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幼儿自主性科学探究活动

2021-12-30张华赵倚林

甘肃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支持策略科学探究自主性

张华 赵倚林

【摘要】探究是人类的天性。3~6岁的幼儿,探究性行为活动尤为明显。基于“好奇—探究—认知”三步曲,教师需在幼儿一日生活、教学、游戏中善于发现和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应充分利用创设的“双环境”和投放的“双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究乐趣,触发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自主探究。通过实施四步骤、两记录、常用语的策略,幼儿自主性科学探究可以形成新的模式,达到提高幼儿探究能力、认知层次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科学探究;自主性;支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1—0128—0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2]由此可知,探究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科学教育的核心[3]。

幼儿的探究活动不仅发生在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之中,也体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经总结,幼儿的自主探究支持策略逻辑如图1所示:首先,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探究的基地,材料投放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设备。其次,教师采取四步骤的教学方法,运用“两记录”和“五句常用语”,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可形成自主科学探究的意识及行为。最后,通过以上训练,总结经验,可提升幼儿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一、幼儿自发性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

(一)自由而且具有很大随机性

除了集体教学与科学实验,幼儿在多种情境下都可自发产生探究活动。例如,在生活区游戏、建构区拼搭、美工区剪拼粘、户外散步、种植园参观、攀爬、墙边玩沙和玩水、玩FMS游戏等非正规性的自由活动时,幼儿产生自发性的科学探究活动甚至会更多。其原因主要是,在该时间段幼儿的行为是自由的,思维是独立的,自发性的探究行为随之就会出现,其中幼儿园的花、草、土、沙、石、水、小昆虫、小鸟都会成为他们探究的对象。

(二)短时段、无目的,兴趣转瞬即逝

自发的探究行为自由而且随意。在外在刺激下,幼儿可能会被感兴趣的东西吸引,表现出情绪激动甚至出现手舞足蹈的行为。但这种兴奋会在活动结束时转瞬即逝,即探究不持久更不会有连贯性。当探究有挑战性和难度时,如果教师不能及时给予支持引导,幼儿瞬间就会失去探究的兴趣。

(三)爱凑热闹,探索时有从众性

基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影响,当幼儿遇到他们认为感兴趣的事件时,其情绪也会感染周围其他的小伙伴,进而可能会产生强烈的行为吸引力。例如,有几名幼儿聚在一起相互交流,会引来更多的幼儿一同围观,有时还会蜂拥而上。数十名幼儿看一只七星瓢虫,会出现踩踏拥挤、争执等不安全的情况。

幼儿探究活动的内容更多的来源于日常生活,其方式更具有开放性,过程具有随意性、短暂性和从众性。为幼儿活动营造适宜的情境,是幼儿后续进行科学性探索与观察的重要前提[4]。那么,教师怎样引导幼儿按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实操中应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描述并得出结论?这都启发着教师需要从环境、材料、环节设计等不同方面来考虑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支持性策略。

二、做好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双支持

教师可充分利用创设的“双环境”和投放的“双材料”,有效支持并引发幼儿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延伸幼儿探究的脚步;在屡次递进式的探究中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以此发展探究能力。

(一)环境是探究基地,创设环境为幼儿自主探究铺路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幼儿生活、学习的空间,包括各类实验器具、特定场所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室内区域环境、走廊公共区域。

②营造自然生态的探究体验场地。

③种植园地和饲养角是幼儿的喜爱之处,为其提供劳动工具和洒扫用具,这样幼儿会主动地去照顾动植物,自覺做观察记录。

④各种常见实验器材。幼儿可拿上他们熟悉的磁铁、放大镜进行探究,到走廊、院子、玩具棚寻找“我的发现”。

2.软件环境

软件环境是指心理环境。教师的态度、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5],即在同伴群体和教师集体中营造温暖、平等的学习生活氛围,其特点是,有适当的自主选择、自由的活动时间[6]。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认同感,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的良好品质。

基于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进一步“释放”。被释放的幼儿有灵感、有想法,因此在活动中能够充分观察、讨论,并有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易于形成认真、专注的习惯,探究之花会不断绽放。

(二)材料是可操作物品,材料投放为自主探究提供实操设备

双材料,包括硬件材料和软件材料,是展开探究活动的前提与基础。通过使用双材料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幼儿会自己发现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有助于幼儿带着成功的“小激动”进行新的探究。

硬件材料是安全的、幼儿所熟悉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材料,可供幼儿居家使用。具体可见表1。

软件材料也称支持性材料,包括师幼共同制定的操作规则、图文并茂能看懂的步骤图、科学类图书,还有信息设备中存储的科学短视频等,这些支持性材料成为探究活动中的“隐性”资源。

三、教师支持策略是幼儿自主探究活动得以延续的保障

(一)四步骤是科学探究的“助推器”

