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博弈视角下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进展

2021-12-31邱晶晶郝方杰朱云章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4期
关键词:直报统计数据联网

邱晶晶,郝方杰,朱云章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洛阳 471700)

统计数据一直以来都是相关政府和社会用以判断及分析社会经济活动,并根据其技术分析后得出的结果进行预测与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众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方向围绕统计数据这一话题进行了研究,然而如何有效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依旧是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难题。笔者通过梳理国内博弈视角下统计数据质量的相关研究文献,介绍了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影响和学者们关于改善统计数据质量的政策建议,并对当前大数据、联网直报环境下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简述,最后对相关文献做出综述,指出目前我国统计数据博弈研究中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1 统计博弈模型梳理

统计数据供给相关方主要包括统计上报部门(企业、基层单位)、统计数据的审查汇总部门(各级统计部门)以及统计数据干预部门(政府、数据使用者),在统计数据的收集利用过程中,各相关不同主体间存在着错综的利益关系,由于各行为主体互动机理与博弈分析的理论框架的高度一致性,学者们常通过构建博弈理论模型,探讨博弈各方的利益关系,指出博弈各方的策略选择,进而得出了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多半在于统计主体各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博弈的结论。根据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博弈模型的类型,统计各方的博弈模型大致可列为如下3种。

1.1 基层填报方之间的博弈

较早时期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往往是基于一个博弈支付矩阵,通过改变收益规则的参数进而分析数据源头的造假行为,以期对基层填报数据进行博弈分析。如早期的造假者与治假者之间的博弈模型(黄强、黄萍,1998;朱秀君,2000;杨志龙等,2005)。

1.2 数据填报方与统计各级部门之间的博弈

建立该博弈模型的类型主要是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通过对博弈支付矩阵中的得益参数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达到对模型改进的效果,最后对影响博弈各方的利益因素做出更为具体的分析。如企业和统计部门、上下级、区域间基于利益的博弈(李卫东、刘延平,2003;卢冶飞,2003;朱文兴、张继良,2005)。

1.3 外部干预的博弈模型

主要有:①官员对平级或下属统计部门的干预博弈;②官员对其管辖的基层单位的干预博弈;③平行区域间政府的政绩逐鹿博弈。如干预基层博弈、干预统计博弈(林勇、杨言勇,2008);地方官员在经济竞争过程中发生的政治晋升博弈(周黎安,2004);统计部门内部结盟博弈、统计部门与基层填报单位结盟博弈(张武浩,2012)。

2 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很大一部分在于对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原因的相关研究。统计数据质量的形成源于多方利益的驱动,由于统计体系下相关方的行为互动机理呈现出与博弈研究中理论框架的高度契合,所以借助博弈论探讨各影响因素对统计数据质量产生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不少学者站在博弈的视角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统计数据失真的原因。

从统计数据生成过程看,各统计主体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利益关联,多方博弈中人为干预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王华(2008)通过对统计数据生成过程中的博弈系统分析得出基层填报数据的影响因素包括利益再分配原则、决策损失程度与惩罚力度。影响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另一原因来自“官出数字”与“数字出官”的互动,林勇等(2012)通过构造政府统计与影子统计联盟模型,利用合作博弈理论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官出数字”的发生原因及运作机理,把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归因于以官员为主导的“官出数字”的官统合谋。

另外,一些学者从统计信用角度出发,提出统计信用缺失、失信惩戒力度、声誉资本大小、报假利得以及监督力度等均是宏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刘云忠,2012;周怡等,2014)。另一些学者从统计执法的角度揭示了统计数据失真的主要原因,由于统计数据造假成本低、风险小,使得一些官员敢于在数据上弄虚作假,干预数据的生成,造成其有效性的降低(杨志勇、林勇,2008)。事实上,导致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原因是众多方面的。中国统计数据质量难题的更深层次原因是地方官员追求“业绩”的政治博弈以及统计仍所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林勇、董梅,2008)。

以上关于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的博弈研究都是非技术因素方面的,如统计数据的填报,官员的干预,数据质量检查管理等在统计数据生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统计数据生成流程包括统计设计与调查、数据的汇总、审核评估、数据上报、数据发布等过程,严格来说,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出现在数据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中。这些因素是多方面的、非常复杂的,从内部因素看包括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制度标准、统计信息化水平、质量监督评估、统计人员素质、政府及政府官员的考核制度等;从外部因素看还有相关法律法规、统计人文环境、经费预算制度、政府经济职能定位以及宏观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的体制设置等,它们都对统计数据质量高低产生重要影响。

