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词汇教学探析

2021-12-29顾李星

吕梁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词义容器隐喻

顾李星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山西 太原 030006)

一、隐喻认知理论

认知是人类生存的一项能力,是人脑通过思维活动,对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达到认识并了解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辞海》解释:认知就是认识,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包括知觉、记忆、学习、言语、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很多学者对“认知”作出了定义,如:桂诗春、田运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定义认知,均认为认知是内在的心理过程,直接依靠主体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1]。国外学者如Osherson则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活动举例阐释,将认知定义为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2]。总之,认知是个体主观认识客观世界、理解客观世界的开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理解首先来源我们的感觉器官,也就是我们的身体,因此“认知”必然包括“感知动觉系统”(Sensorimotor System),它是我们对客观世界进行范畴化、概念化的理解并进行思维推理的基础能力[3]。那么,“语言”作为感知动觉系统的一部分,当然应包括在认知之中。

隐喻则是认知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结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例如:Time is money. Love is journey.He is on the head of the hill.The wind is a cat.上述在修辞层次的隐喻构成了传统的隐喻理论,典型结构为“A is B”,用 B来喻说A。当更多学者拘于传统观点研究时,美国语言学家Lakoff的研究为隐喻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他将隐喻的理解从修辞层次提升到认知层次,把隐喻作为思维和语言的一种基本方式。Lake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认知隐喻理论,即通过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陌生事物的重要手段,是人类概念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是人类看待事物的新视角。书中将隐喻分为三大类:1)结构性隐喻。通过组织、建构一个概念来理解另一个概念,用相同概念描述不同的两种事物。2)方位性隐喻。将方位词运用到描述抽象概念或非空间概念上。3)物体性隐喻。用简单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复杂概念[4]。关于隐喻理论逐渐呈现出从哲学、语义、语用、语言学、心理学以及认知领域等多角度研究的趋势。

认知语言学家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进行研究,对人类思维方式、语言使用、艺术创造等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5]73-74。将隐喻认知理论运用在词汇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拓宽词汇教学与研究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词汇教学中隐喻认知理论的重要性

(一) 运用隐喻认知理论,可以更好的掌握一词多义、旧词新义

隐喻认知理论的最常见现象就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有联系的,这些意义都属于词汇基本意义的转义、引申及派生。英语中有很多词汇都属于隐性寓意的类型,词汇得以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种隐性寓意的存在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shady”作为形容词意思是背阴的,多荫的,a shady path(林阴小道),这是它的具体含义;通过人的认知隐喻思维,使这一认知领域映射到另一认知领域,从而派生出它的另一个意思,可疑的,靠不住的,a shady person(一个可疑的人);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更为抽象的含义,隐蔽,keep shady(避免被人看到)。再比如,由“wave(水波)”一词引发的科技新词比比皆是,如radio wave(无线电波)、electromagnetic wave(电磁波) 、microwave(微波)等等。以上例证都属于一词多义、旧词新义等词汇现象。因此,掌握隐喻认知理论,通过联想记忆的办法来记住词汇的特点,理清新词义与源词义之间的理据性,词汇的记忆过程就会变得丰富又轻松[6]。

(二) 运用隐喻认知理论,可以理解词汇在不同文化内涵下的意义

语言不仅表达思想而且负载有社会意义,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赋予了语言特殊的内涵。例如在汉语成语中我们用“雨后春笋”来比喻事物生机勃勃、蓬勃发展,而英语中却用“to boom 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样茁壮)来表达;汉语中用“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来反映谦虚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英语中却说“where there is fear,there is modesty”(谦虚源于胆怯),反映了西方社会鼓励个人竞争的价值取向。隐喻认知还直观地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例如,英语诗歌、音乐、报道、童话、戏剧以及笑话中常常会出现隐喻。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地理环境、文化内涵不同,因此隐喻的民族特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外语学习者如果能掌握隐喻认知的类比意义,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

例如:Music, when soft voices die,

Vibrates in the memory;

Odours, when sweet violets sicken,

Live within the sense they quicken.

