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路径研究

2021-12-31陈希勇曾武佳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邓 玲 陈希勇 曾武佳

(1.四川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2.四川轻化工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国家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绵阳、南充、宜宾、泸州、达州、乐山、万州、黔江八个区域中心城市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域中心城市基于自身比较优势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外学者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涉及区域合作、城市群协同及特定城市融入区域经济等方面。Vanhamäkia 和 Virtanena认为通过维护区域共生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实现区域间的合作,并且研究了芬兰派伊赫特-黑姆地区的战略循环经济。(1)S.Vanhamäki,M.Virtanena,S.Luste,K.Manskinen,“Transition towards a circular economy at a regional level:A case study on closing biological loops”,Elsevier B.V.,Vol.156(May 2020),p.156.Masahisa和Paul从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外围卫星城市三个层次对城市群进行划分,认为先有中心城市,后有次中心城市,两者对卫星城市产生影响。(2)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When is the economy monocentric?:von Thünen and Chamberlin unified”,Elsevier B.V.,Vol.25,no.4 (August 1995),pp.505-528.Tom、William和 Rebecca研究了奥克兰和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融入旧金山大湾区的路径。由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时间不长,对其研究相对较少。(3)Tom Spink,“San Francisco Bay Area Squadron (San Francisco,California)”, Wings of Gold,Vol.45,no.1(2020).(4)William Brucher,“Book Review:Dockworker Power:Race and Activism in Durban and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by Cole,Peter”,SAGE Publications,Vol.45,no.1(2020).(5)Rebecca Fisher,Mark Tang,Tin Le,Deanna Yee,Karissa White,“Accelerating beyond Early Adopters to Achieve Equitable and Widespread Electric Vehicle Use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MDPI,Vol.11,no.1(2019).国内学者黄寰等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进行了研究,(6)黄寰、况嘉欣、张秋凤、秦雪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研究》,《技术经济》2021年第6期,第31-38页。邓曙研究了世界级城市群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启示,(7)邓曙、王元地:《世界级城市群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启示》,《决策咨询》2021年第3期,第81-85页。王恺乐研究了国际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经验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启示。(8)王恺乐、熊永兰、宫庆彬、韩文艳:《国际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经验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启示》,《科技管理研究》2021年第10期,第119-125页。对区域中心市融入双城经济圈的理论研究更是缺乏,宜宾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张梓涵、陈颖等分别研究了宜宾、遂宁、泸州如何融入双城经济圈,(9)宜宾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十四五”宜宾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问题研究》,《决策咨询》2021年第6期,第16-18页。(10)张梓涵、冉荟琴:《遂宁市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对策建议》,《商业经济》2021年第4期,第30-33页。(11)陈颖、陈秋艳:《泸州如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四川省情》2020年第10期,第60-61页。四川各地级市也纷纷出台了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相关文件。从上述文献看出,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如何融入问题的成果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更多是从自身如何做大做强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空间上如何凸显区域中心城市的特殊功能,更好地发挥其带动作用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借鉴东莞、佛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研究区域中心城市如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区域中心城市理论

区域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聚集力、辐射力强,对周边区域和城市具有带动力的城市,其中心作用体现在“经济增长中心、控制中心、文明辐射中心”。(12)郭宝华、李丽萍:《区域中心城市机理解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第2007年第2期,第35-38页。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在100万人左右,辐射半径为50公里至100公里,辐射范围一般在2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300至500万人左右。(13)肖金成:《支持城市群之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 ,2020年2月26日, http://www.cre.org.cn/zt/chensgi/15748.html,2021年6月26日。区域中心城市理论源于“中心地理论”,以此为基础,有学者提出了“点轴开发论”,“点”即区域中心城市,“轴”是连接点的轴线,主要是基础设施如交通干线。此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开发理论,适用于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通过由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形成的流动网、交通网和信息网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势能较高,其功能主要体现在集聚、扩散和创新方面,在城市圈形成的初期,中心城市主要是集聚作用,中期则是集聚和扩散作用并重,后期则主要是发挥扩散和创新作用。(14)董洁芳、邓椿:《中心城市在城市经济圈发展中的功能研究》,《科技和产业》2008年第6期,第55-58页。绵阳、乐山是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南充、达州是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宜宾、泸州是川南区域中心城市,万州是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黔江是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这八大区域中心城市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既具有集聚作用,又有辐射和创新作用。区域中心城市既要提升城市产业水平和功能品质,又要辐射带动川渝两省市全域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相关的两个概念是国家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定义,“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成渝双城经济圈中成都、重庆属于国家中心城市。节点城市是处于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连接点的城市,是通过线状基础设施形成的社会经济密集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其影响力仅次于区域中心城市。成渝双城经济圈中,遂宁、资阳、内江、自贡、垫江、梁平、丰都等城市属于节点城市。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

