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范畴观视域下《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研究

2022-01-01刘子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射雕英雄传英雄传黄蓉

刘子蔚 曹 鹏

(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1)

近些年来,随着文化交流和影视行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世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功夫的魅力日益陡增,成为中国的特色标签。然而,许多西方电影虽披着中国元素的外壳,内在仍是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如2020年迪士尼上映的《花木兰》以国外口碑很高国内评分很低的“冰火两重天”境遇引人热议。要以中国功夫为切入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多关注我国的作品,这就不得不谈到当代武侠小说。其中,金庸的作品从地位和影响力来说,当属第一位。

目前,金庸已有四部小说出版了官方英译本,分别是1993年香港莫锦屏(Olivia Mok)版《雪山飞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1997年至2002年英国汉学家闵福德(John Minford)版《鹿鼎记》(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以及 2004年英国汉学家恩沙(Graham Earnshaw)版《书剑恩仇录》(The Book and the Sword)。2018年2月,瑞典籍译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经英国Mac Lehose Press出版社出版《射雕英雄传》第一卷(AHeroBorn);香港译者张菁(GigiChang)翻译的第二卷(A Bond Undone)于2019年1月底出版;郝玉青翻译的第三卷(A Snake Lies Waiting)于2020年初出版;张菁翻译的第四卷(A Heart Divided)计划于2021年出版。

郝玉青是英国瑞典混血,自小长大于英国。在牛津大学获得现代汉语研究硕士学位,之后曾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最后在北京大学学习毕业。她曾在台北的版权经纪公司担任文学经纪人,活跃于中国社交媒体,对中国文化相当了解。郝玉青在汉英双语和文化上的高水平可以确保她在阅读原著时正确理解把握内涵,又能通过准确的英文体现原文的意思,兼顾译文的地道和流畅性。自《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出版以来,深受英文读者的喜爱。本文将从认知范畴的理论视角出发,运用范畴理论框架中的原型范畴和基本层次范畴来分析探究《射雕英雄传》英译版本第一卷——A Hero Born中人物姓名、头衔称谓的英译,以期为射雕英雄传的英译版本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以认知心理学的原型理论(Prototypetheory)为基础,颠覆了客观主义范畴观,形成了认知范畴观,对语言范畴做出了更合理、更符合语言事实及其概念基础的解释。认知范畴观涉及范畴化(Categorization)和范畴理论(Theories of Category)。范畴化是指人们划分范畴的过程和方式,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将其描写为“人们基于互动体验,对外界事体(事物、事件、现象等)的属性进行适度概括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或理性活动。”该定义强调范畴化是一个分类过程。Lakoff提出:对我们的思维、感知、行动和言语来说,再也没有比范畴化更基本的了。范畴化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原型理论范畴

关于对原型理论的定义,学者们看法不一。第一、原型是范畴的心理表征,是一种认知参考点。第二,原型是一种抽象表征,是从各个实例和各种次范畴的特征中抽象出来的。言而总之,原型理论强调原型是一类范畴成员中高度概括抽象出来的最佳代表。然而,有一些其他重要因素(语境、文化差异、个人因素等)会影响范畴原型的选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中,对于“鸟”的范畴原型会有不同的答案。东方文化里的“鸟”会优先想到麻雀、喜鹊、大雁等;而西方人对于“鸟”最直接的反应会是知更鸟和老鹰等。造成认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书名的翻译至关重要。翻译一本书,首要就是翻译好书名。在“信”的标准下忠实于原文,同时考虑到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翻译好书名获得读者的青睐,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由于不同语种之间翻译的滞后性,同一本书较后翻译的语种,往往需要关注在其之前其他语种的翻译情况,作家往往需要将前译名尤其是首版书名翻译作为参考。《射雕英雄传》法译名为 La Lйgende du hйros chasseur d’aigles,郝玉青借鉴了部分法译本书名的翻译,却用美洲秃鹰Condor代替了更为广泛的Eagle。

