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主要问题研究

2021-12-31华晓龙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3期
关键词:培养对象江苏电商

华晓龙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这为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1 江苏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现状分析

1.1 江苏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总体概况

江苏现有高职院校90所,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真正地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工作。仅有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有专门的电子商务专业(农村电商方向),系统化地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总体而言,江苏省高职院校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不管是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数量,还是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质量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2 江苏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现状分析

江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为江苏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作用。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方面,江苏高职院校也进行了积极探索,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培养了一批农村电商人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现代牧业、南农高科等知名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校企共建定向班,共同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招收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实训园,将最新的技术融合到课程中,给新型职业农民传授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电商经营技巧。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太仓市、常熟市等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定向招生、定岗培养的方式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江苏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为江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 江苏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主要问题分析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江苏高职院校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也取得了明显提高,但江苏高职院校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2.1 职业院校本身的问题

江苏高职院校在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方面,由于经验欠缺、师资相对薄弱、培养形式相对单一等原因,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2.1.1 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江苏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以培养工科人才为主,对于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江苏高职院校在招生宣传时,会更多地偏向于市区的高中,而较少去乡镇的高中,也很少对社会人员进行招生宣传。在专业设置时,经常会关注技术前沿方向,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往往会忽略涉农专业的发展。另外,部分江苏高职院校的主要领导,也是技术类专业出身,不了解农村电商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2.1.2 缺乏针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方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专业为基础的,而高职院校有涉农专业的很少,因此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方案。很多江苏高职院校对于如何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什么样的农村电商人才等缺少充分的思考,对于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没有合理的规划,甚至没有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打算。江苏高职院校由于在培养农村人才方面缺乏经验,在制定针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方案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江苏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般需要紧密合作企业共同参与,而知名的农村电商类企业较少,能够为高职院校提供的帮助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江苏高职院校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面向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方案。

2.1.3 缺少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师资力量。江苏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主要是以专任教师为主,以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为辅,很少有来自农村一线的电商类专业人才。近年来,江苏高职院校十分注重师资团队建设,重金引进优秀博士、海内外人才,然而农村技术人才由于学历普遍不高,很难进入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因为大部分江苏高职院校缺乏农业背景的师资团队,在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方面很难发挥高职院校师资的专业优势,在解决农村电商经营中关键难题时也显得有心无力。江苏高职院校缺乏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师资力量,已经成为制约江苏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之一。

2.1.4 针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形式相对单一。现阶段,部分江苏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对农村电商从业者进行系统培养,但培养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农学结合的形式为主,利用生产经营之外的时间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农村电商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订单班、定向班等培养形式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但培养的规模很难得到保证,培养难度也较大。由于农村电商类企业规模相对偏小,并且大部分农村电商从业者难以实现脱岗培训,因此很难实现全日制班课培训。另一方面,由于在线教学等网络形式没有普及,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数量很难得到快速增加。总体而言,江苏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商人才还处在起步阶段,培养形式也处于摸索阶段,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2 培养对象方面的问题

江苏高职院校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对象主要是种养大户、农场主等职业农民和乡村电商类企业员工,普遍缺乏职业素养,文化知识不高、技能水平偏低。

2.2.1 培养对象相对分散。江苏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对象分布在农村各个角落,地理位置相对分散,对集中培训形成了一定难度。江苏高职院校传统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学生群体大多住宿在学校,便于管理。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对象需要住在自己家中,甚至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不能定期上课,因此江苏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管理难度大幅增加。农村人口本身就比较分散,而大部分农民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培养需求,要形成一定人数的培养规模,培养对象就会显得更加分散。另外,由于培养对象相对分散,选择合适的上课地点和上课规模也成为一个难题。培养对象的分散性也使得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数量很难提升,必须借助互联网才能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2.2 文化素养普遍不高。江苏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对象主要是职业农民和乡村企业员工,学历普遍较低,文化水平不高。江苏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对象,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接受技能培训的能力有限,也成为影响培养效果的一个方面。以农业普查口径统计,2019年江苏乡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比重仍然接近60%,学历水平基本都是大专以下,文化素养不高,专业知识严重缺乏。乡村农业人员在接受培训时,普遍存在着理解能力差,接受程度低的问题。江苏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需要先有针对性地提高乡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在广大乡村人口中选择合适的人群作为培养对象。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对象互联网知识缺乏,江苏高职院校通过互联网形式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2.3 求知欲望普遍不强。江苏乡村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群体,年龄层次偏高,基本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一般都以自身积累的经验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较少主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和电商经营知识等。江苏高职院校进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时,需要做好前期调研,充分了解培养对象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发展意愿。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对象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力,江苏高职院校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与培养对象共同探讨培养方向,基于培养对象从事的领域和发展规划来制定培养内容,才能真正地激发培养对象的求知欲望。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对象的求知欲望不强,再加上没有评职称、晋升等压力,往往学习主动性较差,是江苏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之一。

2.2.4 创新意识普遍缺乏。江苏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对象受传统思想影响,习惯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意识。2019年,江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 675元,同比增长8.7%,但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 056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江苏乡村人口普遍缺乏创业资金,没有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做好生产、营销等也缺乏信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江苏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时,不仅需要提升农村电商人才的经营技能,更需要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这样就增加了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难度。江苏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时,还需要与培养对象所在地的产业规划结合起来,使农村电商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培养对象江苏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上海市护理学会2020年优秀青年人才育苗计划培养对象验收评估已完成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数读江苏
江苏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