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院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价值探析

2021-12-29聂志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志愿研究生

刘 平,聂志平

(江西农业大学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3)

2019年9月,习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表达了对农业院校师生的深情厚望,希望涉农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才俊,以尽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过,懂农业爱农村敬农民的能力和情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在人才养成环节循序渐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乡村志愿服务是对该政策的正向回应。因此,增加农业院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培养步骤,无论是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来说,都是极具价值的。通过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参与乡村志愿服务的价值分析,希望涉农高校能够重视对高层次农业人才的基层经验积累,进而从多个层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乡村志愿服务中来。

1 助力农业院校研究生全面发展的个体价值

农业院校研究生不仅要具有精深的科研能力,还要有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他们也深知,“纸上得来终觉得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推进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乡村志愿服务,就他们的成长成才而言,不可或缺。

1.1 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提升

农业院校是指以实施农业教育为主的院校,以农林特色专业为学校优势。 农业大学秉持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初心,肩负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和符合乡村振兴价值导向的新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1],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涉农人才的基础途径,更易培养出一批具有深厚知识和灵活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志愿服务是高校学生参与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农业院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2]。通过乡村志愿服务,农业院校研究生不仅能获取更为贴近乡村的实践知识,也能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并提升知识认同感,不断提升知识技能水平。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本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但缺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需要的实践环节以及对直接经验的思考过程,难以产生对真理的客观认识。对农业院校研究生来讲,治学如果无法做到顶天立地,学思无法做到脚踏实地,则无法满足服务于“三农”发展的需要。本着立德树人的目标,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充分的农业知识与坚实的实践技能,即便是非农专业也注重普及乡村知识。乡村志愿服务则是农业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具有重要作用。①在乡村志愿服务中能锻炼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研究生与社会接触度低,实践能力较弱,在服务过程中,在可及范围之内帮助乡民解决问题。乡民的问题总是不一样,服务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对策略,这是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②在志愿服务中能够检验知识的成熟度并提升知识认同感。研究生在学校习得的理论知识具有理想性和普遍性,社会实践则独具现实性与特殊性,实际解决乡村问题,将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结合,其间获得的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农业院校研究生对理论知识的感知度。同时,书本知识体系有时可能稍具滞后性,而实践总在向前发展,书本知识与现实应用的可能存在一定出入,这也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照中发现。农业研究生通过走出书本,走出校园,在乡村志愿服务过程中检验书本知识是否符合实际,养成不断在证实中坚定信仰、不断在证伪中寻求新知识的意识与能力。③在乡村志愿服务中,能提升研究生挖掘知识的主动性。农业院校研究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接受者,他们更是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在实践中激发兴趣,在与乡村互动过程中发现新的规律,并转化为现实可见可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是农业院校研究生需要掌握的更为高阶的核心能力。

1.2 有利于科研精神的养成

农业院校研究生是我国“三农”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坚力量。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是科技,而科技进步的关键源于人才的创新力。因此,培养科研兴趣与科研精神是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任务。于研究生本人来说,要成为合格人才,不仅要能耐得住科研的枯燥无味,还要有禁得住外界纷繁的诱惑的定力,深入乡村,了解“三农”状况,并结合学科特质,有的放矢,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成长起来。

农业院校研究生的科研精神的培养,乡村志愿服务是其中的重要一环。①研究兴趣是科研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对村庄的主动熟悉能够提升研究生深入研究乡村社会的兴趣。人对接触机会少的现实世界有着天生的好奇感,越深入的接触越能触发内在的兴趣与认同感。通过乡村志愿服务,农业院校研究生深入与乡村接触,熟悉村庄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与模式,这不是停留于书本式的知识教育,而是对活生生的现实的深刻感知,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研究趣味。②精耕细作是科研的内在要求,乡村志愿服务能够锻炼农业院校研究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科研工作大多乏味,缺乏即时吸引力,要想获得长期回报需要个体不断倾注时间和精力,这也是科研工作的基本门槛。缺乏耐力、怕苦怕累的人难以在科研工作上取得成就,会被短期满足诱惑进而停滞不前。乡村志愿服务限定了志愿服务的场所是乡村,其服务环境定是不同于城市有优越的基础条件。高质量的乡村志愿服务需要志愿者放下成见,全身心投入到志愿工作中,怕苦怕累的人在村庄社会中会被轻视甚至欺侮,这就无形中锻炼出研究生坚韧的意志力与吃苦耐劳的品质。正好给研究生今后的科研生涯打下坚实基础。③乡村志愿服务能培养出农业院校研究生踏实严谨的品质。村民大多踏实淳朴,农业院校研究生在服务过程中与村民深入接触与了解,深受感染,养成踏实做事的习惯。村民缺乏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常识,农业院校研究生需要提供详细解说与严谨服务,否则可能形成错误导向,造成损失,导致农民财产损失与自尊心损伤。这就要求农业院校研究生越发细致严谨提供服务,这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改良自己的行为模式。踏实严谨也是科研工作所必备的品质,有利于提升农业院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此,从这几个维度来看,乡村志愿服务有利于农业院校研究生科研精神的养成。