对此,我们可以在《射雕英雄传》英译版本第一卷——A Hero Born的附录二以及澎湃新闻采访郝玉青的文章《<射雕>英译者:翻译武功招式不难难在译得流畅》中找到答案。“在《射雕英雄传》中,雕本身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动物。虽然‘Condor’是一个来自美洲的原生物种,但其体态及美感更接近小说中的雕,对西方读者的认知来说,‘Condor Hero’念起来更有韵味,让读者可以更容易进入作者的小说世界中。”雕在以往的翻译作品中被译作“Eagle”,指的是鹰,即能够捕食大型脊椎动物的猛禽。但《射雕》中的“Birds”要比亚洲的“Eagle”大得多,且有些呈白色。从外形来看,鹰的体型一般不大,喙比雕小,飞行时身体呈弧形。雕的体型从中大到较大不等,喙大且粗壮,飞行时身体呈长方形,宽大。《射雕英雄传》中的“雕”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物种,不如说是自然野性之力的象征。在后续的小说故事中,雕是作为一种神奇生物而存在,不仅能够练习武术,甚至还传授技能于习武之人,是极具浪漫色彩的猛禽。“弯弓射大雕”体现出射箭者的英勇雄壮。因此,“Condor”比小型猛禽的代表“Eagle”更加贴合书中雕的形象。

2 基本层次范畴

认知范畴观包括横向的平行关系和纵向的垂直关系。原型范畴理论属于前者,基本层次范畴体现的是纵向的垂直关系,从最有概括性的范畴到最具体的范畴形成一个层级结构。Rosch进一步提出了三个维度,即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y)、基本层次范畴(Basic category)、下位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y)。上位范畴突出所属成员明显的共同属性,更抽象、更具有概括性;基本层次范畴词汇使用频率高,体现着原型范畴结构,我们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可收获最大量的信息;下位范畴就是对基本层次范畴的进一步细化,具有更多的个性特征。例如,“椅子”构成基本层次范畴,在其之上有上位范畴“家具”,在其之下有下位范畴“扶手椅”“吊椅”“餐椅”等。这三个范畴构成了语言中的等级结构,供人们认识、解读世界。

在英汉语言的翻译过程中,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完全对等、部分对等、语义空缺。下面以《射雕英雄传》英译版本第一卷——A Hero Born中人物姓名、头衔称谓的翻译实例来分析三种范畴转换模式:范畴对等、范畴错位和范畴空缺。

2.1 范畴对等转换

范畴对等转换指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完全对应,可实现对等翻译效果。“实际上,叙事分析或文本分析有一个基本原则——仅仅起个名字就是一种极为有效塑造人物的方法:每一个名字都是一种展示生机、活力、个性的手段。”作为金庸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射雕英雄传》中很多人名都能表现人物性格、揭露人物命运,并暗藏着多种传统文化的折射和作者复杂情感的展示。对这些人名进行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其表面意思,更要传达出深层的文化含义。这要求译者能熟知两种不同文化的指称意义,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在最大程度上将源语言的文化情感呈现在目标语读者面前,从而更好地传播武侠文化的深刻内涵。

例1:包惜弱。译文:Charity Bao。

例1包惜弱在小说中是柔弱心软,善良仁慈的形象。在原文中也有对她的姓名做过解释:她自幼便心地仁慈,只要见到受伤的麻雀、田鸡、甚至虫豸蚂蚁之类,必定带回家来喂养,直到伤愈,再放回田野,若是医治不好,就会整天不乐……她父亲是个屡试不第的村学究,按着她性子给她取个名字,叫做惜弱。Charity释义为:Kindness and sympathy towards other people,especially when you are judging them。郝玉青使用Charity意译出包惜弱的慈悲心肠,利于目标语读者在心中树立起符合原作的人设。

例2:穆念慈。译文:Mercy Mu。

例2穆念慈的“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慈母”的省略称谓,“念慈”则表达了女儿对母亲的思念,也寄托了杨铁心对妻子的思念。

例3:欧阳克。译文:Gallant Ouyang。对于例3中的欧阳克,郝玉青将“克”改译为“Gallant”,Gallant释义为:时髦的、向女子献殷勤的青年男子。这与《射雕英雄传》原著中欧阳克拼死也要做花下死的风流鬼的人物外貌和性格特征相符合,郝玉青的译法将欧阳克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目标语读者的眼前。

2.2 范畴错位转换

范畴错位转换指源语范畴中的成员与目标语范畴中的成员存在部分对应或不对应的错位情况。

例4:飞天蝙蝠柯镇恶。译文:Ke Zhen’e,Suppressor of Evil,also known as Flying Bat。

例4中“飞天蝙蝠”这一绰号,在英美国家有对应的范畴词——惩恶扬善的“蝙蝠侠”,但译者并未译为“Batman Ke Zhen’e”。虽然两者本质上都代表了曲张正义的侠士,但是却代表了不同的人物形象。“Flying Bat”具有中国特色,展现柯镇恶虽双目失明,但是却能够精准地辨别方向和使用武功,这与蝙蝠在黑夜中辨别方向的特性相同。而“Batman”是外形与蝙蝠相同并在夜间活动的英雄。若译作使用“Batman”就会使目标语读者对柯镇恶的人物形象产生误解,无法传达原作的精髓。

