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安新区非遗发展的优势机遇及问题研究

2021-12-29张志远王义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2期
关键词:遗传新区京津冀

张志远,王义杰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1 雄安新区非遗发展优势分析

1.1 非遗资源丰富

雄安新区历史文化悠久,当地的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正是燕赵文化生动的写照,在燕赵大地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雄安新区成立以来,河北省文化厅和河北省文广新局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基础,下发了做好雄安新区非遗调查的相关文件,在雄安新区管委会以及其下辖三县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对当地非遗进行普查,截至2017年7月共普查出213项非遗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俗等多个种类,其中有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5个省级非遗项目、28个市级非遗项目以及8个县级非遗项目。雄县拥有5个国家级非遗,其中4个属于传统音乐类(亚古城村音乐会、开口村音乐会、赵岗村音乐会、杜庄村音乐会),1个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鹰爪番子拳),其余还有省级和县级非遗,共计77项,且都以活态形式存在。安新县拥有1个国家级非遗(圈头村音乐会),共拥有91个非遗项目,以段村音乐会、安新县芦苇画、八趟掩手等非遗项目为代表。安新县非遗项目中有一项有待恢复:东堤村叉会。容城县拥有40个非遗项目,其中2项市级非遗项目:容城八景、容城县高腔戏(已消亡)。

1.2 交通优势显著

雄安新区地处河北省腹地,交通极为便利,新区被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开车到北京、天津都只需要1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京雄城际铁路的开通,以及规划筹建中的津雄城际铁路,半小时就可往来京津雄,更极大地提升了三地互动往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也处在北京和雄安新区中间位置,雄安新区至机场的城际地铁快线也正在加紧建设。未来,雄安新区密集的陆空交通网络的形成,给当地非遗的人才吸引、“旅游+非遗” 的发展、非遗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京津冀非遗联系等都提供了重大便利。

1.3 政策支持、丰富非遗活动助推非遗发展

经济发展,文化先行。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家机关、河北省政府、新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等都高度关注着雄安新区的文化发展,在非遗的传承保护以及发展方面,各方也做出了巨大努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未来雄安要打造保护历史文化,形成体现历史传承、文明包容、时代创新的新区风貌。同时还明确要求保护传统村镇内历史空间格局清晰、传统风貌较为完整的核心地段,传承与展示水乡生产习俗和民俗文化活动。在《河北雄安新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9—2035年)》中提出雄安新区要打造文旅融合的先行示范区,非遗文化产业与旅游双驱动实现融合发展。在雄安新区设立不久,雄安新区管委会以及相关部门就开展了“留住乡愁”专项计划,对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工作,基本掌握了新区内的文化资源,建立了非遗档案。

雄安新区在管委会引领下,各级乡镇机关以及社会各界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非遗展示宣传以及交流活动,例如:2018年由河北省社科院在石家庄主办了雄安新区历史文化研讨会,会中,多位非遗研究学者、专家和大学教授探讨了雄安的非遗、历史文化变迁、民俗、文化传承等方面内容。众多高校也积极参与到雄安新区非遗文化的研究中来,中国传媒大学以及河北大学都成立了雄安新区文化研究中心,对雄安的传统文化,传统风俗,包括非遗在内的众多雄安文化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和探索。北京服装学院容城时尚产业园在2017年就开园营业,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师生前来调研,该产业园也举办了非遗体验课、非遗展销会等活动,为雄安新区的非遗展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2019年雄安新区首届非遗展演也在此产业园顺利开展,舞狮、鹰爪翻子拳等各类杂技非遗表演纷纷登台,充分展现新区非遗的魅力。雄安新区还积极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比如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雄安校区曾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宣传活动,容城西河大鼓传承人王凤仙夫妇为同学们展示了西河大鼓的传统魅力,传承人与同学们近距离交流,激发后辈对非遗热情,为雄安新区非遗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2 雄安新区非遗发展机遇分析

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性,国家和社会都高度关注且支持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两翼中的重要一翼,京津冀三地人缘相亲,地域相连,三地虽然经济发展差别较大,但在文化方面,京津冀文化同源,融通共生,在文化传承方面更是存在交叉传承的情况出现,拥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文化领域的协同发展,正是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非遗发展方面,三地也进行了众多尝试,取得了多项成果:在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方面,京津冀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文创产业协同发展备忘录》《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在三地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及时沟通,联合协作,建立定期的工作沟通机制。同时,三地还联合举办京津冀非遗联展,为京津冀非遗项目展示和宣传提供良好的平台。京津冀非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非遗创新研讨会等各类交流研讨会相继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专家以及高校师生,为京津冀非遗发展建言献策。京津冀非遗进校园活动也成功举办多届,三地众多中小学也开设了非遗选修课,激发京津冀三地的孩子们对非遗的热情,营造良好非遗传承保护氛围。京津冀三地也开设了多个非遗培训班和非遗技能培训课程,提升了基层非遗工作队伍对非遗事业的认识程度,为其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理论实践基础,同时京津冀非遗培训课程也为热爱非遗人士、愿意传承学习非遗技能的人士提供了学习平台,为三地非遗传承保护人才队伍的扩展与补充提供坚实的基础。雄安新区的发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凭借自身优势,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为未来新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乡村文化的振兴正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就明确指出要“保护和利用乡村传统文化,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雄安新区现阶段面临着社会快速变迁,城乡文化冲突加剧的境况,在非遗方面,雄安新区依据乡村振兴战略指导,结合自身非遗资源优势。在未来,当地的非遗文化产业、旅游+非遗产业融合、非遗传承保护事业等都将有重大发展,努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最终实现雄安新区乡村的全面振兴。

