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时感受当地人生活必去的市场,你选哪个?

2021-12-29当代旅游编辑部

当代旅游 2021年9期
关键词:菜市场海鲜火车

《当代旅游》编辑部

摄影:宋讲理

记得有一个说法,想真正了解一个地方,就去它的菜市场。因为菜市场才是当地人最多的地方,那里有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以及最纯正的土特产。

※云南丽江

丽江的路上,有很多广告牌都在打“女儿国”的标签,什么?《西游记》剧组来过?女儿国是在这个地方取景的?

古城里的导游为我们解开了疑惑,通过导游讲解,“女儿国”这个标签的由来才展现在游客面前。

旧社会,妇女是当地劳动的主力军。以往在大的集市上,是看不到男性的身影的。卖东西的是女人,买东西的也是女人,男人的任务就是在家吟诗作赋养鸟种花,所以在丽江,最繁华的市场,都一片“女儿”景象。

即便导游渲染得很到位,可古城如今的商业气息浓重到男女比例几乎均等,在所谓的古城里,完全体验不到古老的那种震撼属性。直到看到了象山市场。都说云南十八怪,丽江十九怪,婆娘杀猪比男人还要快。

如果你也有机会来丽江,建议你去逛逛当地的菜市场。有些东西真的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体会到的。象山市场有瓜果蔬菜、日用百货,样样俱全;市场内部有许多当地特色小吃,如鸡豆凉粉、腊排骨、土鸡火锅,等等。市场内部有几家腊排骨很是正宗,值得尝尝。夏季的时候,市场上会有众多新鲜的野生菌,爱吃野生菌的小伙伴,必去的地方。

※云南昆明

每年5—9月期间(具体看菌子采摘的季节),篆新农贸市场二楼都会开放云南山珍市集。虽然每年都会看到新闻里说的“云南一女士因吃了有毒野生菌致幻在病床上唱《忐忑》”“云南青年因误食有毒野生菌在原地转圈圈”等新闻,但是云南人民仍旧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试毒”。这份执着的来源,就是云南的野生菌!

云南人民一年一度的“试毒大会”伴随着云南的雨季开始了。湿润的空气与土壤给野生菌提供了疯长的天然环境。这些无法人工养殖的野生菌,便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山珍。也正是因为它的季节性,让野生菌变得尤其珍贵。

摄影:霁悦

这林林总总色彩艳丽、体型多样的野生菌,足以让每位游客“开足了眼界”。据说不同的野生菌有不同的做法,要懂得料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野生菌的美味!比如,松茸不适合水洗,切片要用陶瓷刀,否则会变色。松茸最好的方法是烤着吃。鸡枞菌是云南人特别喜欢的菌类之一,一般的做法就是用油慢火熬1—2小时,叫做“油鸡枞”。做得好的,口感鲜嫩还富含水分,吃起来不会过干,但是特别香口,在野生菌的季节,很多店面都出售瓶装的油鸡枞,品质好一些的要150—200元可以购买400克,吃饭的时候或者喝粥的时候,它是最佳的伴侣。

不少昆明人把它称为“真正的老昆明美食天堂”,更有人称这里是“昆明物价的风向标”。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在这里不仅能买到许多种类丰富的时令蔬菜,还有诸如版纳的树番茄、哈尼族的黄豆豉、河口的小菠萝等一些特色原料,很多市民都非常喜欢到这个菜市买东西。作为游客,看看这里有趣的事情,看着来往人群的穿着表情,比任何大城市的繁华都要来得真实。简陋的遮雨棚下,满地泥泞,人挤人。不过,你也很容易发现这里的另一种魅力:新鲜时蔬五颜六色的,随意堆在筐里,就有了比超市里更精致的昂贵感。鲜花也穿插在蔬菜中一起售卖,美而不贵的生活小点缀,俯首可得。

