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借鉴

2022-01-01王宪庆李泓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岗位

王宪庆 李泓达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2014年,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职业教育应深化产业链和教育链的融合、学校和企业合作,完善工学交替、校企共同育人机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试点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决定。

1 现代学徒制开展情况

教育部分三批立项了 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至2019年10月现代学徒制有两批试点单位已经公布验收结果。两批共有试点单位399家,其中通过教育部验收的有356家,暂缓通过验收的34家,不通过验收的4家,延期验收的4家,主动放弃试点资格的1家。通过两批单位的试点,现代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举措,是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以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用人需求为核心,创新实施的教学模式,采用类似传统“师带徒”跟班技能操作,实现了学校、企业行业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逐步完善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同时提升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的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减少不适应时间,稳定学生就业,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开展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保障学徒制顺利实施,有三方面的现实意义。

2.1 推动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共赢

目前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表面看是校企合作不深,探其根本是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畅,校企有“合”无“作”,学生的“学”和企业的“做”不对接。因此,改善现代学徒制制度保障和体制机制的运行,强化制度约束性,能迎刃解决“两张皮”问题。现代学徒制的根本保障是要求高职学校的学员同时具有学生和学徒“双身份”。实施现代学徒制,实现学生录取即为企业招聘了员工,既有学生的身份,也有企业准员工的职责。企业用工得到保障,积极发挥了行业企业在学校招生和学徒培养的作用,学徒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有利于行业企业直接介入学徒培养的全流程,深化学生(学徒)的专业能力、岗位技术水平适应合作企业的需求,学校行业企业一同制订学徒培养规格、修改学徒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实施共同教学与育人,对学生进行考核,校企的深度合作,充分体现了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本质”,持续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为企业提供高质量优秀的员工。所以,高职学校的现代学徒制体制机制合理运行促进了校企不断融合,利用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资源,发挥了两种不同环境的育人作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2.2 培养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学校与行业企业一同进行现代学徒培养,学生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员工,具备“双身份”,实现学生在校专业学习和企业在岗学徒学习两种身份轮换,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在“理论”和“实践”的转换中不断提升,发挥了行企校合作培养学生优势,培育出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完成了传统课堂教学、实训室训练到企业真实岗位、真实工作场景的转变,企业的“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真实岗位为学生提高岗位技能创造条件,极大地推动了高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学生向学校教师、企业师傅求教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寻求方法,实现成长。学校教师实现了课程教学直接服务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高职学校在落实现代学徒培养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源开展行业企业市场调研,预判产业发展需求等影响人才需求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不断修订优化调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标准化,订制满足企业人才需要的培养体系与课程构成,提升职业教育适应企业发展能力。

2.3 促进了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现代学徒制是由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积极影响的校政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政府对学校办学进行统筹管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变化对不同人才的需要,通过立法、出台刺激政策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等手段,为现代学徒制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基础保障。行业企业在政府各种激励政策引导下,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特点和岗位需求,与学校共同制订学徒成长规格和“出师”标准,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学校和企业深入融合,以满足行业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双方合作结合人才目标、规格等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岗位标准和考核细则,共同对学徒培养质量进行考核评价。高职学校的学生在校能够学习掌握专业理论,在企业实践能明显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成长为企业优秀员工,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提高、竞争力增强;也极大的提高了高职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办学竞争力;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岗位,快速成长,实现高职学校、行业企业和学生共赢,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变革输送优秀人才,稳定了就业。

3 西方国家现代学徒制形式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实施学徒人才培养时期比较悠久,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是“供给引导型”学徒制的典型代表。政府、学校、雇主、学徒等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合作,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条件,本质上是一种跨越教育界、行业企业和政府组织的跨界合作制度,其运行机制围绕着学校、企业、政府和学生的合作,使学生获得工作能力的全部完整过程而发生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形成。政府、培训机构、行业企业与学徒之间存在着彼此联系、彼此影响、彼此依存的利益关系,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通过契约来规范彼此的行为,解决相关权益分配和利益诉求问题,建立一系列的利益驱动机制,各司其职运行比较通畅。用人单位和学徒充分了解情况后,签订相关合同,学徒就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协议具有契约精神和严肃的法律义务等,不能随意终止。英国政府主要从组织结构、法律制度、规范标准、经费和项目等多方面来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提高学徒培养水平。这种契约精神和法律责任意识,以及为此提供保障的法律基础,是值得我国现代学徒制学习和借鉴的。