1.3 有利于乡村情怀的培养

农业院校以农为特色为优势,专业教学贴近乡村,为农谋事。农业院校要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不能坐井观天,要实事求是,提升研究生的知识能力与情绪能力,培养农业院校研究生“做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的品质。其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自然少不了乡村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培养研究生的乡村情怀。乡村情怀是个体对乡村的亲切感与奉献感,通过对乡村的亲密接触,提升农业院校研究生对乡村的认同感,增强亲近感,并内生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感恩与敬畏。拥有乡村情怀的科研工作者才能真正为乡村建设奉献青春和热血,免受俗世打扰。乡村情怀是农业院校研究生的情感能力,这是比基础技术能力更为难能可贵的,其培养也更为艰难。

乡村志愿服务给农业院校研究生深入乡村提供时机,为培养乡村情怀创造适宜场景。①乡村志愿服务有利于改变农业院校研究生对乡村的固化印象。对乡村社会缺乏深切接触的大学生大多认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农民素质低等。通过乡村志愿服务,农业院校研究生亲自接触农村,发现农村面貌已显著改善,环境卫生水平明显提高,感受农民勤劳肯干的品质与节约简朴的作风,这有助于打破农村在学生心中传统的刻板印象。②乡村志愿服务是农业院校研究生能够感知农业农村的基础地位。粮食作物是基础民生,城市的迅速发展离不了农村农业在背后的托底与支持,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不应该被忽视与轻视。城市对农村的补给需求远高于农村对城市的物资供给需求,农业对城市的补给逻辑要深入乡村方能完全理解。了解了整个运转逻辑才能真正体味到乡村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农业院校研究生对农业农村的作用感知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专业骄傲感与科研投入感。③乡村志愿服务能够帮助农业院校研究生提升乡村熟悉度。人对熟悉的事物有着天生的好感,农业院校研究生在学校已经习得有关农村的相关知识,已经为熟悉乡村打下理论基础,但缺乏实际的触碰难有真实感。乡村志愿服务让研究生能真实接触到村庄社会的人情往来、规则约束与兴衰继替,这种由实际接触形成的熟悉感是深切乡村情怀的基础。从这三个层面来说,农业乡村农业院校研究生从事乡村志愿服务有利于培养其乡村情怀,提升其乡村感知度与奉献感。

2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施行的社会价值

乡村是乡村志愿服务的接收地,在研究生提供服务与村民接受服务的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社会效应,给村庄社会创造出公共价值。其社会价值正符合乡村振兴的要求,对村民个体与乡村社会形成正向影响。

2.1 有利于化解乡村人才技术的困境

2020年10月29日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与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加强乡村建设。同时乡村振兴内含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内容,这既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畅想,也是国家政策力求实现的目标。然而,目前,乡村面临资金缺乏、人才短缺等困境,在生活向好动机驱动下,本地青年乡民也纷纷外出谋求机会,没有资金的乡村难以留下人才和技术。化解这一困境,需从政府、社会、乡村多方形成合力,打通人才入乡的立体化通道。[3]

