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策略的研究

2022-01-04谢洁琼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谢洁琼

摘要:随着全国经济的大力发展,农村的经济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传统的婚姻观念在农村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今农村家庭的离异现象正在不断地涌现。农村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他们往往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常常感到孤独、自卑、恐惧、消极、焦虑、多疑、散满、易暴易怒等。农村单亲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儿童心理、人格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帮助农村单亲子女走出生活的阴影,使他们能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了我们农村教师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心理学教育在我国的普及,许许多多的心理研究人员开始投入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中,希望通过孩子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家庭是每一个人成长的摇篮,農村单亲家庭孩子因父母其中一方死亡或离婚使得家庭不完整,从而使得他们在心理上遭受到巨大的打击,心理上出现更多的负面情绪。学校作为农村单亲子女的第二个人家,应该在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结合农村地区和单亲家庭这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深层的分析工作,并制定好符合其实际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从而能够更高效地疏导来自农村单亲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助每一个单亲家庭学生能够以更健康的心理走好成长中的每一步。

一、培养孩子的包容心,使其正确对待家庭的变化

教师要教育单亲家庭孩子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家庭变化,帮助平复他的心情,消除其怨恨、自暴自弃、逆反、报复等心理。经常寻找机会与他们交谈,从而了解他们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感受以及想法,并让他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父母的分开是逼不得已的选择。教师要教育他们不要埋怨自己的父母,即使他们现在还无法理解,也要对自己的父母有包容之心、感恩之心。

二、用信任引导学生,化解学生自卑心理

农村小学单亲子女最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之一就是自卑心理。这类学生表现为敏感、脆弱、不合群、沉默寡言。他们平时绝对不轻易向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生活,更害怕别人知道他们家庭的特殊性。我们教师必须根据这类学生的特点,必须走入孩子的内心,给他们以情感为依托的教育。在这类学生的平时学习与生活中,多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帮助,让他们在收获喜悦中找回自信。

教师除了开学的时候给单亲家庭子女建立专项个人档案跟踪教育外,还需要利用我们职业本身的专业知识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因家庭破碎所带来的心理阴影,释放心理的压力,重拾信心,健康成长。教师在面对农村单亲子女的时候,应该用平等的态度和更多的爱来扶持他们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我们教师想要帮助单亲孩子在心理上健康发展,便要先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教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循序渐进,才能真正地走进单亲子女的内心。我们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查与了解,并经常与孩子进行交谈,以真心换真心,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第二个家庭里的父母“老师”的爱。这样,孩子才会真正地信任我们,才会在我们面前吐露出自己的心声、烦恼、压力等。我们才可以真正地“对症下药”,帮其转化,让他们认识到新的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从而找回自信。

三、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家校共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教育学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家校联合起来,缺一不可。

忙于生计往往是农村单亲家庭子女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借口,他们平时无暇顾及孩子,常常是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变化都是一无所知,等到事情变得严重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去改变;有的家长性格暴躁、极端,要么丝毫不管孩子,要么把孩子往死里管,这样就会导致子女出现自卑、逆反心理等不健康的心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千依百顺,不管孩子有什么要求,不管这个要求合不合理,他们都会无条件地去满足,以为这样就可以弥补家庭破碎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上的创伤,却不知道这种溺爱反而严重地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单亲家庭的儿童往往觉得自己是被遗弃感了。那么,积极地与单亲家庭的家长进行沟通与联系是教师在给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梳导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利用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去帮助这些单亲家庭的家长,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教师可以通过家访、网络通讯工具、电话邀请家长到校,及时将单亲家庭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上的情况反应给家长,如发现有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协商出最佳的方案进行解决。家校共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让其健康地成长。

四、用爱的鼓励,让其健康成长

单亲家庭的子女在平时获得情感多是单项的,因此,教师应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帮助他们,号召班级同学多与其交朋友;并经常鼓励他们要积极地参与到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让广大单亲子女在大集体中感受温暖,从健康的朋友圈中收获友情,用友情弥补亲情。

有些农村单亲家庭中的子女是具备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可以根据这类家庭子女的情况,性格特点等,为其在班级选择恰当的管理岗位,让孩子的责任心、自信心、集体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让他们从做事中找到存在感、成就感。

五、严格要求,助其成才

对于农村单亲家庭子女,教师一定要奉献上三心——爱心、耐心、恒心。在给他们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的同时也一定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教育和要求。一旦他们犯了原则上的错误,教师绝对不能迁就,并且要及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不再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应该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轮的心灵。”教师在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的策略中,在给学生心理健康环境分析时,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用上具体的实践方法具体实践。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感化时,教师必须结合实际的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的方法和策略,进而使这部分的单亲学生能够真真正正地把心理的问题解决,为他们铺设上健康的心理成长道路。

参考文献

[1]余润生、鲍瑜臻、缪建东《单亲家庭子女素质教育》

[2]袁玲利、田志明《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J].江苏教育,2016(48):44-45.

[3]石进平。曹云山,朱德礼《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六卷)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