科学的探究过程为科学的探究结果提供了前提条件[7]。从感知、操作、延伸拓展到自主探究的四步骤,能让幼儿连续且充分地展开探究活动,这对启发幼儿进行自主科学探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的实施步骤、探究形式以及结合实例的具体内容可见表2。

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方法[8],四步骤的设计中遵循自主性原则,确保幼儿的实操过程是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以达到培养幼儿创造性科学品质的目的。

(二)两记录是探究活动的“好助手”

记录分为“画笔记录”和“现场录制”两种方式。记录表里可用文字、符号、图片、数字记录实验结果,常用于科学活动当中的小组操作环节。

1.用笔和纸张进行“笔录”

(1)用符号画在相应的记录表格内,打“√”或“…∧↘←”表示不同的实验结果。

(2)将看到的实验状态画出来,如水从不同器皿里滴落的样子可用不同符号表示。

实时跟进幼儿实验进度情况,幼儿使用符号、流程图等自主记录方法,有助于其结果意识的培养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2.利用信息设备进行“现场录”

幼儿用手机“随手拍”做记录,通过网络把拍摄内容传输到触摸一体机屏幕上,小组长边讲解幼儿边观看,同步操作异步分享探究过程和结果。这是幼儿最喜欢的记录方式,分享的过程是幼儿十分关注的时段。

(1)幼儿用手机录短视频,录小组新的组装操作过程和不一样的结果,为随后的小组分享备用。

(2)教师将活动中捕捉到的幼儿实操照片、小视频、小案例、探究结果制成美篇分享给到微信的同事群、家长群、班主任群互相交流学习。

“现场录”的形式有利于实现幼儿、教师、家长之间进行充分沟通,同时,也规避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对教学效果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于幼儿,视觉、触觉等感官的刺激会更利于其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力,活动效果也会有一定的提升;对于家长,将幼儿的活动过程与成果记录下来,也有助于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延伸开展。

(三)经典常用语是持续探究的“好向导”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五句常用语,可以通过垂直介入、平行介入、交叉介入等方式,运用到不同科学活动的情境之中。

1.“我建议……让我们轮流做吧!”当小组就角色分配问题产生争议时,可以采用此类“调解式”语句,有助于化解矛盾,同时凸显出沟通的艺术。

2.“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谁来帮帮我呀?”当幼儿不动脑总是求助老师时,可采用此类委婉式语言。虽然有事找老师已经成为幼儿的习惯,但探究中有些幼儿直接“求助”的行为,考虑到培养幼儿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师并不会直接提供“帮助”的。在教师与幼儿双方进行“一引一等”之后,幼儿会绽放自主思考的智慧小花。

3.“小老师,请你来教教我吧!”当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停滞不动时,可采用“间接式助推”语言。面对他人的求助,幼儿也乐意解答并提供帮助。师幼使用相同的材料进行操作,当幼儿扮演的“小老师”发现了新的组装方法之后,则会主动向老师汇报心得与方法,其过程也有助于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4.“我们一起这样做,好吗?”在幼儿动手操作过程中出现方式的偏离时,可以采用委婉式语言进行引导。由于幼儿没有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教师如果强硬地去插接,有可能会造成接口断裂,此时教师需再做一遍示范以供幼儿观察学习。

5.“我觉得他们一组……”当幼儿观察到很多同伴的优点以及细节时,可采用“总结式”语言。例如“他在敲鼓时把小米掉到了桌子上,小米在桌子上跳起了舞。我觉得他们一组可以做得更好。”通过“情景复现”或者照片记录,能够增强幼儿的投入程度与认同感。

重视沟通的魅力至关重要。不同的语言表述方式,可能会达到不同的效果。采用系统性、具有艺术性的常用话语,有助于幼儿高效完成任务,锻炼其思维逻辑,也有利于幼儿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此类语言,进行模仿复刻。

伴随着新时代前进的步伐,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策略也将会不断更新,为达到教育的第四境界——幼儿在“内”,教师在“外”,教师与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还需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5.

[3]雷有光,史大胜,陈雅川,陈敏敏.探究、整合、迁移:基于深度学习的幼儿STEM教育活动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03):117-124.

[4]苏寅珊,虞永平.达克沃斯教学思想及其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8(06):92-97.

[5]苗江涛,张丽,许楠.打造幼儿成长的平台——环境[A].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選编第4卷[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10:02.

[6]程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文库,2020(06):141-156.

[7]秦叶瑞.提高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性“四法”[J].甘肃教育,2020(11):188.

[8]许琼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优势、问题及对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03):133-140.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互补与互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179)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支持策略科学探究自主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下幼儿艺术表现的支持策略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解读孩子游戏,提升有效互动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