※三亚

第一市场作为三亚最早的海鲜市场,这里曾经是当地农家沿街叫卖的道场。他们手提肩挑,把沾着晨露的青菜,把刚打捞上岸尚在网中蹦跳的鱼虾摆在新建街的街头。地道的海南话,淳朴的椰风情,是第一市场的历史记忆。随着海南旅游的兴起,第一市场这个“最三亚”的地方已经成为三亚旅游打卡之地。

到三亚,必吃海鲜。海鲜加工,已经成为第一市场一道流动着的风景线。第一市场商业区覆盖了新民街、新 街、红旗街、椰风巷等街道的范围。这里有长达600多米的购物一条街,几乎所有的日用品都可以买得到,还有各式各样的工艺品、首饰品,而且价格特便宜,晚间还有马路夜市。

这里的农副产品是三亚最全的。第一市场的海鲜品种最齐全,市场周边有很多海鲜加工店,购买好心仪的食材可以立刻交给餐厅去制作,不会让海鲜的新鲜度打折扣,简直是一条龙服务!这里是外地游客的首选之地,如果买水果、特产等,可以直接让店家发快递,很方便快捷。在第一市场买海鲜并加工,需要小心别被调包。最好选择明厨的大排档,可以直接看到厨师制作海鲜,或是找没有售卖海鲜的店铺进行加工。

海鲜挑选也是有诀窍的。优秀的海产品应该有这些特点。鱼类:眼球凸起透明,黑白分明;鱼鳃鲜红整洁;鱼鳞排列有序;鱼肉按下去马上可以恢复表明有弹性;虾类:主要看手靠近的时候虾的活跃程度,虾身泛白,虾头有黑点,虾眼浑浊不要购买;蟹类:眼突、腹部微凸、吐泡、腹部较白坚硬就比较好;贝类:选择那些微微张口露肉的,如果死去的贝类肉会向里面凹陷;如果不懂海鲜,记住挑选时最重要的一条:哪个蹦得欢就买哪个!

※成都

在成都西门上的青羊小区菜市场以规模大,美食多而闻名。菜市场几乎都是户外区域,一家挨着一家依次排开,不少婆婆爷爷一边遛狗一边买菜,走在其中,有种仿佛逛公园般悠闲自在。

这里不光食材新鲜种类繁多,其他的熟食也是物美价廉。你可以看到成都人小时候最爱的油炸馓子,师傅熟练地将面坯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用抹了菜籽油的手来回抻开后放入油锅,很快就会炸出金丝套环黄脆脆的馓子;有家小店每日限量出售海椒面,剪、焙、杵全程手工,细腻干香作川菜佐料最佳;还有家春卷摊,摊主许姐十多年如一日,练就了一手好功夫:烙的春卷皮薄如纸张,嚼起来很有韧性,你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在春卷里包各种开胃生津的凉拌菜。

摄影:宋讲理

摄影:霁悦

人民公园后边的汪家拐菜市场在成都也还算有名气。菜品很多,水果品种也丰富,鸡鸭鱼兔肉都有。有很多当地特产。市场四周是小店面,卖的干货应有尽有,曾经在这里买了很多花椒和麻椒,地道四川味儿!装了三层袋子,在回家的一路上都能闻到包里散发出的椒麻气息。

※厦门

菜市场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八市对于厦门而言,就是这样的存在。来厦门旅游,一定要去八市感受一下属于厦门的市井味道。八市是最热闹的、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海鲜市场。“

第八海鲜市场简称八市,是厦门老牌的菜市场之一,就坐落在厦禾路和思明北路交叉口不远处,有直达的公交。虽然比较老旧,但还是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在八市,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海鲜,很多都叫不出名字来。穿梭在八市的街道之间,可以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厦门,因为这里有厦门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你可以购买了海鲜到附近的海鲜加工店,让老板给你现做。加工费也不高。并且能保证你吃到的是新鲜的海鲜。

清晨的八市,味道是鲜美的,因为一切都很新鲜,鱿鱼螃蟹大虾都刚刚上市,行走在人群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海腥味,讨价还价声、过路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八市,也正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八市。