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质就是区域一体化,因此区域一体化理论奠定了相关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认为“一体化”是各个经济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政策措施,是达到经济联盟状态的一个过程。张璞玉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区域一体化”是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通过自由组合而形成经济联盟、经济集团或经济共同体,是一个以区域合作推动各地区、各国家经济社会高级化的动态发展过程。(15)张璞玉:《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思考》,《长江技术经济》2019年第3卷第4期,第26-30页。区域一体化的“区域”包含的范围很广,既可以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可以指地区与地区之间,还可以指城市与城市之间。因此,与区域一体化理论密切相关的是城市群经济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属于城市群的范畴,也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范畴。

(三)区域协同创新理论

协同创新理论由德国学者赫尔曼首先提出,他在《协同学导论》中系统阐述了协同学相关理论。协同创新,是个人和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达成共同的愿景而进行的信息交流、协同合作的过程。区域协同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之一。(16)邓玲、何克东:《国家战略背景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协调发展新机制探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7期,第180-185页。创新要素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不同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实现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和创新成本,增加创新成果,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是关键点之一,可以抓住创新要素和核心技术流动的契机,推进产业、技术、人才的融合,促进城市群各城市之间资源优化配置。

(四)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李嘉图于1817年提出,该理论相对于绝对优势理论而言,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只要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存在相对差别,各国在产品成本和价格上就会有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会有存在的可能。Balassa提出了“阶梯比较优势论”,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次级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四个不同的阶梯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各国生产要素积累的状况不同并且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各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也会不断地发生改变。(17)Balassa B.,“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nufactured good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61,No.2(May 1979),pp.259-266.林毅夫认为,一国某一时点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18)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1期,第1-32页。这些理论从要素禀赋、规模经济、技术水平、研发水平等多个方面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分析,主要侧重于国家层面。以此为基础,一些学者将其运用到区域和城市比较优势分析中,如洪世勋和张骏等从要素结构、蔡之兵和张可云等从地理位置、张国强等从交通运输、朱兰等从产业结构、陈斌开和林毅夫等从城市化进程方面对其进行分析。(19)洪世勤、张骏:《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江苏制造业比较优势重塑研究》,《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0卷第4期,第20-25页。(20)蔡之兵、张可云:《区域发展的逻辑及启示》,《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1期,第40-47页。(21)张国强:《比较优势、交通运输与地区发展》,《综合运输》2019年第41卷第2期,第42-47页。(22)朱兰、王勇、李枭剑:《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以宁波如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为例》,《经济科学》2020年第5期,第5-18页。(23)陈斌开、林毅夫:《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社会科学》2013第4期,第81-102页。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选择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样才能有利于区域的资源配置,节约生产成本,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基础及面临的问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以重庆、成都为极核,以绵阳、宜宾、南充、泸州、达州、乐山、万州、黔江等区域中心城市组成的“两核多极”城市群,既包括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节点城市,还包括县城、中心镇等,是一个完备的互有联系、互为依存的城镇体系。近年来,区域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基础

1.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成渝地区双城经经济圈各区域中心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和常住人口数量都有显著提升(见表1)。

表1 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区域中心城市GDP与常住人口

从经济总量看,2020年八大区域中心城市GDP合计为15 707.5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9.9%。四川的六大区域中心城市2020年GDP均突破了2 000亿元,其中绵阳突破了3 000亿元,重庆的两大区域中心城市万州不足1 000亿元,黔江仅245.15亿元,经济体量较小。从开放发展看,绵阳、宜宾、泸州、万州等地获批设立综合保税区,成为开放型经济的主要载体和对外贸易的主要驱动力。各中心城市还积极融入中欧班列通道体系和“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2.区位优势更为突出

