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

2021-12-30王鹤睿

甘肃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立德课程思政思政

王鹤睿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模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大力推进“互联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课程思政”为专业课指引方向,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专业课程,让所有专业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突出育人价值,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相结合,将“课程思政”紧密结合专业课程、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展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立德树人;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1—0024—0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是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与中华民族特色的专门概念[1]。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领导大学的优势之一。要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期”,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地方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并明确指出:“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們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2]。为此,地方本科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确定这一关键阶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筑牢“课程思政”主阵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向同行。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旗帜鲜明地做好“课程思政”工作,是地方高校历史使命所在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3]。立德树人视域下地方高校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必须要立足于新时代这一大背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提出了新使命、新课题和新要求。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共识、汇聚力量,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这早已为地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一大优势,进入新时代,地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5]。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地方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始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一以贯之。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住了、抓好了,就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松了,丢弃了,就会迷失方向。地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走好我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二、兰州文理学院“课程思政”经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兰州文理学院党委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打造党委统一领导,师生共同参与,具有长效机制的思政教育大格局。

(一)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兰州文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6]。”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7]。坚持党对高校一切工作的领导,是高校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就是动员和引领师生在思想上坚决维护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使命。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全校师生力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造开放互动的育人生态系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全体师生始终在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与改革创新中形成的,扎根于中国基本国情。兰州文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旗帜鲜明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的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师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师生之心、在学校落地生根。

(二)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自觉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在办好思政课的各种因素中,教师是最积极的主导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9]兰州文理学院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做到“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充分发挥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引路人的责任,为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团队,使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10]。新时代兰州文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以教师为中心,把握教师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在思想上、政治上、道德上不断引领教师的思想发展,最终促进学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全面进步。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授课技能大赛,不仅锻炼了教师队伍,也掀起了开展“课程思政”的热潮。要求教师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人格素质等方面下功夫学习,努力朝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目标努力。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坚定教师的自信,牢固树立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信、教学内容自信,只有教师拥有自信,才能将自信传递给学生。学校全力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强调教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勇担时代责任,牢记使命,坚持服务立德树人。引导教师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牢固树立家国情怀,将自身发展同祖国、人民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相结合,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和重托。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领师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向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的要求,升华“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的意境。兰州文理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从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进一步提振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中心环节”的自觉性、彰显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立身之本”的自信力,将立德树人融于新时代兰州文理学院“课程思政”全过程。兰州文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精神底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铸魂育人。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作用,提升课程质量,增强课程吸引力,努力培养合格的、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课程思政”工作聚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实,进一步巩固高校意识形态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兰州文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目标,将广大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国家发展、民族未来有机联系起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引领,是“课程思政”工作的价值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12]。”因此,学校“课程思政”工作,积极顺应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积极主动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同向同行,全力把当代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圆梦的中坚力量。

(四)“互联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为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充分发挥学生喜闻乐见的“互联网+”优势,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协同育人,以“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撑,“课程思政+”为专业课指引方向。“互联网+课程思政”,通过协同育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专业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通过探索课程结构化改革,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有效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整体、科学、有序地融入专业课程,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导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课程内容体系构架,使德育与智育无缝衔接,呈现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同时,推进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构建以理想信念、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主题的三维评价模式,从而促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相结合,切实实现育人为本、教书育人相统一的教育教学过程。引领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写入教案,编入教材,带进课堂。进入新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互联网+课程思政”工作,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优势。(图1)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打造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牢固树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把思政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将“课程思政”紧密结合专业课程、紧密结合经济现实展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依托各专业课程的基础,坚持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课程思政”根本要求,在专业课堂上切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根据专業课程体系设计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互联网+课程思政”改革,将专业教学与“互联网+课程思政”有效融合。课程思政需要精于设计,又要巧于融通。不同的专业、课程都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专业教师既要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使学生铭于心、成于行,又不能将专业课上成专门的思政课。提倡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计划、有侧重地开展思政教育,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有效实施精准课程思政。授课教师从教学目标确立、教学过程框架设计、教学评价与预测三个维度,构建了基于“课程思政”导向的精准专业教学模式,实现了“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课程、教师协同育人。(图2)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互联网+课程思政”改革,將专业教学与“互联网+课程思政”有效融合。比如,在学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中,专业课教师积极就中美贸易战、叙利亚危机、房地产调控、一带一路等热点问题,及时结合理论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意识、有计划、有侧重地开展思政教育,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网络教学手段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实施精准课程思政。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项目研究,将应用型课程改革、课程思政、基于学习成果反推学习结果的方法通过微课、智慧学习APP平台、慕课等积极地运用在所教授的课程中,通过数据驱动来构架每一门课程的精准教学,为应用型课程的改革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增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合,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教师自身素养,最终实现大学生“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互联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将思政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致力于解决“谁来培养”“怎样培养”“如何实现长效培养”等问题。

“互联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广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局势,引导广大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今中国、冷静理性看待外部世界,才能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斗志强,“乱云飞渡仍从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抢抓青年人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积极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兰州文理学院通过全力推进“课程思政”,筑牢思政工作阵地。保证基层党组织全覆盖,稳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推进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的思政工作模式,逐步构建重心下沉、阵地前移、重在学院、根植班级的精细化、网格化、规范化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院通过举办思政课程教学竞赛,锻炼队伍、选拔先进、树立典型,通过典型和榜样起到示范作用,培养广大教师“对标追赶、转型发展”的意识。大力支持思政教师外出进修访学,积极提升“课程思政”工作队伍的能力素质,全力配齐配强“课程思政”工作队伍。将课程思政与革命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地方高校做好“课程思政”工作,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论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06):18.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6):64.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5]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1).

[7]新华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N].人民日报,2017-10-19(1).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0]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1]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回信勉励当代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N].人民日报,2013-05-05(1).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立德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