农业院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无疑是化解乡村人才技术困境的有效途径。因为提供志愿服务的农业院校研究生往往不收取报酬或仅收取少量运行费用,乡村需支付的资金成本较少,同时,学生们懂农业,进行乡村志愿服务能为乡村民众提供技术支持,成为农村可用人才。具体可从3个维度来讲:①复合型专业人才是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农业院校研究生专业多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领域,他们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能为乡村建设创造较大价值,帮助村民解决困难。②农业院校研究生是研究型人才,在服务实施过程中也能不断发掘自我潜能,在现有乡村条件下谋求更高的作业效率。③农业院校研究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其行为与思维方式都较为符合社会普遍观念,能够进行文化普及与引导观念变迁方面起作用,使乡民价值观念能跟得上时代。乡村振兴需要能够为乡村做实事的人才,具有探索精神的农业院校研究生,能够在多方面帮助农村解决困难,比如农作物品种培育与种植、法律知识、组织架构安排等,专业技术的普及能够帮助提高乡村效率。农业院校研究生能为乡村创造重要社会价值,他们依托教学实践和科研调研,扎根乡村一段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度剖析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现状及归因,有针对性地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其乡村志愿服务能力,不同年级研究生以“接力棒”形式参与乡村振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乡村人才不足困境,促进乡村社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齐头并进。

2.2 有利于拓宽乡村民众的视野

我国农村总体上已由封闭型转向为流动型,“空心化”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留守乡村的多是老弱群体,他们缺乏外界刺激,生活平淡静谧。他们经常由于其在知识与见识上的弱势而主动把自己置于弱者的位置,无法主动争取权利与发挥自己的建设性能力。而农业农村的发展,农民是主体,唯有增强农民主体意识,丰富其知识与见识,扩展其视野方能为乡村带来新的生机与创造力,提升乡村社会文化转型能力与行为规范水平。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乡村民众有了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见识,历经意识转变与行为优化,才能提升当地文化适应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权利意识,从而主动投入到乡村建设中,进而改善乡村衰落的局面。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乡村志愿服务,能够打通这一渐进过程的深艰环节,并缩短这一渐进过程所用时长。

有学者指出,从“乡土中国”到“离土中国”,乡村社会出现重大变局,传统乡土文化以不可避免之势走向崩溃和改写[4],这显然无法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因此,重构乡村文化的认同,促使乡村民众在传承并创新乡村共同体,极为重要。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乡村志愿服务,能够用其知识和情感,扩展乡村民众的视野,促进现代化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①农业院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能拓展乡村儿童的接触范围。农村留守儿童的接触范围只有同学、家人,活动范围只有学校和家,他们娱乐与活动场域较为狭窄,经常沉迷于游戏和视频网站,缺乏与外界实际接触的机会[5]。农业院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让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实际接触,乡村儿童与这些长久居于城市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志愿者密切沟通,有利于拓展儿童的接触面,激发他们内在的面向城市面向知识的兴趣。②乡村志愿服务通过知识普及与专业讲解拓展乡村民众的知识面。农业院校研究生精于农村专业知识,实施专项志愿服务帮扶不仅能帮助农民解决实在问题,也能扩展乡村民众知识面,实现知识观念的更新与灵活应用。③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乡村志愿服务有利于提升乡土文化适应性。农村是熟人社会,缺少外来力量打破乡村惯性。现代化进村对传统乡土文化产生冲击,乡土文化不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易出现传统乡村文化崩溃的局面。农业院校研究生把新时代观念与农业知识活动友好融合起来,传递给农民,更新农民的传统观念。现实接触的知识增长与视野扩展转化为文化观念与意识行为的改良,这为传统乡土文化注入生机,有利于乡村社会的长久发展并提升乡村文化吸引力。以上从拓展儿童接触面、提高知识传播度与增强文化适应性3个方面说明了农业院校研究生提供乡村志愿服务能拓展乡村民众的视野。

2.3 有利于增强乡村社会的活力

乡村社会是城镇化的稳定器,一旦乡村经济陷入停滞,城乡矛盾则有进一步激化的危险[6]。乡村活力需要重点关注,但工业化与城镇化都是一种非均衡的空间与经济现象,追求经济效率必然造成乡村地区的式微,乡村地区面临着缺乏经济增长点与社会活力的困境。城市的产业聚集把对乡村人口形成拉力,乡村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形成推力,推力和拉力的综合作用让乡村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地区。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成为乡村主要成员,乡村缺乏维持乡村建设力与激发乡村活力的支柱力量。乡村振兴需要保持乡村活力,激发乡村创造力。政府、市场组织与社会组织需要共同维护乡村活力,农业院校研究生进行乡村志愿服务能够发挥激活乡村社会的重要作用。