八大区域中心城市中,宜宾、泸州、万州、达州、开州为全国交通枢纽,南充、绵阳、乐山、黔江等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万州、达州、泸州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各区域中心城市均建立了与重庆、成都、西安、昆明、贵阳等周边城市的快速通道,除乐山外各区域中心城市都建设了支线机场,开通了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乐山支线机场也将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伴随重庆至昆明、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重庆至黔江、郑州至万州、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重庆至西安等铁路项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完善,(24)滕旭荣:《努力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支撑带动作用》,《重庆行政》2021年第2期,第10-12页。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3.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各区域中心城市初步建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成链发展的态势。各城市积极发展电子信息、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汽摩整车及零配件、现代医药、消费品等产业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四川还在宜宾、南充、绵阳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分别设立了省级新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2020 年八大区域中心城市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超过 4 500亿元。绵阳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泸州宜宾的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宜宾的智能终端与新能源汽车、乐山的旅游与光伏产业、达州的能源化工与新材料等产业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4.区域协同步伐加快

国家高度重视成渝地区的协同发展,国务院先后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各区域中心城市积极贯彻落实这两个规划,不断加强与成都、重庆之间及区域中心城市内部的协同发展。2020年党中央做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各中心城市与成渝在产业、科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协同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绵阳与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泸州与重庆共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万州、达州、开州共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宜宾、泸州与重庆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示范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根据黄寰等的研究成果,成都、重庆、绵阳协同创新水平排名前三,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协同创新水平总体虽然不高,但在成渝地区仍处于中等水平,领先于其他非区域中心城市。“十三五”时期区域中心城市R&D 经费投入占比提升0.4个百分点,最高的绵阳达到了6.5%。(25)黄寰、况嘉欣、张秋凤、秦雪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研究》,《技术经济》2021年第6期,第31-38页。

(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

八个区域中心城市都十分重视国家双城经济圈规划赋予的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在各自的“十四五”规划中对如何建设区域中心进行认真的安排和部署,使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中心功能进一步凸显,并对如何实现中心功能进行了规划。如绵阳市规划(见图1):

图1 绵阳市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规划图

各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如表2所示:

表2 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分析表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区域中心城市形成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动力,对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八个城市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见表3)。

表3 区域中心城市新兴产业布局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问题

1.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不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除了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外,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不强,对成都、重庆两大城市职能分担不够,对周边城市、县城及小城镇带动辐射不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除绵阳刚过3 000亿元外,其他大部分位于2 000-3 000亿之间,万州和黔江还不足1 000亿元,规模最小的黔江2020年仅245.16亿元(见表1)。由于城市经济规模小,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中更多考虑的是接受成渝等核心城市的辐射而忽略了自身对周边城市及所属县城的带动辐射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加快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和圈内的中小城市,在继续推动双核心发展的同时,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带动中小城市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形成各城市之间的良性竞争、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形成紧密结合、高效分工的经济体系,构建合理的大中小城市系统,建立两极多强的局面。

2.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

由于各区域中心城市在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区位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部分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很相近,导致产业同质化趋势明显。如很多城市都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导致城市之间竞争加剧。以宜宾和泸州为例,两地均将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传统优势产业都是白酒产业,因此产业具有趋同性。同时,由于区域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成渝双城经济圈内的各城市都从自身利益出发,无暇顾及区域整体利益进行产业决策,这就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强化了极化效应而弱化了辐射效应。产业基础薄弱的城市在合作中处于不利地位,由于企业利润空间不大,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带来破产倒闭的风险;产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城市在合作中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经济发展的大部分利益,从而导致区域内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3.产业集群成链有待延伸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全国和全球竞争力优势的产业不多,除了电子、机械类产业外,很多产业都相对落后,部分行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还没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以宜宾为例,主导产业链不完善,尤其是汽车、智能终端等高端产业配套能力不足,部分核心配件空白,产业链及产业生态尚未形成,产业集聚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品牌企业入驻和上下游产业链补链、产业集成企业引入还存在短板。智能终端(手机)企业研发基本位于深圳、惠州等城市,大多数以生产制造为主。现有生产工艺以SMT(表面贴装)+整机组装为主,模具开发、CNC加工、喷涂、表面处理等生产工艺尚需完善。