当温柔的声音消失时,

音乐,在记忆中颤动;

当甜美的紫罗兰凋零时,

芳香,在嗅觉间萦绕。

这是雪莱的诗《温柔的声音消失时》,诗中“音乐”可以穿越时空回到灵魂深处,“罗兰”芬芳给人甜蜜,这都是爱情美好的象征,西方人对爱情比较感性化,而中国人比较理性化,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意涵,就无法体会语言的形象表达,无法理解和感受到诗中“音乐”和“罗兰”带给我们那种甜蜜爱情的意韵,所以学生掌握隐喻认知思维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将词与产生词的一段语篇相连,推断出词汇的引申含义。

三、英语词汇教学中隐喻认知理论的运用

隐喻认知理论为词汇教学带来了新思路,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培养学生隐喻认知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借助隐喻学习词汇,语言理解力和运用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一)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物体性隐喻

物体性隐喻常被用以理解事件、行为、活动和状态,物体性隐喻分为实体、物质隐喻和容器隐喻。比如,My mind is rusty.(我的脑子像生锈了一样)把脑子、思想比喻成生锈,这就是实体性隐喻。再比如,race(比赛),它有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有明确界定的范围,因此,可以被视为一个“容器”,里面有参赛者,有起点和终点(start and finish),还有各种活动如跑步等,都属于容器隐喻。 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可视为容器的抽象词,学会把某种抽象的现象、特征、概念等隐喻化为实体,从而培养隐喻思维,更确切的理解英语短语或句型。

例如:Are you in the race on Sunday?(你星期天参加比赛了吗?)(活动隐喻为容器)

He is in my sight.(他在我的视线里。)(视线隐喻为容器)

We are out of trouble now.(此刻,我们摆脱麻烦了。)(麻烦隐喻为容器)

通过分析积累,同学们理解了在容器内用in,在容器外用out ,因此out of trouble 自然而然理解为摆脱麻烦,而不会简单的认为out of trouble 是固定搭配;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认知语境理解单词和句子,这里 trouble是名词词性,意为麻烦,而不是疼痛、疾病、纷争、困境,也不是动词麻烦,费心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些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等可以看作是具体的、物质的有形实体,对其进行指称、量化和识别。

(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结构性隐喻

结构性隐喻也称之为概念隐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举例说明,再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如何用结构清晰,界限分明的概念建构结构模糊、抽象的概念,引导并鼓励学生对复杂表达进行归类总结,学以致用。

1)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Sometimes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夏季时光匆匆,总是如此短暂,有时候灼热异常,像上天灼烧的眼……)。(节选自威廉. 莎士比亚《Sonnet 18》)

2) Make me thy lyre,even as the forest is…(让我做你的竖琴吧,如同那树林……)。(节选自雪莱 《西风颂》)

3)to 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

to plough the sand白费力气

4)His spirits sank, leaving him empty inside and numb.(他情绪低落,极为沮丧,内心空虚,浑身麻木。)

例句1)结构为B of A,也就是A is like B,介词of 是连接喻体和本体的桥梁;例句2)诗人化身为西风的里尔琴,他其实是把自身交给一个更强大、更普遍的力量。隐喻和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人是用隐喻来看待生活,用隐喻进行思考的,并把普通的事物转变成象征性的财富,教学中多从诗歌中摘选隐喻句型,分析、总结、分类并翻译,再根据积累的隐喻,让学生创造更多新颖的隐喻表达,例如,love一词,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像,love is journey / mountain / sea / keystone,She is my sweet heart. I give my heart to him.例句3)为习语;例句4)“empty”和“numb”均为形容词作隐性隐喻,教学中引导学生记忆并积累及一些隐喻式习语,为学生能学以致用拓展思路。

(三)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方位隐喻

1.at,in,on

过去我们在讲介词at,in,on时,往往这样传授给学生:无论表示时间还是空间点,at 用于“具体点”的名词前,表达具体的时间“在几点”,地点“在什么地方”,例如:at the moment:此时此刻,at nine o’clock:在9点;in 的本意是“在……之内”,表时间时,指的是一个时间段,表地点时,表示在某地名词内部。例如:in summer:在夏季,in May:在五月份;on 表示地点时,表示“上方”是接触的,表时间时,用在具体的日期、节日前,如果每个早晨、下午、晚上被修饰,也会用on,例如:on Monday:在周一,on May 1st:在五月一号。

现在我们可以突破传统,站在隐喻认知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三个介词表示空间方位,分别是点、面、体,将他们映射到时间、动作、抽象思维等概念领域时也遵循点、面、体的对应映合的规律,从而形成一个跨概念的隐喻系统。at本意是exactly where something or someone is,表示准确的地点,所以我们可以看作为点。比如:They lived at 18 Victory street…;in本意是used with the name of a containet,place or area.表示某空间某地点,所以我们可以视为体。比如:Mother was in the kitchen. on本意是touching a surface表示和表面有接触,所以我们可以看作为面。比如:on the table,on the grass.

