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在县区整体推进的可行性

2021-12-29秦皇岛市教育局蔡守怡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县区县域改革

■ 秦皇岛市教育局 蔡守怡

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为了更好地将国家课程改革意志落实到每一名中小学生身上,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在这场改革的热潮中,改革的发起者有教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者,也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这轮课程改革的亲历者,笔者见证了近十余年来发生在河北大地上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分析其成效和影响,笔者认为以县区为改革实践单位整体实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是可行的,也是高效的。

以县区为基本单位整体实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优势

“教”与“学”的制约因素往往超出课堂和学校范围。基础教育最基本的活动是“教”和“学”两种,分别给予“教”和“学”关注的同时,也就是给予教师和学生关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要实现“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和“师生教学关系”的有效改革。这样的改革要立足课堂,但又不能局限于课堂。因为课堂的时空局限性过大,且仅着眼于学科教学,而“教”与“学”的诸多制约因素,如师资改善、课程管理、教学评价等,其“发力点”都超出了课堂甚至一所学校的范围。

如果以学校为教学改革的基本单位,其改革效果将受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的影响。另外,影响教育改革的许多领域的研究,是一所中小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例如,对教师教学水平质量的评价,学校往往是要服从于县域评价标准的;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受县区教学质量评价、中高考成绩影响很大;在教师配备、财力物资支持方面,在一所学校内部努力的空间也很有限;在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方面,校本研修的水平明显受制于校内教师的现有水平。

“以县为主”是我国义务教育实施的区域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实行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由于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组成,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教育均衡化水平,都将以县区为单位表现出来,基础教育的区域性和县区教育的独立性也体现得更加充分。例如省政府对县域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等,都以县区为单位开展。新形势下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过去那种单一的、局部的改革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探索总结解决问题的综合性方案。以县区为基本单位开展教学领域的改革,可以整合区域内教育领域的一切积极因素,如人、财、物、制度等,综合解决基础教育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制度与指令能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外部保障。我国是集中制统一管理教育的模式,教育行政部门肩负着最为主要的管理监督评价责任,所以利用行政推进某项教育改革在我国有其经济性和便捷性。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制度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是县区内各中小学推进教学改革的依据,当然也有对其的规范与限制。所以,以县区为单位,借助行政手段协调教学改革的诸多因素,使之均以教学为核心,共同促进教学效益的提升。这种良好的外部保障环境是教学改革成长的沃土。

以县区为单位可以更好地实现教研、科研与一线教师的整合。以县区为单位开展的教学改革,可以整合教育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力量,将教学理论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整合在一起。这改变了以往几个学者、一所所独立的学校来进行“有效教学”研究的面貌,也改变了将教学改革局限于“教师的教”或课堂中的狭隘视阈,而是对有效“教”与“学”进行立体化的设计与研究。

从教育科研的角度看,一方面,以县域为主体的研究视角能强化教育科研的实效性,并能有效弥补学校教师在教育理论、教育政策、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在县域内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主动性,能有效地将研究视角引向课堂和教学实质,改变以往教育科研工作者“书斋式”的研究风格。

综上所述,教学实验以县区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能充分发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力量,并统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中小学校与教师的力量,进行基础教育教学层面全领域、全过程的优化。

在县区整体推进教学改革的设计思路与工作特点

综合性研究。在县区范围内整体推进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是明显区别于局限在某所学校里进行的某个学科的或单项的教学改革,综合性往往是其显著特征。县区范围整体的教学改革,需要综合审视课堂教学、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探索这些因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相互关系,进而明晰其对县区基础教育教学的影响,综合探究各学科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综合的改革实践。

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虽然在河北省范围内,县域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多共性,但各县区的具体情况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存在着显著差异。以县区为单位的教学改革要充分调查了解,有针对性地找出制约当地教育发展的症结,具体问题具体剖析,边实践边探索、反思与改进,突显行动研究特色。