4.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高

从整个成渝地区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低于粤港澳大湾区。从高速铁路占比来看,川渝地区为32.54%,粤港澳为44.39%;从铁路运输效率来看,川渝地区每公里铁路客运量3.39万人,粤港澳为8.20万人;从每公里铁路货运量来看,川渝地区为1.27万吨,粤港澳为2.18万吨。2019年川渝地区高速公路客车流量 8.35 亿辆,货车流量1.74亿辆,货物运输量10.03亿吨;粤港澳地区客车流量15.99亿辆,货车流量3.93亿辆,货物运输量18.44 亿吨(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从区域中心城市看,各城市与成都、重庆之间的快速轨道交通还未完全建成,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城际高速网络尚未形成,沿江港口建设缺乏统筹。对外运输通道有待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四、东莞、佛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验借鉴

东莞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相对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而言,其城市能级相对较弱,但是这两个城市充分发挥其制造业产业链齐全的比较优势,加强与湾区产业协作,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以产业转型升级融入大湾区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研究者对东莞、佛山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与改革局进行了调研,获得了大量信息与数据,总结了值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学习的有益经验。

(一)东莞、佛山的比较优势

1.制造业发达

东莞制造业发达,产业体系齐全,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41个大类工业中,东莞拥有34个,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东莞主导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依托华为、vivo、oppo三台手机,手机企业出货量在4亿台左右,占全国比重33%,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链,电子信息行业配套率超过90%。机械及设备制造以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为主,形成了环轴型装备等产业集群。佛山市工业体系健全,涵盖了几乎所有制造业行业,主要行业在本地的配套率超过90%,优势行业有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金属材料、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制造等,其中装备制造产业的总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汽车、机器人、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配套能力不断完善,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

2.区镇经济特色明显

东莞32个镇街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布局,产业集群化程度高,具有比较完善的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体系,自主形成健全的行业组织体系。东莞虎门是著名女装名镇,大朗是羊毛衫名镇,寮步、石碣是电子信息产业名镇,这些都是国家级产业基地。区、镇是佛山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2020年全市五区均进入全国工业百强区,其中顺德区排名第4,南海区位列第6位,三水、高明、禅城分列第21、27、39位。同时,佛山市镇街经济特色鲜明,形成了“一镇一主品”的专业镇经济形态。如禅城区石湾街道是陶瓷之都,南海区大沥镇是铝材第一镇,三水区乐平镇是太阳能光伏重镇,高明区荷城街道是塑胶材料重镇。专业镇相互还协作分工,如顺德区龙江镇打造家具制造重镇,伦教街道打造木工机械重镇,乐从镇打造家具商贸之都,三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3.地理区位优势突出

东莞、佛山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毗邻广州、深圳。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到大湾区其他几个城市距离不远。珠三角的城际轨道在东莞交汇,到深圳、广州南站、香港在30分钟以内。佛山紧邻广州大都市,具有广佛同城的优势。佛山市中心距广州南站、白云机场、南沙港车程在一小时之内。佛山与港澳的车程在两小时左右,形成了佛港澳轨道交通“一小时经济圈”,使佛山与港澳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加快了佛山的经济国际化进程。佛山还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中发挥“桥头堡”作用。

4.民营经济活跃

民营经济活跃是东莞、佛山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民营经济占GDP半壁江山,贡献六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七成税收、八成技术创新成果和九成企业总数,大型骨干企业和小微企业在东莞佛山蓬勃发展,构成了东莞佛山民营经济“星月同辉”的景象。以佛山为例,2020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4家、累计达26家,碧桂园、美的集团、美的置业、兴海铜、联塑、利泰、格兰仕等7家佛山市民营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美的、联塑、格兰仕、海天、万和、兴发、东方精工、新宝等8家制造业民企入选“2020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美的、碧桂园跻身“世界企业500强”。

