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

2022-01-04邓世鸿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邓世鸿

摘要:为学生布置作业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点,尤其是针对数学这门比较复杂难度比较高的学科来说更需要教师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布置作业形式。国家教育部门所提倡的“双减”教育新政策给设计作业带来了新的转机。本文也将针对如何在“双减”教育背景下优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展开详细的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以往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方面总会出现作业量大,重复度高,难度性强等教学弊端,很难达到“减负增效”作业布置的效果,并且也容易给小学生们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小学数学教师在落实和贯彻“双减”政策时一定要更改以往机械化枯燥化的作业布置形式,要多从素质教育制度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来优化小学数学作业内容,这样才更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

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作业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并且也要体现出作业多样化的特点。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按照义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来进行作业设计,要重点体现出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几项核心素养。同时教师也要按照一致性的教学原则来设计数学作业,一定要与学习目标相匹配,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教师还可以按照层次性和趣味性原则来设计出适合各个层次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要让学生们在趣味性教学原则的影响下乐做作业,愿做作业。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实践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来为学生们布置一些实践类作业,不断地增强学生们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样才更加符合“双减”教育政策中的要求。

二、“双减”教育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的具体策略

(1)设计前置型数学作业,发挥学生自学能力

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学情,充分地锻炼小学生的初步感知新知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课程前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些前置型数学作业,教师首先要预先设计一些探究类课前数学问题,然后以作业单的形式提前分发给小学生们,这种类型的数学作业与第二天课堂上所要讲解的学习内容具有紧密的联系。需要小学生结合以往的数学学习经验来进行自主地探究。教师只需要检查他们的课前预习完成情况。就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不同学生们的疑难学习问题。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这节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一些前置型数学作业,让学生们课后通过借助对图形的拼摆,用合适的工具剪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圆形。这样能够使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更好地形成空间观念和数学创新意识。并且也让学生们提前地感知到不同图形边长,角,顶点,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中享受到更多成就感。

(2)布置分层性数学作业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阅历和智力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教师始终采取“一刀切”作业布置形式,是很难满足全体小学生真正的数学学习需求的,为了让学生们都能得到充分的数学练习机会,让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水平都有所提高,教师可以按照课业的难度采取由低到高的顺序来设计分层性数学作业,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来选择数学作业类型,这样能够使小学生更愿意去完成数学作业。比如,在讲解《分一分与除法》数学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数学学习平台,来构建以“自助餐”形式的数学作业内容,可以分成必做题型,选做题型,拓展类题型这几个专栏; 也可以设置成套餐类分层性题型,可以分成模仿练习、变式练习以及拓展练习。比如,让后进生也就是差生做小数目的平均分作业,让中等生做乘除法互逆关系类的作业,让优等生做一些有关于倍数和用乘法口诀求商有余数这种类型的数学作业。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并且也有效地拓展了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3)设计趣味性数学作业

兴趣是学好知识的最佳引导师。教师在实际设计作业时,教师一定要根据所教授学生们的年龄特征来设计一些具有新颖有趣的数学作业内容,以此来调动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做作业的热情。并且也能够体现出教师所采取的寓教于乐教学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们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时、分、秒》数学课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来设计电子游戏版数学作业通过向学生们展示图像中钟表上时针分针所指的方向来让学生们写出钟表上代表几时几刻。教师也可以拿来一个钟表教具,说出具体时间点,让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调整时针和分针指向位置,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时针上每大格和每小格分别代表几时几分,从而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打好这节课的数学基础。

(4)布置阅读型数学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阅读能够帮助人类汲取到更多有效的信息和学习资源,有些数学教材中也会适当编排了“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游戏” 等各种学习板块,会为学生们介绍一些有关于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方法与思想、数学史等学习素材。教这样能够更多地拓宽小学生的数学广度。例如,在教师讲解完《测量》课程后,可以为学生们布置中国古代测量工具以及测量方法的阅读类数学作业,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数学测量历史的发展历程。这样能让学生们深刻地感悟到数学的奥秘和文化价值。

(5)调查性数学作业

当小学数学教师布置调查型作业时要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们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调查、访问,了解现状,针对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关心社会、 服务于社会的良好素质。例如,在教授完《调查与记录》课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来调查怎样合理为班级学生买奖品学习情境。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调查记录整理数据信息,并提出一些购买见解,这样才能更好发展小学生统计观念。

结束语:

总之,“双减”教育背景下优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需要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来精心设计丰富多样化的数学作业,这样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实现高质量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具有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从而有效推進小学数学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齐黎黎.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魅力中国,2019,(51):173.

[2] 胡媛.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20,(4):75.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