如果将乡村活力限定为组织凝聚力、人口吸引力、产业发展力、特色资源潜力4个指标[7],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乡村志愿服务在各指标上都能发挥作用。①农业院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有利于提升乡村组织凝聚力。村庄凝聚力受到村党支部领导力与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积极性影响[8],农业院校研究生具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帮助村领导在村务管理中运用激励措施来激发村民的参与主动性。在经济和心理激励措施的影响下,村民受趋利避害人之本性驱使,主动参与村务。多数人的主动参与有利于提升村务管理的合规性与发展良性,进而提升了村庄的组织凝聚力。②农业院校研究生参与到乡村志愿服务有利于提升乡村服务水平,健全乡村基层服务体制。人口吸引力源于村庄生活便利程度,城市可通过购买获得一系列服务来提升生活便利度,但由于乡村地区地广人稀,经济驱动力不足,没有经济主体提供满足村民需求的服务。乡村志愿服务满足村民经济给付能力弱、服务需求较为单一的特点。农业院校研究生组织专项服务,单项多次深入到乡村,满足村民部分生活与劳作需求,提升乡村生活便利度与人口吸引力。③产业发展力是乡村能否留住人的重要指标之一,农业院校研究生进行乡村志愿服务有利于提高乡村产业发展力。农业院校研究生对地方农业产业实施专项研究与帮扶,农业技术、管理科学与产业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吸收能够成为乡村产业成长的养料,为乡村产业赋予持久生命力。④特色资源潜力是乡村文化保存与兴盛的保证,农业院校研究生实施的乡村志愿服务有利于提高乡村特色资源潜力。乡村特有的历史文化遗存、自然人文景观、传统技艺、风俗习惯等易在历史演进与乡村衰落过程中遗失,需要进行特殊保存和纪念。乡村居民坚持实用主义,缺乏专项保护与经济实用的乡村特色资源难以发挥特色资源价值。农业院校研究生深入到乡村,发掘乡村特色资源,联合当地政府,促进乡村特色资源产业化发展,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力与特色资源发展潜力。

3 推动农业院校研究生参与乡村志愿服务的建议

上文对农业院校研究生进行乡村志愿服务的价值进行了阐述,落脚点仍在如何做上,学校可通过观念引导、平台支撑、组织保障三方面采取行动,以保障学生参与乡村志愿服务的效果

3.1 理念引导

乡村志愿服务对研究生个体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价值,然学生会因个体惰性思维而懒于参与相关志愿活动。因此,农业院校需要强化乡村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采取宣传与激励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克服保守思想,养成志愿服务精神。学校需要关注学校教职工的教育习惯,要使他们认识到乡村志愿服务对高学历层次人才成长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在课堂教学及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都能改善学生行为,引导学生形成重视并积极参与乡村志愿服务的理念。

3.2 平台支撑

学生参与乡村志愿服务项目首要考虑因素便是项目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完整顺畅的沟通渠道与服务优化的线上线下平台能够大大提高参与乡村志愿服务的积极度。平台支撑包括与乡村需求的对接平台、项目报名平台、学生交流平台、信息管理平台、志愿服务技能提升平台等,线上平台有效减少学生参与乡村志愿服务的时间成本,降低参与门槛,线下平台提高学生志愿服务技能。学校搭建平台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脱离实际。

3.3 组织保障

高校层面的组织保障涉及政策与管理保障、经费拨划等,既要保障项目各方顺畅衔接,又要调动各方的内在积极性。通过设立常态化乡村志愿服务项目、建立乡村志愿服务实施规范机制、确立专项划拨与多方筹措的经费保障机制来降低学校各部门的沟通成本,提升项目的实施效率。在教学上,把学生学业与乡村志愿服务联系起来;在衔接上,联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研究生能力特长与乡村志愿服务迫切需求;在规范管理上,把志愿服务时长、内容、荣誉等都记录在册,规范项目流程;在培训与筛选管理上,强化对学生的观念塑造与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志愿研究生
以志愿,致青春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