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策略研究

2021-12-31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3期
关键词:全校师生师生防控

阳 晖

(盐城师范学院 图书馆, 江苏 盐城 224007)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高校图书馆积极行动,精准应对,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2020年初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打乱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 给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恐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育部要求各大高校及中小学,响应国家号召“延期开学,如期开课”的方案, 同时要求师生做好长时间在家在线学习、工作的准备。目前,全国大中小学基本恢复由线上教学到线下教学工作,但全球疫情还在蔓延,所以疫情防控不容松懈。为防止疫情的再次暴发,仍需继续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高校图书馆是人流量大、学生密集地的场所之一,是服务学校科研教学的重要机构,如何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又保障图书馆全面对外开放是亟待探索的问题。

1 高校图书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1.1 科学安全开放服务压力大

全国每年应届毕业生都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不少学生选择考研来缓解就业危机,图书馆阅读室自然是考研学生学习的重要场地。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为保障更多读者的需求,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又如何安全全面地做好开放服务工作,图书馆面临很大的压力。

1.2 电子信息资源缺乏

纸质图书的馆藏建设仍是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工作主抓的重心和重要工作,对电子信息资源建设投入的经费很少。然而在遇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电子信息资源彰显出有异于纸质资源的优势。如何平衡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采购,线下、线上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应用举措,目前只有部分城市的大型公共图书馆能开展服务,而高校图书馆仍在探讨摸索阶段。

1.3 图书馆员队伍数字化管理能力不足

随着信息数字化时代的更新,图书馆馆员不再只承担单一的借还工作。高校图书馆的馆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外,提升馆员的数字能力素养,还需熟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常识。图书馆馆员的学科结构单一,缺少深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大多数是非图书馆专业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信息情报知识的教育,难以开展深层次的业务工作。特别在突发疫情的情况下,师生网络在线教学对信息网络化的服务需求更严苛。

2 高校图书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提升服务效能

2.1 图书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高校图书馆应对疫情防控举措毫不松懈,图书馆的资源信息和服务一直都正常提供,服务于全校师生。当高校启动师生返校复学工作后,图书馆专门成立防控防疫工作小组,制定严密疫情防控方案和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和读者服务“两不误”。做好防疫物资储备,购置红外线测温仪、智能图书消毒柜、护目镜、消毒液和医用外科口罩等,并专设隔离区;对全馆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和消毒设施培训,并加强馆内公共设施、服务区域的消毒;张贴疫情防控的海报和发放宣传册等宣传方式,对入馆读者人员再次加强对疫情防控警醒;统筹安排党员志愿者每日在入口处巡查防疫工作,协助体温监控、登记职工健康等信息。例如,盐城师范学院随着师生复学工作的返校,图书馆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全校师生开放。利用电子屏、微信、QQ群,图书馆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推送疫情防控相关知识,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加强自我保护,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全面对全校师生开放服务前,对整个图书馆的公共区域、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消毒,包括书架、桌椅、自助借还机、座位刷卡器、打印机、复印机和查询机等等,并购买图书杀菌机对借还的图书进行消毒杀菌。正式开放服务后,加强对每位入馆读者的严格管理,设定进馆人数上限,实时监控入馆人数,错峰进入;做好入馆人员佩戴口罩和测量体温工作;增大读者座位间距,避免读者局部聚集;暂停使用中央空调,每个区域全天进行开窗通风;做好图书馆环境卫生整治和通风消毒。为减少人员图书馆密集,暂停图书馆学生志愿者队员和勤工助学学生到馆工作,将直至疫情全面解除。

图书馆对阅读空间实行增容拓展创新招。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师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满足返校师生的阅览需求,图书馆对馆内阅读室和自习室的座椅重新布局,在每个座位放置指示牌,全面落实保障一桌一人,且前后左右的距离在安全有效的防控范围内,尽可能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阅览座位,满足全校师生阅读的需要。对疫情防控期间,所有读者当前账户所借图书不计逾期,且不产生逾期款。在毕业季办理离校手续等服务时,可采取预约方式分时间段进行办理,可请同学代为办理,或班集体专人统一办理。同时,为优化阅读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图书馆全面开放馆内所有书库、期刊阅览室及电子阅览室,努力为全校师生打造“书香战役、阅读悦美”的学习环境。

2.2 图书馆加强线上信息资源地提供与服务

高校图书馆开展线上免费推送学习资源活动和线上信息资源服务,全面开展在线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为师生提供做好信息咨询、文献传递、论文和图书查重、查收查引、课题跟踪和校外远程访问开通、在线文献信息资源推荐等服务,确保广大师生校内、校外流畅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确保学习科研两不误。积极与教务处、科研处、信息网络中心及各系部联系,利用微信、QQ群和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及时回答读者问题,了解各院系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努力做到“管理紧跟上,服务不打烊”的服务理念。清华大学图书馆设立网络资源保障团队、电子教参保障团队、信息技术保障团队、信息服务团队、宣传推广团队和防控后勤保障团队[2]。

在严格疫情防控标准的条件下,线下对图书馆馆内的书库、报刊阅览室阅读自习室全面开放,多方位为返校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全校的师生下载安装并登录学校VPN客户端之后,访问图书馆网站,直接访问相关资源。如遇到相关资源显示无权访问,则可辅以图书馆信息资源授权访问系统,点击图书馆网站最上方中间的“授权访问”,直接“以IP地址登录”或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2.3 聚焦以人为本,服务读者助力教研

高校图书馆以服务读者为使命,助力教研为职责,疫情防控期间,疫情防控与文献服务两手一起抓,在文献服务线上线下并举。为确保广大师生能够顺畅高效地在校外访问图书馆所订阅的学术资源和获取读者所需要的文献资源,助力教育教学,保障网络电子资源畅通使用。图书馆多措并举,聚力协作,保障数字资源访问渠道的畅通与高效。例如,盐城师范学院一方面多次与书商、数据库商协商沟通,为全校师生提供免费查询的数据库17个;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文献速递服务和做好在线咨询平台,开通“盐城师范学院学科服务群”,读者可以在群里提交所需要的文献申请,服务人员会第一时间为读者反馈资源信息。因此,图书馆要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图书馆的所有人员都应利用寒暑假外出学习,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尽快成为既懂计算机网络又熟悉图书馆文献信息业务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在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对外服务工作,图书馆继续保持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距离开展高层次信息服务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事网络化建设的人才短缺也困扰着网络教学的发展。为了满足馆员更好服务“互联网+”时代下的各种需求。图书馆员应及时学习“互联网+”的信息技能,同时应密切关注师生需求,在技术保障、服务保障、资源保障上及时下功夫,提升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馆员的能力素养,完善馆内的各项服务内容,积极主动开展特色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教学、科研的需要。

猜你喜欢

全校师生师生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勇敢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钟祥市莫愁小学:交通辅导员进校园
口语交际班(十七)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