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助力城镇化建设路径探讨

2021-12-31刘丽娴叶伟军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4期
关键词:馆员城镇助力

刘丽娴,叶伟军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河源 517300)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既是发展的手段,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实现“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发展的目的,其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如城镇化质量不高、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等问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的政策方针来展开,融入城镇化建设中去,发挥自身的咨询、资料、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尽的职责。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服务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科学合理的组织藏书,建立一个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学的图书体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归纳总结,提升自己的办馆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形成良性循环。

1 高职院校图书馆助力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1.1 为城镇化建设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及检索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和相关职能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承担着一系列的重要职责,深入基层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设立了许多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很好地把握了城镇化建设的规律,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技术水平、政策法规、发展动态等重要信息资料。此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围绕城镇化建设所需职业人才、工具书、人口状况、区域风俗等,对图书馆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合理的建构,实现了图书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办馆水平,提升服务能力。

1.2 为城镇化建设开展信息服务和科普宣传工作

在城镇化进程中,许多从农村落户到城镇的新市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虽然现在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农村书屋也有所存在,但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得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还不善于利用高职院校图书馆来为自己的城镇生活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把他们吸引到图书馆来,积极为他们服务,向他们传播和推广最新的咨询,充分发挥自身信息服务的优势。同时,高职院校图书馆还要善于结合各市县的实际,建构城镇化所需的实用技能资料和文献体系,并转化为城镇生活所需的各项技能,以技能为主、应用为先,让城镇市民看得懂、学得会,解决他们在城镇生活中无所适从的困顿境地。

1.3 完善了各类型数据库资源不断满足城镇化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智能技术的应用,大数据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数据库,它集现代信息存储、处理、管理为一体。高职院校图书馆是现代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数据库承担着开发、建设、引进、利用和推广的重要责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学、高技能人才培养以及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的课题研究,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都在努力完善有关本地区域经济、职业需求和高技能人才的数据资源库。而这些数据资源库的服务对象不单单是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同样也应该为城镇居民服务。数据资源库可以让城镇居民更好地了解本地经济特点、岗位需求、技能要求等等,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提升技能,融入城镇生活,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2 高职院校图书馆助力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虽然在城镇化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现实中也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2.1 服务理念方面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虽然一直坚守“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的管理理念,但在助力城镇化建设当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①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馆理念仍然停留在原有的层面,还是“以藏为主”,没有把理念转到“以用为主”,馆藏书量仍然作为衡量图书馆助力城镇化建设工作进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缺少对城镇化建设进行质量的衡量,在评价体系当中并没有考虑城镇新市民读者满意度、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率等综合评价体系;②高职院校图书馆没有从城镇新市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二者之间缺乏沟通,没有认识到城镇新市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还没有完全融入城镇生活中来,再加上城镇新市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对图书馆的认识不够,对许多图书资料、特别是高深文献不能理解。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城镇新市民信息需求的变化也没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从思想上懈怠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2 服务经费及形式方面

近年来,随着物价的逐渐上涨,维持图书馆正常运转的费用也逐渐增多,而且各个数据库文献资料价格也在逐渐提高,而国家及相关部门划拨给图书馆的事业经费远远赶不上数据库文献资料价格提高的速度,这导致了作为公益机构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助力城镇化建设上存在明显的经费不足,人力资源费、计算机设施费、文献购置费屈指可数,信息调查更无从谈起,这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助力城镇化建设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另外,形式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图书馆对自身所处的地位认识不足,缺少服务意识,固步自封,缺乏与其他各类型图书馆、城镇化建设职能部门和有关信息服务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效果。也认识到要加强合作,“联合服务”的口号也喊了多年,但真正有效的合作达成的极少,资源共享的局面也难于形成。

2.3 馆员素质方面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信息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有目的的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懂得怎样检索信息,如何评价信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传统图书馆开始向数字图书馆转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类型和服务方式也要顺应趋势而跟着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在信息获取、加工、利用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素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具备信息素养是新时代图书馆馆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赋予他们应具备的责任和义务。在助力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信息源”和“信息用户”之间缺乏有效连接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图书馆员没有尽到信息传递的职责,弱化了助力城镇化建设的效果。由此可见,这就需要图书馆馆员匹配与之相应的现代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关系到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3 高职院校图书馆助力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对策

3.1 树立为城镇化建设服务的理念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助力城镇化建设中不应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以构建城镇化资源库为中心,而应该转到服务城镇化建设的各项事务中来,解决城镇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要以满足城镇人民的需要为根本。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改变传统那种以自我为主题的办馆理念、 以馆藏资源建设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而应以城镇化建设为服务主体,以城镇居民信息需求为导向开展信息服务。只有把解决好人民在城镇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作为助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最高宗旨,高职院校图书馆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办馆水平,紧紧围绕城镇人民的所需所求作为自身的工作重点,才能在助力城镇化建设的信息市场竞争当中赢得挑战,获得机遇;才能顺应国家的发展大势,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2 实现“资源共享服务”来弥补经费不足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创新举措,改变过去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僵化模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使自身成为各种信息的集大成者,成为城镇各主体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源头,为城镇各主体提供行业动态、政策咨询、科技查新、就业信息等诸多服务。这样既能让高职院校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其他机构所用,还能让与城镇化建设相关的职能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来弥补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为城镇各主体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不足,尽最大可能实现资源共享。在实施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逐步成为各个环节的枢纽,汇集职能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的可利用资源,为城镇化建设捐赠书籍和设备,减少城镇人民学习最新技能的障碍,帮助他们更新知识、产业换代,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职院校图书馆助力城镇化建设经费短缺的问题。

3.3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做好助力城镇化建设的工作,必须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专业技能,成为本行业的人才。①要提高馆员的思想觉悟。用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他们,使他们思想过硬,作风优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②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用最新的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图书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馆员,使他们具备较高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收集、辨析、处理、传播信息的能力。③要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用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馆员,使他们充满活力,积极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潜能,更利于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在助力城镇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④要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利于一切因素优化工作环境,融洽工作氛围,精简组织架构,引进高技术人才,想尽一切办法提高馆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内部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取长补短的局面,从而大大提高城镇化建设相关文献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水平。

猜你喜欢

馆员城镇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文化边城镇远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