3 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

基于上述对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众多学者从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各个因素出发,主要从统计制度和体系、统计管理、统计信用、统计调查方法等方面进行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

在统计制度方面,由于统计腐败对政府公信力的巨大影响,罗放华、谢华(2015)深度剖析了统计腐败蔓延的根源,为了实现统计反腐的协同效应并使其效率最大化,提出了要建立统计反腐联控制度;此外,建立均等化的统计制度,对于完善统计权益理论、健全统计制度体系、破解基层统计难题也有积极的意义。

在统计管理方面,要加强统计管理机构的协调能力,强化综合统计部门数据管理。同时,统计部门要实行制度创新,吸引更多优秀专业人才,并能够激励员工;借鉴企业的相关管理理论和经验,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林勇、杨言勇,2008)。为取得统计数据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达到统计工作全过程质量提高的目标,在有效控制和评估统计数据质量的同时,还要构建并完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监督体系(金勇进、陶然,2010)。

在统计信用体系方面,立足于国内统计工作的现实情况,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统计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建立统计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统计信用联合奖惩机制;要构建和完善统计监管体系,强化和硬化统计监督工作(周怡等,2014)。

在统计调查方法方面,我国自身的特殊国情、统计制度和统计历史行为的渊源,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统计各方的信息收集汇总、信息披露成本及统计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别,纪竹荪等(2006)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了适合我国当前状态下的统计管理体制和抽样调查制度、方法,他们认为当前我国抽样调查的方法采取“小样本容量,高调查标准”的方式最适宜。

4 联网直报环境下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统计数据质量在对统计权威和政府公信力的影响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数据汇总效率,有效消除对统计数据的干扰行为,严控数据质量,2012年国家统计局开始大力推行统计数据上报的“联网直报”方式。利用互联网,构建与统计机构数据网络的直接连接,加速统计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基层填报单位可以将数据直接上传至国家数据中心。联网直报是统计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已成为统计部门汇总数据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可信。探索出运用联网直报平台的更好方式,实现联网直报环境下数据质量的高效管控,这也成为近年来相关学者的主要研究方向。

联网直报下的利益博弈关系依旧是错综复杂的。罗放华,谢华(2014)通过对联网直报环境下各相关方的博弈关系分解,探讨各相关主体的博弈特征,针对众多相关利益主体博弈下的统计数据联网直报存在的矛盾,指出要建立统计联管制度、责任制度和评估制度,实行联网直报环境下统计工作的协同管理。刘军华(2015)提出推动联网直报运行实践的基本方向是业务技术与统计管理。在云计算环境下,一方面需要寻得统计数据质量责任主体的独立有效,另一方面要实现各相关方的利益协同。张玲芝(2015)指出伴随着联网直报等“四大工程”的全面推开,源头数据成为当前国家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研究的重中之重;统计执法检查和统计执法处罚作为统计监督的工具与手段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5 文献评述

综合以上文献,关于统计数据质量的博弈研究,从简单应用经典的博弈模型到较细致的设置统计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和各方收益,从简要的数字说明到数据分析模拟,从一般的数据失真现象描述到将系列博弈关系进行归纳并应用到统计数据全面质量管理创新中去,随着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综合化,统计数据质量的博弈研究日渐趋于成熟和稳定。

就现有文献来看,我国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博弈研究大多集中在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论述的也较全面;在通过指出数据失真问题的存在情况之后,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但其实用程度并不理想,因而进一步导致数据质量管理问题存在治标不治本的困扰。因此,结合数据失真的机理而提出的改进措施应更具全面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增强统计数据有效性和可信度。而当期关于联网直报环境下的宏观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目前主要围绕着联网直报程序平台建设、相关网络环境、具体操作程序等方面来进行,缺乏从整个统计体制、机制、数据质量涵义等方面的更加全面综合的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统计博弈研究中要注重与当前及未来实际统计工作的改革发展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联网直报等新形势下,今后的统计工作改革也应向统计信息化的过程发展,通过全方位综合的研究,以期实现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直报统计数据联网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
岚山区2018年死因网络直报工作报告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卫生计生统计直报工作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