(二)东莞、佛山利用比较优势融入大湾区的经验

1.发挥制造业优势,实施“链长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东莞佛山最大限度利用制造业优势,把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融入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1)实施“链长制”促进产业链升级

“链长制”是东莞、佛山乃至广东产业链升级的重要探索。东莞依托“链主”(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其最主要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依托华为、vivo、oppo三大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了大量的手机制造行业的配套企业,为手机制造行业提供及时高效的零件等产品和技术配套,带动其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产业链落户东莞,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链。同时,东莞深耕高端制造领域,分析研究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建立重点实验室,做芯片原材料研究,突破“卡脖子”工程难点,对缺失环节进行招商引资,强链补链。佛山对主要产业都做了产业链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详细的产业链调研报告,对每个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及短板弱项环节进行了详细梳理,摸清了各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家底。佛山探索在市、区同步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实施“一链一中心”“一链一图”“一链一制”“一链一策”,招引一批重点产业链关键企业项目。把产业链招商作为“链长制”工作的首要任务,探索设立“产业链招商责任制”,依靠厘清的产业链图谱、“卡脖子”及短板弱项、产业链可对接资源等,在每个环节布局招商目标及任务,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

(2)依靠技术创新助推产业升级

一是狠抓工业技术改造。东莞市“十三五”时期累计推动3 223个项目实施技术改造,直接拉动设备技改投资323.6亿元,全市技改投资年平均增速达11.4%;推动全市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6年11.9万元/人增至2020年16.5万元/人。佛山市坚持将技术改造作为推动工业稳增长、强后劲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技改投资占佛山市工业投资的六成左右。二是狠抓工业互联网发展。东莞佛山都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是狠抓机器人产业发展智能制造。东莞2014年在全省率先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佛山2018-2020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3亿元扶持资金,用于推动全市企业应用机器人、机器人应用示范企业建设、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企业发展以及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四是加大力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佛山深入实施高企树标提质行动,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和规模化发展。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18.3%的两位数增长,总数达5718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5%。

2.发挥区镇经济优势,培育特色魅力城镇

东莞、佛山充分发挥区镇经济优势,利用各专业镇的产业基础,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魅力城镇,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东莞在特色小镇打造上,把镇区的独有“一镇一品”的产业特色突显在“特色小镇”的规划打造上,以“多位一体”的模式,深化“产城人融合”。特色小镇基于当地镇区的产业发展状况而建,按照集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人才链、资金链于一体的理念,突显该区域立足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历史文化、产业集聚等特色,形成了长安智能手机小镇、大岭山莞香小镇、万江梧桐小镇、厚街黄金小镇、厚街运动小镇和松山湖基金小镇等特色小镇。佛山有制陶特色小镇、文旅特色小镇、创投特色小镇等特色小镇,加上“一镇一主品”的专业镇,形成各具特色的魅力城镇。

3.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

东莞、佛山在融入大湾区过程中,充分发挥毗邻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引领效应”。东莞凭借区位优势,率先承接了深圳的产业外溢红利。东莞与深圳合作的主要路径是产业技术转移,即将研发和营销总部建在深圳,制造工作、生产车间设在东莞。2020年东莞提出与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共建新兴产业集聚区,优先承接深港现代服务业溢出等。佛山利用毗邻广州的优势,积极配合广州,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在经济社会等方面与广州全方位对接。佛山还提出要主动承接深圳优势产业和科技创新溢出效应,加快推进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顺深产业城等项目建设,推动“深圳科创+佛山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此外,东莞、佛山充分利用广州、深圳及港澳四大中心城市的创新资源,积极推动与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协同创新,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助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东莞以松山湖高新区为创新载体,佛山主要依托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和佛山高新区两个平台,集聚了一流平台、一流企业、一流机构、一流大学、一流人才等创新要素。

