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2021-12-3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中学思政

张 煜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西宁 810008)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余年,中国故事是中华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的砥砺智慧,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新时代,如何抓住时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成为我们当前的重大课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不应只是原理和经验的传输地,更应是连接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键纽带,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学习思想政治不单单是为了教授知识,更注重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国故事是我们国家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形成的灿烂瑰宝,是记录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为了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历史篇章,故事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的为了真理,为了人民幸福奋斗的理想信念,是中国立足于世界稳固发展的不竭动力。讲述好的中国故事,将中国故事讲好是新时代对思想政治课堂创新的必然要求。

1 新时代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价值

1.1 讲好中国故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青少年希望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全国思政教师教育大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所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作用与意义是非凡的,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观念;既是一门学科,又是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讲理又要讲情,既要实现知识的条分缕析,又务必要达至价值的客体内化。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新时代中学生处在信息化的时代,对接触到的多元信息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但又抗拒传统的说教模式,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式研究和探究式学习。教师务必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国情,中国历史知识结合时代背景向学生宣讲,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在课堂中如何融入中国故事以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必须重视的课题。

1.2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中国故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蕴含着在中国智慧,科学理论的载体。中华民族历经沧桑,流传的故事数不胜数,在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我们要选择好的中国独有故事进行宣讲。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再现中国历史与现实以及全方位、大视野、多角度地呈现中国发展与进步的复杂技巧形式,也是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中西文化深度互动条件下如何做好跨文化沟通和国家形象管理的重大战略性号召。现阶段青少年思想问题频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较强,课堂成为枯燥的知识理论宣讲地,而不是一个陶冶学生身心的场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于中国故事,在理论宣讲的同时使中国智慧深入人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深刻影响,提高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1.3 讲好中国故事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大众化的有力手段

甄红菊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探析——基于意识形态视角》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与“讲好中国故事”的深刻联系,她指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视角才能把中国故事讲好讲深,也只有中国故事被讲好,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指导力才能得以阐释。”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必须贴近中国实际,与实情实际沟通交流。上海社科院曹泳鑫研究员在第二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论坛”上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导和价值观引导。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在实际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返本开新的有力手段。

2 当前中学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2.1 思政课教师配备不足,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严把选聘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师德高尚的人讲思政课。规范遴选条件和程序,将政治立场坚定、为学为人表现良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充实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

当前部分学校有专业背景的思政课教师不足,地方教师招聘中思政课教师岗位需求增多,存在思政教师的岗位由各科科任教师或其他非专业人员来填补空缺的现象。有些地方存在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知识水平不能很好适应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因此中学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同时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也影响着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

2.2 学生与课堂存在差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突出德育的时代性,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不断挖掘可用素材,持续更新教学内容,结合时事,帮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

中国近些年的飞速发展已经为讲述中国故事提供了有力支撑,大数据时代中充斥了更多繁杂的信息,这为思政教师也提出了重大挑战,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辨别信息与整合的能力,深入研究中国故事,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对高中生开展常识性学习。同时调动教师讲述中国故事的积极性,跳出教材但不脱离教材研读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2.3 教学方式需多样化,课堂教学吸引力不足

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并不是单纯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而是通过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升学生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理论。将海量信息筛选整合引入到课堂中,拓宽学生视野,深化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做好理论性、政治性、亲和性的落实。新时代由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呈现信息繁杂多元,传播速度快、交互性等特点,对青少年有极大的吸引力。传统课堂必须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吸引力,引导学生在繁杂的信息中正确分析、判断,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青年。

3 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线,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学水平的路径分析

3.1 加强教师培养,建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学校应当重视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想把中国故事讲好,讲的精彩生动,深入人心,要求讲述人一定对故事本身有着深入的了解和透彻的分析,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才能把故事讲好。如今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新入职教师因为年龄限制,教学经验不足,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在研究讲述中国故事方面,可能缺乏一定的想法与正确性。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需要调动其研究中国故事的积极性,将自身原有经验融入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了解中国故事的内在意蕴,思政课教师深入了解,吸收中国故事中的优良基因再推陈出新,对中国故事进行新时代的解读。

3.2 与时俱进讲好疫情故事,培养大爱大德大情怀

2020年疫情期间,不仅让人民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也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学生对本次疫情也是感受颇深,利用本次疫情中发生的、了解到的种种进行中学思政课教学,便令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文化教育等方面有了更深入,更贴切的了解,拉近思政课堂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中国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新时代产生的新故事,必须与时俱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大爱大德大情怀。

3.3 加强故事建设,凝心聚力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要以东方视角来表现中国故事,但是这不意味着就要生搬硬套图式、题跋、诗句等。只求其形,并不能提升意的表达。当前对中学思政课提出要改革,包括形式改革,内容改革。提倡同多媒体技术结合,并不是单纯的将课程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出来,而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程做的更加丰富饱满,有层次有内涵,利用视频教学,课件教学使课堂趣味性更浓厚。用艺术手法挖掘故事、诠释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但是现在课堂上部分老师的课堂课件仅是书本知识的摘抄,关键字的总结,缺乏拓展和深度。对于讲述中国故事我们应当从中国视角出发,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如档案馆,史馆,研究中国故事内涵与时代价值,开发并讲述中国故事,引导中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教师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学生的语言,结合档案影像资料述说革命历史故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开放发展故事、利用网络媒体分享身边的热点故事,增强课堂亲和力感染力,坚定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担当。

中国故事不应当只是一种书面文字,更应当做到教学内容有深度有更新,教学方法有创意有实效,推动中国故事传播、更新、发展。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应当调动中学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政治使命感和思想行为自觉。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只有教师有研究、讲述故事的主动性,中国故事才能讲述精彩。在中学思政课堂上将中国故事同时代背景进行结合,进行解读,挑选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故事分享,对故事进行适度的挖掘引申;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真正使该课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引导思政课教师形成讲述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理论自觉,才能帮助思政课教师在讲述中国故事的道路上结合自己的经验与文化素养,深入浅出地在课堂上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学思政课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理论课中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在多解中学创新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