借助行政力量推动。这是县区整体教学改革的另一个特点,也是实验成果丰硕、经验普及面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其中有多个研究领域是学科组、年级组或某所学校力所不能及的。借助行政力量,可以实现区域内教学管理政策、教育经费使用、校长奖惩、质量评价、教师专业培训等的优化。在县区整体推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县区政府、教育局为之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以农村为主。一方面,我省基础教育的主体和重点是农村教育;另一方面,我省基础教育中农村与城市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大不同。相比城市,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更严重,解决问题的需求更迫切,改革的价值也更大。因此,以县区为单位的整体教学改革,可以实现以农村为主、以城区为辅的工作安排,从而一改以往教学改革中城区热点学校唱“独角戏”、农村薄弱学校“袖手旁观”的尴尬局面。

与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教改的主要区别

对比新世纪以来,我省广大学校开展的聚焦课堂的改革与以县区为单位整体推动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会发现两者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要素与整体关系的把握不同。前者关注的要素并不全面、系统,通常以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某些要素和环节为重点,在局部或者某个点上有所突破;后者关注的是多要素、立体化、结构化的协同研究。

改革实验的主体不同。前者实验主体基本上来自学校,以学校为主体“单打独斗”的居多;后者的主体扩大为学校、区域,而区域又包括联校、县域、设区市等多种主体。所以,开展县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基本思路可以是:在先期调研、诊断的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改革方案进行教改实验,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主动性程度不同。前者多表现为“被实验”,一些教学质量相对落后的学校为改变学校命运,学习省内外众多的教学改革名校,或者接受某些专家团队的现成改革实验方案。措施与方法基本上属于移植的性质,虽然也有效果,但设计性差。而对于后者来说主动性则成为了显性条件,是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主动设计的前提下,去建构实验元素,选择实验内容,其综合性、主动性显而易见。

管理维度上的差异。县区整体统一和单个的实验校,在管理和推广的力度以及方式方法上均有很大不同。不论是从县区范围内发挥效益来讲,还是从实验样本的选取、对比和普遍规律的总结来讲,学校实验的影响难以与区域实验相媲美。

教学改革以县区为主体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全县一盘棋,统筹实验内容与进程。县区整体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要将其定位于是对本县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新认识、谋划、调整、加强的过程,实实在在谋划教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均衡水平的过程。由县区政府、教育局、教科研部门、学校等各方面人员构成,形成一种“根据研究内容而定管理”的项目管理模式。

在县域层面调研、找准问题所在,将研究内容细化分解,如学科、学段、教法等,各实验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特长领取具体的实验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实验过程中全县一盘棋,由县域层面总体规划到各子项目,再到实验学校,利用这样的网状结构实现立体化管理。在这三级管理中上一层级是下一层级的指引,下一层级是上一层级的支撑。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脱离教学一线的教学研究必将是在缘木求鱼,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也都会大打折扣。县区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其研究重点在对县域教学水平与管理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思想、模式和方法,以及具体的实现措施和手段,最终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区域内的均衡化水平。从总体来说,改革实验的内容应包括:“教”的优化、“学”的优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优化、管理优化等众多方面。

整合教研与科研两种力量。县区整体的教育教学改革,还应打破教研与科研界限,以及学科教研之间的界限。因为实际工作中或教育现实中,多数问题是综合性的,同时涵盖传统教研和科研领域。教学改革的过程要强化教育科研的问题导向,以探索解决教育教学一线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作为科研的主要研究方向,通过教育科研提供综合性研究的框架方案,实现教育科研源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同时又反哺教育科研的良性循环。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县区层面是我省基础教育领域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其最重要的载体和依托,以县区为单位整体推进教学改革是解决我省基础教育问题的一种积极的、可行的方案。

猜你喜欢

县区县域改革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改革之路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县区节能改灶发展现状与推广探析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改革备忘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改革创新(二)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