4.发挥民营经济优势,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东莞、佛山民营经济发达,培养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也助推政府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一是助推政府不断深化改革。东莞通过深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将市一级权力下放到各街镇,制定“权责清单”,减少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的繁琐程序,改善了营商环境。佛山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限压缩至0.41天。二是助推政府完善企业服务机制。东莞实施“倍增计划”,让企业规模和效益在三到五年实现倍增,形成“头雁”效应。佛山坚持每年开展服务企业“暖春行动”。市四套班子领导每人走访一批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情况、解决企业问题。三是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东莞创新企业“白名单”制度,促成银行机构对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佛山设立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对企业上市最高可以奖励2900万元。

五、区域中心城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路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方面要坚持双核引领,继续做大做强成都、重庆都市圈,推动成都、重庆都市圈相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区域联动,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各区域中心城市应借鉴东莞佛山经验,以产业融入为突破口,加强区域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带动引领能力。

(一)优化产业结构配置

1.立足产业优势,主动对接成渝主导产业发展

根据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特勒的“中心地”理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区域中心城市可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合理定位,形成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各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注重各城市在产业链、价值链的分工合作、组团式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合力打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提升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以宜宾为例,宜宾市白酒行业和以页岩气、精细化工为代表的能源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应进一步强化产业优势,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汽车和轨道交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尽管发展起步较晚,但成效明显,发展基础良好,成都和重庆在上述产业的发展也位居国内前列,宜注重进行成都和重庆的承接转移,注重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上进行合作发展。

2.深入开展产业链研究,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

针对每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开展产业链深度研究,每条产业链形成“1个图谱”和“N张清单”,“1个图谱”是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N张清单”包括产业链龙头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可对接的省内外科研机构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等。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链长制”。建立“链长制”统筹协调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明确由一位市领导联系一条产业链,发挥市领导高位推动、高位协调作用,“链长”定期组织专题会议或活动,研究推进产业链发展工作,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设立“产业链招商责任制”,结合“1个图谱”和“N张清单”,依靠厘清的产业链图谱、“卡脖子”技术、可对接资源等,在每个环节布局招商目标及任务,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推进补链、强链、延链,吸引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落户,从而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发展。

3.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发展双轮驱动

依靠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发展双轮驱动。立足传统优势产业,利用新技术对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从而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市场的主导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设产业创新高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产业创新中心。立足区域优势,培育区域差异化新兴产业,抢占新技术革命风口,实现弯道超车。打造“制造+服务”新模式,通过数字赋能打造工业生产新场景,鼓励大中型企业购置应用新型数控智能装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施“机器换人”计划。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

4.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各区域中心城市应着力发挥数据新型生产要素的关键作用和数字技术的驱动作用,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蓝海”,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力。一是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提高数字经济质量效益,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含通信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云计算产业、信创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数字产业,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积极优化提升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加强数字经济产业招引,加快构建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二是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鼓励支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对供应、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塑造重构,提升运行效率、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促进制造业、服务业、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三是积极拓展数字化应用。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跨部门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构建统一高效的电子政务网络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数字社会建设,建立健全适应数字化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推进公共交通、养老托育、水电气等便民服务设施数字化改造,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能力;推进智慧城镇和数字乡村建设。

(二)加强区域合作

1.进一步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

从空间布局看,区域中心城市布局在成渝主轴之外,成渝主轴上则分布着遂宁、资阳、内江等节点城市,要避免成渝中部塌陷,实现中部崛起,既要充分发挥中部节点城市的关键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加强区域合作是发挥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的重要举措。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区域合作为对方提供更多的利益,实现要素集聚的外部性。根据规模报酬递减的原理,当要素集聚到一定规模时,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这时就会辐射到周边区域。区域中心城市接受成渝双核辐射的过程就是要素集聚的过程,当要素集聚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向区域中心城市周边辐射。宜宾、泸州川南区域中心城市既要加强与成渝合作,主动接受其辐射,又要辐射带动川南,推动川南一体化。南充、达州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既要推动自身做大做强,又要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川东北振兴发展。再加上成都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绵阳和乐山,这样,成渝中部地区的遂宁、资阳、内江、自贡等节点城市周围都是中心城市,要么是国家中心城市,要么是区域中心城市,因此区域中心城市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重要的辐射功能,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带动所在区域发展,促进成渝中部崛起。

