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及胰岛素抵抗恢复情况分析

2021-12-29王立伟任卫国刘丽邓春阳秦欢鑫

智慧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糖耐量胰岛空腹

王立伟,任卫国,刘丽,邓春阳,秦欢鑫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 内分泌科,北京 100076)

0 引言

妊娠糖尿病主要是指在妊娠期发生的或首次发现存在糖代谢异常现象,为临床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与此同时有研究显示[1],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血糖可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有的可能会持续出现糖耐量异常,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为2 型糖尿病。因此,加强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血糖管理对于改善其临床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抵抗、胰岛β 细胞功能不足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2],故本研究通过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12 周、1年进行血糖水平监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以了解其产后糖代谢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恢复情况,为本病患者产后管理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确诊且分娩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0例进行研究,患者22~38 岁,平均(31.63±4.08)岁,孕前体质量指数(BMI)17.9~27.1kg/m2,平均(23.59±2.55)kg/m2,产前BMI22.2~31.2kg/m2,平均(28.34±3.01)kg/m2。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2014)》[3]的相关诊断标准,OGTT 试验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大于5.1mmol/L,餐后2h 血糖大于8.5mmol/L。患者在产前均无糖尿病病史,孕期无相关妊娠并发症或分娩并发症,临床资料齐全,患者配合研究,签订了同意书;排除标准:孕期患有1型糖尿病,或合并严重内分泌性疾病、严重肝肾脏器疾病,或不配合随访研究的患者。本研究获得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在患者孕24~28 周、产后12 周、产后1年进行75g 糖耐量试验(OGTT)以检测其血糖水平、胰岛素功能。

75g OGTT 试验:检测前3d 正常饮食和运动,检测前1d 叮嘱受检者晚22:00 后不再进食。进行检测时让受检者在5 分钟内喝完300mL 含75g 葡萄糖的液体,让其静坐2h,在喝糖前、喝糖后1h、2h 采集其静脉血,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测出空腹血糖(FBG)、餐后1h 血糖(1hPG)、餐后2h 血糖(2hPG),并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受检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

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胰岛β 细胞功能评定指数[MBCI=(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后1h 血糖-7.0)]。

1.3 相关疾病诊断标准[4]

①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2h 血糖在7.8~11.1mmol/L 之间;②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h 血糖正常,但空腹血糖在6.1~7.0mmol/L 之间;③2 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或随机血糖大于11.1mmol/L。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产后12 周、产后1年空腹血糖、餐后1h 血糖、餐后2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②比较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产后12 周、产后1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 细胞功能评定指数的变化;③追踪记录患者产后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2 型糖尿病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描述,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对比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产后12 周、1年血糖水平比较

产后12 周、产后1年的空腹血糖、餐后1h 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孕期(P<0.05)。与此同时,产后1年,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产后12 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1年患者的餐后1h 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显著高于产后12 周(P<0.05),见表1。

表1 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12 周、1年血糖水平比较(±s)

表1 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12 周、1年血糖水平比较(±s)

注:与孕期对比,#P<0.05;与产后12 周对比,*P<0.05。

2.2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产后12 周、1年胰岛素功能指标比较

孕期、产后12 周、产后1年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 细胞功能评定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产后12 周、1年胰岛素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产后12 周、1年胰岛素功能指标比较(±s)

2.3 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情况

产后1年,糖耐量受损发生率显著高于产后12周(P<0.05),两组的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情况(±s)[n(%)]

表3 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情况(±s)[n(%)]

3 讨论

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2010年国内成年2型糖尿病发生率约为9.7%,糖耐量异常发生率约为15.5%,二者总人数占全总人口的25%以上。大量研究证实[6],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苗志荣等[7]研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进行短期、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产后1年内糖尿病患病率在2.5%~16.7%,产后1-3年糖尿病患病率9.2%~43.1%。隽娟等[8]的研究报道指出,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是非妊娠糖尿病产妇的9 倍。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后12 周、产后1年的空腹血糖、餐后1h 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孕期,提示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机体血糖水平会逐渐降低,恢复正常水平。但本研究还显示,产后1年患者的餐后1h 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显著高于产后12 周,且产后1年糖耐量受损发生率显著高于产后12 周,提示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远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这需引起临床重视,适当延长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时间,重视血糖评估结果,通常在产后12 周内进程1 次血糖监测,若75g OGTT 试验检测正常每1年监测1 次血糖,并适当予以饮食、运动干预,早期防治,严重的还需根据实际病情决定是否进行临床干预治疗。

当前大量研究报道[9],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基础是胰岛素抵抗、胰岛β 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是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其会随糖尿病病情加重而升高[10]。胰岛β 细胞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最初是出现代偿性分泌增加,而若胰岛β 细胞失代偿则可表现为机体血糖升高,其中,先是餐后血糖水平升高,再是空腹血糖升高[11]。胰岛β 细胞功能评定指数是近年新发现的反映胰岛β 细胞功能变化的实验室指标,能够及早发现机体胰岛β 细胞功能下降[12]。本研究中,孕期、产后12 周、产后1年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 细胞功能评定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机体胰岛素功能尚不能完全恢复。在妊娠期期间,机体为了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胰岛β 细胞会代偿性分泌大量胰岛素,导致胰岛β 细胞分泌功能会受到损伤,产后随着体内拮抗激素水平减少,胰岛β 细胞功能会逐渐恢复,但由于恢复速度较慢,故会表现为胰岛素功能异常,发生糖耐量受损、糖尿病等。

综上所述,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1年仍普遍存有糖代谢异常情况,且胰岛素抵抗恢复较慢,极易发展为糖尿病,故产后需定期随访,便于及早诊断和治疗。

猜你喜欢

糖耐量胰岛空腹
治疗糖尿病的新技术:胰岛细胞移植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空勤人员糖耐量减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探讨
空腹喝水
空腹
糖尿康颗粒对糖尿病模型大小鼠血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