这一概念在跨域影射时基本遵循“三位一体”“系统性”“对应性”的规律[7]。结合隐喻认知理论,这三个方位介词就比较容易区分了,我们再进一步看看它们连接抽象概念时如何使用。

1)at 接表抽象概念的例子

①at 与表示情绪的词连用,可以看作是情绪的触点,喻指情感上的原因或理由。

Im surprised at you. The children all laughed at his jokes.

②at与价格的词连用,喻指“代价、单价或表示按……出售”,可以看作是喻指准确。

She bought the fish at two dollars.

③表示某一点时间,喻指为“一……就”

The baby cried at the sight of its mother.

2)in 接表示抽象概念的例子

①隐喻为处于……状态,可以视作在某一个容器里。

in danger, in panic, in terror

②隐喻穿衣服,可以视作是穿上衣服后的一个整体。

in shorts, in a work shirt, in silk

3)on 接表示抽象概念的例子

①隐喻为正在进行,因为on的内涵意义为在……上面,用空间域(在……上面)来表达抽象的时间域(正在进行)。

on service, on holiday, on tour

②隐喻为原因,可以视作因为接触而关联。

I give up the job on her advice.

③隐喻为关于,同样可以视作因为接触而关联。

a report on the situation.

2.up,down

一个词的新词义与源词义之间是有理据性的。隐喻不再是单一的对词语起修饰和美化作用的语言表层现象,而是人们借助熟悉的、具体的概念表述陌生的、抽象的概念。例如,I feel up / down. He is full of anger.句子中的up / down,full是从方位和容器映射到情感。多义词的词义之间必然有内在联系,因为人的认知是由人到物,由熟悉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在学heart一词时,首先理解它表示心脏,心脏是人体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从人的身体部分向外映射,那就是最重要、最有影响的部分,中心地带等。再后来引申为情感所在。

例如:the heart of city(最中心地带)

put more heart into learning.(热情)

She knew it deep in her heart.(指思想容器)

学一个单词要先学词的基本含义,进而运用隐喻认知思维,逐步将词义范围扩大,学习理解更多的其他含义,并能够根据不同语境,推导出该词的确切含义。

四、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词汇文化内涵教学

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语言。语言的运用受语境影响,语境是语言生成和理解的先决条件,而文化是语境的主要部分。文化因素制约语言运用,这种制约作用是决定性的。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对关键词进行必要的诠释、讲深、讲透词义的内涵及外延[8]147-149。这样学生才能把词义与客观事物或想象中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赋予同一词形更多词义来减少词的数量,有效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升阅读能力,从而增强课堂效果。

例如,yellow为黄色,在中国是尊贵的颜色,皇帝的龙椅、龙袍是黄色的,而且黄色的土地,黄河给人以踏实、宽厚、包容的感觉;然而在西方,yellow含有“胆小”之意。yellow dog是可鄙之人。英语中有大量的含有文化含义的词汇。以植物为例:rose 玫瑰花(爱情的美好、幸福),cucumber黄瓜(凉爽,轻松自在),mushroom蘑菇(暴发户),grape葡萄(酸根),maple枫树(成功),apple苹果(争端事物),garlic蒜(不受欢迎),ivy常青藤(永恒),lemon柠檬(令人讨厌);以动物为例:cat猫(爱说人坏话的女人),duck鸭子(宝贝), hen母鸡(凤毛麟角),cow母牛(难看的女人), goat山羊(老色鬼), dog狗(朋友,家伙)。

例如:An old dog like me.(像我这样的老家伙)

You lucky dog .(你这幸运儿)

He is really a sea dog.(他真是一个航海高手)

He’s a sad dog.(他是个粗野的人)

这些句子中,dog 已转化成 “fellow家伙 ” 的意思了。

教师课堂中让学生意识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映合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简单的将其归为“惯用法”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是不可取的。根据隐喻认知理论,“隐喻认知”与语言交流同等重要,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重视隐喻认知,让学生在充满想像充满趣味的课堂中真正掌握词汇的使用。

猜你喜欢

词义容器隐喻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活的隐喻》
难以置信的事情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米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