2.增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西部科学城是重要载体,要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对区域中心市来说,主要依靠高新区、经开区、省级新区等载体加强科技创新交流互动,探索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整合区域内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常态化交流创新人才,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各中心城市应积极建设成渝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成渝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与成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对接,聚焦各城市主导产业,共同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建立创新创业联盟、高新区联盟、大学科技园联盟。成渝绵不仅需要发挥集聚效应,更应发挥带动效应,消除创新要素流动壁垒,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各市驻市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企业加强创新合作,提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打造高品质交通枢纽

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交通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根据各区域中心城市现有的交通条件,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同层次的交通枢纽体系,实现成渝“双核”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1小时通达。推进成都、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泸州、宜宾、万州、达州、开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把其他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全国性交通枢纽的泸州在“十四五”期间要全力构建“十字型”高铁枢纽、货运南向双通道铁路网,打造泸州与川渝滇黔中心城市间1—2小时交通圈。各区域中心城市都坚持铁公空水“四路并举”、东西南北“四向突破”,健全运输方式多元、客货集散高效、辐射空间广阔的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效率和韧性,积极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如南充提出打造成渝北翼综合交通枢纽,黔江提出建设高品质的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

2.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各区域中心城市应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全面部署建设 5G 网络、千兆宽带、IPv6 等基础网络,推进跨行业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创新发展新技术基础设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关键技术创新、重点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示范。加强智慧物联网建设,推动智能仓储、多功能路灯杆、综合管廊等新型物联网集成载体建设,推动智慧园区建设。加快部署融合基础设施,深度应用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交通、水利、能源、公共安全、社会治理、民生事项等多领域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实现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及多场景应用,构建智慧城市智能化中枢。完善壮大创新基础设施,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和创新能力提升,建设一批科技基础创新平台、产业协同创新平台、试验验证平台,努力打造复杂场景的应用试验基地,加快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智慧能源建设,加快充电桩、加氢站等能源终端设施布局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建设先进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1.分类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市强县弱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区域中心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建设“两中心两地”离不开县域经济底部支撑。各区域中心城市要坚持全市一盘棋,依托城市主城区及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以经开区、高新区、工业园区为载体,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原则,统筹产业布局,推动每个县(区)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推动主导产业集聚、集群、成链发展,筑牢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对城市主城区,要补齐城市建设的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建成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对重点开发区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县)”战略,要强化产业园区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以园区引导企业集聚,深入贯彻实施“亩均论英雄”,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一批专业镇,形成一批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对农产品主产区县要积极配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积极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应持续放大特色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域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2.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推动县城提档升级。县城是县域的综合枢纽,各区域中心城市应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拓展县城发展空间,补齐县城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基础设施短板,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科学规划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积极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增强县城辐射集聚作用,打造宜业宜居魅力县城,提升县城品质,更好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在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发挥小城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等方面的重要载体作用,深度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加工制造、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科技教育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城镇,加强小城镇生活服务圈建设,加快完善城镇服务设施、市政管网、物流网络并不断向乡村延伸,推动镇村联动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推进中心村、特色村建设,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

3.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区域中心城市应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把民营经济打造成县域发展主力军。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畅通减税降费政策传导机制,持续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费用。健全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创新、人才等支持力度,完善对个体工商户的支持政策,清理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做大做强民营经济主体,实施“一企一策”扶持方案,鼓励“个转企”“小升规”,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聚精会神办实业。推动个体工商户繁荣发展,支持企业“上云、上规、上市”。借鉴东莞、佛山经验,探索实施“白名单”制度。

六、结论

区域中心城市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区域带动引领作用。已有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毗邻地区如何融合发展,或者区域中心城市如何做大做强。从空间布局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八大区域中心城市分别布局在成都平原、川东北、川南、渝东北、渝东南区域,没有布局在成渝主轴上,因此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功能就是带动引领作用。区域中心城市既要增强自身能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配置、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自身做大做强,也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县域经济等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带动县域经济和周边城市发展,进一步带动川渝两省市全域发展。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上海市对长三角经济圈经济辐射力的计量分析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