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2-01-05耿明霞路亚红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思政教育工匠精神

耿明霞 路亚红

摘要:思政教育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工匠精神”指的是执着、专注、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精益求精、求实务实、敬业奉献的价值观。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和德育工作中,能为培养吃苦耐劳的技能型人才提供必要前提。本文将基于笔者的思政教育实践对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中的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精益求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浪潮中,“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工人所追求的职业伦理和行为准则。其主要体现的是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心无旁骛的专注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的核心与具体表现,同时也是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专业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与专业素养,又可以使其未来发展和战略方向更加清晰,进而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奠定良好基础。以下将从工匠精神的内涵着手,对其具体融合路径进行分析。

2 工匠精神内涵

第一,爱岗敬业。敬业精神是一种对自己工作的态度。在实践中,为了适应企业以及自我的发展需求,工人们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系统中。从传统的文化视角来看,“执事敬”和“事思敬”是基本的国家道德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各行各业中更加需要凸显其爱岗敬业精神,以此为推动行业的发展提供理念基础。

第二,精益求精。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时,认真地检查每个过程,同时做好细致化分析工作,力求达到一个完美的层面。工人们对工作的理解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职业素质的形成是一切事物走向完善的根本。工匠精神将精益求精的理念凸显得更加淋漓尽致。

第三,专注精神。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功利之心和浮躁之心不断涌现,专注精神相对缺乏。所以需要工人静下心来,调整自己的内心,心无旁骛的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形成专心致志的工作作风和永不放弃的工作信念。

第四,创新精神。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它既是工业领域的创新,也是工匠领域的创新,是工匠人的灵魂。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工人们需要从原有的机械化作业中自主创新创造,进而为推动行业发展提供新思想和行动力。

3 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

3.1 设立特色教学目标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契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主体,在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健全人格为教学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融入,增强学生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以及创新精神的认知,使得学生能够在提升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增强职业素养认知,由此为增强就业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思政教师在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热点专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将零散和碎片化的知识转变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此生无悔入华夏”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挖掘“共和国勋章”“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等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对其进行实际讲解,让学生感知先进人物背后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促使其能够立下决心掌握技能,进而为成为契合时代需求的制造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另外,为拉近和工匠的距离,在课堂上,思政课教师还可通过行业内部的劳模先进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

3.2 建设融合性教学模式

从思想和理念的引导上,思政课程体系可以成为影响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下,“工匠精神”和“思政”思想有着根本的相通之处。在课程设置阶段,教师要在思想同步、价值同步的基础上,把思政因素融入课程体系,实现“潜移默化”的目标。比如,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美德结合起来,以历史的视角,把优秀的文化理念传递给学生,以此使其能够在深刻的文化内涵下增强职业意识,同时使其能够增强就业工作的责任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精神导向”为基础,阐述“工匠精神”对于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思想与意识的共振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自我职业发展的认知以及认识到自己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其能够以满腔爱国情怀融入到每一项工作中,在细节中落实工匠精神。

3.3 完善思政教育体系

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已经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学之中,但其成效并不显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健全。所以,构建健全思政教学系统,将需要教师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融入更加注重調动学生主体性的小组研讨以及个案教学形式,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大国工匠和优秀的校友的实例,使其工匠精神能够得到培养。其次,还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分阶段考核、实践性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使其能够意识到工匠精神品质形成的重要性,进而实现“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是一种观念,其能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还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从职业院校的角度来看,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使得学生通过实例以及个案的学习明确工匠精神的本质,进而增强对职业的自我认知以及社会责任感,这将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储开峰,敖翔,孙杰.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20(12):38-40.

[2]陈晓燕.泉州传统文化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4(01):34-38.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思政教育工匠精神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光影视界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