3 制约雄安新区非遗发展的问题

非遗与农村密不可分,农村是非遗赖以生存的土壤,非遗也在农村地区发挥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化大众、丰富居民生活等重要作用。随着雄安新区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当地的农村也处在不断变迁的时刻,非遗作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环境改变所导致的问题和挑战。雄安新区建设初期,要进行大规模的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村、镇、县的空间格局,音乐会、狮子会、武术会等非遗项目的表演场所与长时间积累下的受众群体都比较固定,表演场所的缺失与更换,势必导致受众群体的流逝;未来新区大量人口涌入,现代思想、新潮文化的引入,必然与传统非遗文化产生冲突,造成年轻人对非遗失去兴趣,忽视甚至鄙视非遗的尴尬境况;一些雄安非遗项目由于学习难度高,学习枯燥,学成之后收入较少等原因,难以吸引年轻人投身到非遗传承中来,众多非遗项目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传承人严重缺乏;政府提供非遗补贴资金支持,但部分非遗传承人只注重非遗申报成功后的利益,而在申报过后不能自觉维护非遗,让部分非遗名存实亡;非遗保护不能单单由群众自发来维护,更需要相关政府机构来维护,雄安部分乡镇干部对非遗作用的理解并不充分,对非遗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也缺乏非遗相关专业人才的参与和指导。

4 雄安新区非遗发展对策建议

4.1 加大非遗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

财政的投入对于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雄安新区可运用非遗专项财政资金修建一批非遗文化馆、非遗博物馆,如雄安非遗音乐文化宫、白洋淀文化博物馆、雄安非遗武术博物馆等,在馆中,可进行一系列的非遗展示、表演、教育和宣传活动,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了参与非遗活动的平台,更增强了本地居民的文化自信,激发其继承保护非遗的主动性。同时,雄安新区可增加对非遗传承人的生活补贴以及老年非遗传承人的养老补贴,并设置优秀非遗传承人等奖项,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提升非遗传承人荣誉感、获得感。非遗的发展也不能光靠政府财政的投入,雄安新区也应拓宽非遗项目融资渠道,加强政企合作,通过非遗IP授权方式,鼓励企业投资非遗文化产品创意、生产、销售领域,同时放宽资本准入和贷款审批限制。在非遗资金管理方面,雄安新区管委会、文化部门、财政部门应共同监管资金使用,资金使用透明化,保证全部资金投入到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事业中来,且发挥最大效益。

4.2 运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加强非遗宣传与保护

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了新的转机,在非遗方面,网络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非遗提供了新的宣传渠道和展示平台,同时也有益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雄安新区的非遗发展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如: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微博、斗鱼直播等新兴媒体平台,可以请网络达人和平台专业人士来指导宣传,发布民众喜闻乐见的雄安非遗内容。可利用百度贴吧、微博群、微信群、QQ群等搭建非遗社交网络平台,让非遗传承人、非遗专家还有热爱非遗的人士可以更方便地交流。也可利用数字技术构建“非遗虚拟博物馆”,其中可包含AR体验,让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热爱非遗、愿意传承非遗、愿意保护非遗的人群,支持鼓励其参与到非遗传承保护事业中来。

4.3 加强政府引领,建设强有力的非遗工作队伍

雄安新区大部分非遗项目多散落在乡村,在雄安新区农村快速转型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节点,非遗如何不被社会所遗忘,政府就应该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雄安新区文化部门和乡镇机关可向社会公开招聘有非遗背景、吃苦耐劳、田野调查能力的专业人才,更好地引领雄安新区非遗的发展。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借鉴北京市、天津市非遗成功经验,定期举办非遗研讨会、交流会、知识竞赛,不仅提升非遗工作队伍的非遗知识水平,更加深其对本地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此外,还应制定一套奖惩机制,对非遗工作队伍中的不重视、不积极、懈怠保护雄安非遗的人员进行批评和警告,对在传承和保护雄安非遗事业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4.4 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相融合,扩大非遗人才队伍

雄安新区非遗传承人队伍的不断扩充,离不开学校在非遗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雄安新区小初高学校可以开设非遗相关选修课,将雄安优秀非遗融入美术、音乐、实践等课程当中,从小就培养孩子对非遗的认知和热爱,为培养雄安新区非遗传承人奠定优秀基础。在雄安新区职业学校可以开设相关非遗专业,与当地优秀非遗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同时聘请优秀非遗传承人作为任课老师,系统化、专业化培养雄安非遗传承人。在未来,雄安新区各类大学的建成,也为当地非遗传承保护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大学可以培养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非遗人才,为当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提供管理型、研究型、专业型的综合型非遗人才库。

5 结束语

雄安新区非遗的发展相比其他地方更具有特殊性和时代性,更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非遗。未来雄安新区非遗更好、更稳、持续性的发展,既需要传统方式的传承,也需要抓住时代机遇,借助新区自身科技、环境、人才优势,与时俱进地发展当地非遗。

猜你喜欢

遗传新区京津冀
非遗传承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宁波三门湾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