师以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随着孩子的发现支持孩子的探索。当孩子的兴趣发生变化,探索方向与老师的预设内容不同的时候,老师们就需要及时地调整,并梳理最好的支持策略,在园本教研中和大家分享。师幼交流,彰显着孩子在园本教研中的一席之地。孩子影响着教师研讨内容、方向、形式,多听孩子的声音,才能找到教研的正确方向,杜绝纸上谈兵。

总之,要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我们始终要坚持每个园本教研的目标,在目标引领下灵活地开展活动,让活动的价值达到最大化,园本教研不是为了教研而教研,是为了解决问题,总结有效经验而教研,这是我们需要始终秉持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唐玉萍;加强修养,在园本教研中发挥引领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2.林凤姐;;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猜你喜欢

本园园本研讨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浅谈促进我园幼儿体能的活动内容途径和方法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端本园的一个下午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