狭长的路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本地的特产小吃应有尽有,不买只逛,也像是走入了水族馆,各种叫不上名字的海鲜以及热闹的市井气息,瞬间将每个人包裹在老厦门的氛围里。这里依然能看到很多当地的烟火气息,挑着扁担的阿婆在热闹的市井中穿行,认真挑选的顾客,街边的老建筑也别有一番看点,和老市场交相辉映着,在熙熙攘攘的老街上,时光不曾溜走,从故人留下的生活习惯一直传承到现在,在快步更新的年代中,用自己的坚持让老街依然闪烁着光辉。

※杭州

农贸市场是一座城市的缩影,这个“菜篮子”她有着故事、有温情、有记忆,有着风餐露宿的习惯,也有着风雨无阻的等候,总亮起最早的灯,送走最迟的夜归人。位于杭州市中心的红石板农贸市场变得充满了文艺风和设计感。连角落的小摆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定制款”。

红石板农贸市场是“中国版”平价无印良品!菜场当菜市场遇到国际设计师,奇妙的化学反应就发生了!改造后的红石板农贸市场面积不大,只有550平方米,但13个摊位长得都不一样。

现在的农贸市场走道两边立着复古电线杆和路灯,四通八达延伸向菜场的各个区域;连同市场内的竹制灯笼、仿古摊铺、手写书法招牌,仿佛走进老杭州市井小弄堂。

摄影:霁悦

摄影:霁悦

菜市场的改造不止是颜值高了点这么简单,有面子更要有里子!改造解决了菜场里的很多实际问题:猪肉铺增设了可随时冲洗,残留血渍的水龙头和排水系统。储藏鸡鸭铺冻肉的保鲜冷柜,也特别采用了定制的全玻璃笼罩。

在菜场入口处的面馆,由湖畔大学的设计者朱晓鸣设计。小面馆现在变成了一个“房中房”,高高的木头墙,垂下来的藏青色的布帘,顶上一排竹制的菜单,很日式,像一个居酒屋。

※北京

北京新源里附近的三源里菜市场,号称北京“逼格”最好的菜市场。“众多明星”“五星级大厨”专程来这里采买,你就知道它的名头有多大了。由于挨着使馆区,很多歪果仁来这里采购,所以这里可以找到全世界的各种食材:从澳洲龙虾、西班牙红虾、北极甜虾、帝王蟹,到火鸡、水鸭、鹌鹑、羊排、各档次的牛排,泰国的红毛丹、智利的青蛇果等等。这里的各个门类还算是分区得当——整体而言,水果、蔬菜、肉类都是大头,传统中式菜场里的豆制品和米面粮油也能找到,一些特色的西式、日式、东南亚调料以及进口乳制品占据了不小的面积。摊主们一口流利的英文,叫人暗暗惊奇,对于食材的整体摆放,似乎也有着自己独到的市场审美,吸引了一批人来打卡拍照。

专卖西红柿的摊位,偏酸偏面偏甜的西红柿,大中小的西红柿,红黄绿的西红柿应有尽有;专卖食用花卉的摊位,三色堇绣球茉莉雏菊,美得根本下不去嘴;专卖菌类的摊位,提供从普通木耳到俄罗斯黑松露的上天入地蘑菇之选。

另外菜市场还有自己的官网,逢年过节还会和使馆举办活动。当然这里的东西也很贵,名义上叫菜市场,实际是个洋超市了。

2008年泰国前总理访华,特地回到三源里菜市场故地重游,尝尝烙饼还是不是多年前的味道,这样的故事在摊主们口中至今仍津津乐道。

三源里菜市场是北京第一家“无现金市场”,在这里各家都会提供支付宝和微信收款,百元大钞在这里是很可能找不开的。事实上当你到了这里,会发现“无现金”的设定还是很适合这里的。毕竟这个菜市场的东西……太贵了!对于第一次来这里的人而言,随随便便花个五百一千是很轻松的事儿,尤其是如果你不小心看上一只帝王蟹的话。移动支付会很大程度降低你遭遇洗劫的肉体疼痛感。