例 5:黄蓉。译文:Lotus Huang。

例5郝玉青将黄蓉译为“Lotus Huang”,黄蓉的名字在原文中并没有交代其内涵。蓉一般指“芙蓉”,英文为“Hibiscus”。在原著小说中,黄蓉的形象是一个古灵精怪、冰雪聪明的少女,这与雍容华贵的芙蓉大相径庭。莲花又称为“水中芙蓉”,且世人多爱莲,其花色淡雅、清秀丽人,十分符合书中黄蓉小女生的特点。“莲”作为一个文化负载词,在东方代表冰清玉洁;在西方有“忘忧果”之意,比如Lotus Land指的是安逸乡。黄蓉古灵精怪,是很多人的开心果,这与Lotus的文化内涵相似。在第七回《比武招亲》中郭靖黄蓉初次见面,黄蓉女扮男装被郭靖仗义解围,黄蓉自我介绍时并未暴露自己的女儿身。“蓉”在汉语发音中有男女莫辨的效果,看到字的读者能够猜到黄蓉是女性,而只听到读音的郭靖仍然以为是“黄兄弟”,以此衬托出黄蓉的古灵精怪和郭靖的憨厚老实。且Lotus是英语国家常见的人名,这样翻译可拉近读者与原作的距离。在翻译“蓉”过程中,译者实现了下位范畴词Hibiscus和Lotus之间范畴层级转换,保留了源语中人物名称的寓意,更好的传达原作的信息。

2.3 范畴空缺转换

范畴空缺转换指源语文化中的概念范畴在目标语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范畴,即范畴零对应。郝玉青曾表示,“确实,我需要在引发读者兴趣和让他们在无法读懂译本而迷失自我之间寻找平衡。金庸小说涵盖内容甚广,各种角色的心理世界和他们行为背后的道德框架,在我看来并不是翻译的难事。更难的地方在于细节之处,例如涉及中国元素,中国读者对于这些自然了如指掌。但是,我认为英语读者并不需要像中国读者一样如此了解这些内容。我宁愿让译文引发读者去探索一些内容,而不是牺牲译文流畅性来让读者明白所有细节。”从上述表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郝玉青将原文中的重要内容,即武侠世界和各类角色行为翻译出来,同时为了保证译文的可读性,会简化一些不影响读者阅读的文化因素。

例6:梅超风喝道:“你姑奶奶功夫练到了家,全身没练门!”。

译文:Mei shouted,“This old hag has been training for years.I have no weak point!”

习武之人随着功夫越来越高超,抵御外界的本领也越高,但是也难免会有薄弱的地方,这种部位被称作“练门”或者“照门”。郝玉青采用意译的方法将“练门”翻译为“weak point”,体现了该范畴词的概念意义,以便于目标语读者阅读和理解。

例7:擒拿手。译文:Grab。

擒拿属于中国武术技法之一,源于技击。利用人体关节、穴位和要害部位的弱点,运用杠杆原理与经络学说,采用反关节动作和集中力量攻击对方薄弱的地方,使对手产生生理上无法抗拒的疼痛反应,从而达到击一处而擒之的效果。擒拿以拿骨为其核心技术,它以巧制关节为手段,以擒伏对手为目标,以不伤害对手而达擒获为高超技能,充分体现中华武术“巧打拙,柔克刚”的特点。郝玉青并未用大量文字解释说明擒拿,而是直接翻译出该武功招式的特点,简化了文化内涵,利于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基于认知范畴中的原型范畴和基本层次范畴来探究《射雕英雄传》英译版本第一卷——A Hero Born中人物姓名、头衔称谓的英译。本文发现:在英译过程中存在范畴原型转换、范畴层级转换。这些转换体现了不同民族的认知共性与差异,思维方式以及文化传统的区别,以期为射雕英雄传的英译版本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射雕英雄传英雄传黄蓉
“君子约定”!派出所收了个“女儿”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猜猜她是谁
射貂英雄传
每个时代都应该有属于它的《射雕英雄传》
从《射雕英雄传》看孩子的家庭教育
张志民作品
吕梁要再续“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