(2)德国的现代学徒制是“市场引导型”学徒制,是典型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也是我国主要借鉴学习的一种模式。德国基于“双元制”的现代学徒制是在德国法律制度管辖下和企业不断追求利益驱使下的职业教育部门和企业共同运行的教育模式,与英国现代学徒制有类似之处。由于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享受政府的减税等优惠政策和节约企业人力培训支出等,德国企业参与学徒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高。同时,德国推进学徒制培养中,建立了多方的利益沟通协调机制,体现了多方利益的合作、协商、沟通机制。德国现代学徒制将企业的岗位活动解构与职业教育部门教学内容相匹配开发课程,极大的促进了学徒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英国相似,德国也在法律规范、行企参与、标准制度的经费方面建立了质量保证机制等,规范了学徒制的正常持续开展。

(3)瑞士的现代学徒制。瑞士职业技术教育以学徒制为主,近三分之二瑞士青年主动参加学徒制学习,并在学徒期开始前,与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意义约束力,包括学徒权责、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工资及企业培训义务等内容的合同,完成规定培训内容后,合同结束。现代学徒制的运行与管理法律责任明确、政府协调作用明显、企业高度参与、师资队伍高效有素保证了学徒高质量的学徒培养。此外,瑞士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必须定期接受培训,获取从业资格才能开展学徒教学。同时,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职业工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瑞士社会的普遍尊重。结合瑞士的现代学徒制,值得我国现代学徒制学习的主要之处在于充分重视企业中的技术技能人才,聘请他们担任学徒制学生的企业导师,建立德技兼备、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营造尊重职业人才的社会氛围。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均以现代学徒制为职业教育主要模式,遵守校企共同培育人才、产也发展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服务国家经济发展。

4 我国现代学徒制开展情况

2017年7月,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库(2017-2020年)成立,系统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保障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稳步发展;围绕推进和推广现代学徒制开展咨询、指导、培训、督查和交流等活动,为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谭强认为在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中,创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学校专业建设产生了明显影响,促进了学生学徒、师傅教师、企业学校等教育和非教育要素的互动。只有不断激发和促进这两种要素的不断融合和持续发展,包括利益分配、制度约束、运行机制等,才能保障现代学徒制高效持续发展。史洪波针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宏观制度,特别是法律、立法等制度的缺失或执行力较弱造成企业利益得不到保障、参与过程有失规范、缺乏外部控制。总结并实践了校企建立的“以利益驱动、用标准约束和督查服务相结合”的校企微观制度保障机制,确保了学徒制培养的质量。施帅等认为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校企双元培养人才,内生动力是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赢。校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创新学徒教学的运行机制,校企分担在职前、职中和职后不同过程的学徒培养责任,寻求利益共同点,实施校企不同阶段不同管理模式和制度,使学徒培养与岗位标准对接,保证学徒培养稳定开展,提高学徒培养质量。李明以所在学院与德国某公司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为样本,分析指出“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学徒制的推广和实施,必将培养出更多满足企业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员工。周曦认为运作良好的现代学徒制必然有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和“师带徒”教学形式的传承等特点,因此,完善的学徒制运行机制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起到关键性、基础性作用。谭庆龙等良好的运行机制和健全的制度的保障是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5 结语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深化合作的育人成才模式,充分发挥了两个不同主体的优势条件、人力资源,共同进行学徒的专业培养、技能传授、技艺传承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共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体现了教育链和产业链在育人方面的深度融合,促进了行业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现了专业设置服务产业发展,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是培育学生岗位责任意识、就业创新精神、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要在政府激励政策、扶持资金、法律保障制度,校企互惠互利内生动力、协调机制等方面创新改革力度,才能更好的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人才素养、技能水平与企业需求脱节,无法实现直接上岗的问题,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的符合企业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岗位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