※泰国曼谷

最牛菜市场又称美功铁道市场(Mae Klong Railway Market),位于泰国曼谷西部,距离曼谷80公里的夜功府。由于菜摊分布在火车轨道的两侧,每天都有八趟火车经过该市场,火车贴着菜摊,十分惊险。因为铁道的经过和Discovery Channel的报导而逐渐闻名。

八九点钟火车相对多些,建议赶早,下午的集市不热闹,火车也少。有的店家会贴心的把列车时刻表张贴在店前。

摄影:宋讲理

作为不远万里看稀罕的群众,默默举起了相机拍照,镜头之下各人反应也是不尽相同,这也是旅行中有趣的一点,你无法预知你会遇到怎样的人或事。

@萱萱爱美丽 :火车没来之前,这里就是一个人流密集、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火车过来之前几分钟,会有警报和广播响起,此时铁道边的摊点纷纷将遮阳篷收起,等待火车经过。火车经过时与摊位挨得非常近,现场游客又很多,因此拍火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站在红线之外。现场也会有工作人员不断提醒游客,并将没有站在红线之外的游客赶到红线之外。火车开得非常缓慢,在与火车擦肩而过的那一刻,甚至可以清晰地拍到火车上的游客。8:30的那趟火车与9:00那趟是对向行驶的,从拍摄的角度,8:30那趟是逆光,9:00那趟是顺光。因此,如果时间充裕的,建议两趟都可以看看。这里摆在地上的摊子高度不知是不是都经过精心测算,火车经过时,火车底部刚好从摊子上方掠过,但却完全不会碾压到摊上的商品,真的是非常神奇了。由于火车的速度非常慢,因此抓住时机,也可以跑到铁道中间快速地与火车来张合影。但还是那句话:“铁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拍照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不要离火车太近,拍完照迅速撤回到红线外,安全第一哦!铁道市场是一个农贸市场,有许多果蔬、肉类、香料等农产品出售,而且价格不算贵。忽略它的网红打卡地身份,这里也是一个体验当地人生活的好地方。

@奥康纳叔叔 :伴随着尖锐的汽笛声,只见远方的车头越来越近,商贩们就在这电光火石间收起了遮阳的斗篷,狭小的菜市场瞬间变得宽敞亮堂许多。与淡定的商贩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旁紧贴着摊位瑟瑟发抖的游客,生怕火车会把自己带走。留给游客们的空间真的非常有限。在这难得的瞬间,人们纷纷拿起手机相机疯狂的拍照,我也在这疯狂的一瞬间抓拍到了最满意的一张照片,而此时此刻,我或许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火车呼啸而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又开始了往日的劳作,就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而火车经过的那一刻,便成了我永远的记忆。郁达夫老师曾经写到:“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话是实话,可旅行能让我经历了别人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感受到了大家没有感受过的心境,我想这就是旅行最大的乐趣吧!

※伦敦博罗市场

这个市集是《神探夏洛克》s04e01里面狗狗跑进来的市场,也是各种英剧的取景地。这里商品的种类超级多!主要是售卖生鲜和瓜果外加调味料和奶酪,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很多好吃的小吃。在这里还可以买到伦敦最好喝的独立咖啡——Monmouth,这一家的咖啡每天都有顾客来排长队。还有新鲜的生蚝,10镑就可以买到4个新鲜的超大个生蚝。伦敦人有多爱生蚝呢?他们的地铁卡叫做“牡蛎卡”(牡蛎就是生蚝),大文豪莎士比亚还曾说过:“世界是我的牡蛎(The world is my oyster)。”

菜市场就像是一座城市的镜子,透露着这座城市老百姓生活的状态,容纳了城市的人情和口味。

猜你喜欢

菜市场海鲜火车
西班牙海鲜饭
为什么浅海海鲜比深海多呢?
成都最生活——逛菜市场
海鲜马拉松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热闹的菜场
买菜记
菜市场的早晨
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