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红色资源开发与红色基因传承发展的思考

2021-12-28毛苏苏

老区建设 2021年22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开发保护

[提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泰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开展活动的最早地区之一,拥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对比现阶段泰安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状况,中共泰安第一支部的传播度和利用率还不够高,其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与其他红色资源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编制规划方案、用好地方资源、打造红色品牌、健全传承机制、加大扶持力度等对策,以期为其他地区红色资源开发与红色基因传承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中共泰安第一支部;红色资源;开发;保护

[作者简介]毛苏苏,中共泰安市泰山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山东泰安 271000)

2021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并强调,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中共泰安第一支部是泰安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其红色文化资源及红色文化内核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传承好、发展好这一红色资源不仅有助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而且有助于带动泰安市乃至周边地区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一、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的基本情况及开发现状

泰安是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据统计,全市共有革命遗址282处,其他遗址51处,为泰安市传承发展红色基因提供了良好基础。1925年秋,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派共产党员马守愚来泰安开展党的活动。1926年3月,在蒿里山建立了泰安第一个支部——中共泰安支部,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泰安发展壮大、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新篇章。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深入挖掘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对于告慰革命先輩,教育砥砺后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英雄山社区,2018年11月27日正式开馆。展室内外展陈面积400余平方米,收录珍贵图片近300幅。室外展区是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文化长廊,长廊依托蒿里山文化,集中展现出蒿里山的五种精神。室内展区按照泰安党组织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历史顺序,划分为“在蒿里山点燃泰汶星火、在白色恐怖下曲折发展、在抗日烽火中淬炼成长、在解放战争中发展壮大”四个部分。展览以清晰的轮廓、翔实的内容、准确的史实,全面展示了泰安党组织从建立第一个党支部开始、逐渐成长壮大、永葆革命本色的奋斗历程;客观反映了党领导泰安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取得的光辉业绩;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崇高理想信念。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开馆两年多来,共接待600多个单位12000余人参观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泰安市委、泰山区委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党史、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深入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泰安市委组织部、泰安市委党史研究院对泰安市红色党性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梳理,编制《泰安市红色党性教育资源布局图》,遴选确定50个红色资源和党性教育资源,有助于宣传推介泰安市红色党性教育资源,让广大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中汲取力量、涵养初心,砥砺品格、鼓舞斗志,凝聚起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与同类型红色资源相比,中共泰安第一支部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加大投入,以实现其经济社会价值惠及于民。

二、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一)红色文化地方特色挖掘不够

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不可重复、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性质。如果只限于被动地承载传统、反映历史,就无法上升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那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价值内核也无法得到外化展示。总体来看,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因受地域面积及交通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场馆规划、展陈布置等方面的特色不够突出,与其他红色纪念馆存在单调、雷同等现象,其整体接待力和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距离建成综合性开发利用的典型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物质形态保护开发亟待加强的同时,精神形态的价值挖掘不够深入。展室中所展现的红色文化内涵略显单薄,系列化和深层价值挖掘不足,展陈内容与泰安革命史和烈士相关的报刊、图书、文件、手稿、日记、信件、印章、档案以及战争时期的物品和烈士生活用品、各种革命历史照片、影像等相对较少,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不够丰富,这导致了其蕴含的内在品质和红色精神无法得到充分彰显。此外,关于中共泰安第一支部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虽然有些部门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转化为理论成果的还不多,这使得民众的知悉度相对较低。因此,需要继续挖掘本地红色文化的底蕴,将更多的历史文化梳理整合,以期发挥良好的社会教育功能。

(二)红色资源保护力度有待提高

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精神高地,保护红色资源是首要任务。当前,有的红色资源已不完整,有的红色文物也已受损,有的红色故事面临失传,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修复和记载,红色资源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中共泰安第一支部旧址——蒿里山山洞,此山洞是由沉积岩构成,由于长期暴露在地表,遭到自然的风化剥蚀,用手搓动很容易分离成颗粒掉落,加之前期未形成有效的保护措施,截至目前山洞已风化近三分之二。除此之外,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等专业素养也需要相应提高,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专业指导,为红色资源的保护注入新动力。红色资源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而民间修复能力有限,因此还需依靠政府牵头和相关部门的配合来完成,加强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多方合作,在保证资金充足的条件下对红色资源进行科学的保护与开发。

(三)红色精神融合发展有待加强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应同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相伴而生。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坐落于蒿里山,而蒿里山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蒿里山是一座神奇的山,这里是中国古老宗教信仰中“阴阳”两界交汇的坐标,曾建有规模宏大的蒿里山神祠;蒿里山还是一座厚重的山,自古以来是历代帝王的禅地之所,封禅文化是蒿里山历史遗迹区的文化基础,也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蒿里山又是一座红色的山、英雄的山、希望的山,在时代变迁和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蒿里山褪去“神圣”的光环、甩开历史的包袱,演变为革命的火种地、斗争的策源点。因此,蒿里山所独有的历史特性,为其红色精神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从现有开发状况来看,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以传统讲解为主要元素,参与性和体验式的项目较少,没有足够的拓展空间,且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缺乏有效融合,其红色精神的的兼容性、伴生性特征未能显现。若要谋取更深层次的发展,需要与地域特色形成互相衔接、互相补充的有机整体,形成文化延伸、统合规划、产业运营的文化一体化开发体系。

(四)红色全媒体宣传推介影响力有待扩大

红色资源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发展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共泰安第一支部整体上对外知名度还不高,接待波动幅度较大,热潮主要集中在有关纪念日或党性教育活动前后,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自2021年3月起,笔者对100余名党政干部进行了关于中共泰安第一支部红色文化知识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党政干部对于中共泰安第一支部的历史相对了解,这与之前各部门组织到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开展党性教育有关,但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相对缺乏了解,且有86%的人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支持,普遍认为应把中共泰安第一支部打造成为影响较大、教育功能较强、富有本地特色的党性教育基地。除此之外,在宣传内容上,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以泰安第一个党组织的建立和泰山革命史介绍为主,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内容和形式都较为严肃,其影响力难以下沉到群眾中,尤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在宣传方式上,大多依靠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形式和内容相对固定,而互联网思维的运用相对薄弱,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网络新媒体新技术应用较少,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推广力度。在宣传形式上,线上线下的宣传投入不均衡,线上缺乏相应红色资源的网站建设,线下宣传项目和活动较少,对舆论的引导和互动能力重视不够,这又是制约宣传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选择

(一)编制规划方案,让红色基因“立”起来

规划也是资源,可以创造价值,创造效益,铸造地方品牌。近年来,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经验告诉我们,红色文化搞建设,先要制订发展规划,标明可行举措,树立红色标杆。

第一,编制红色资源保护开发规划,立起“红色主心骨”。目前,泰安市有关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和红色基因传承方面的政策条例尚未形成,缺乏相对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因此,需要建立政府主导、市区联动、市场介入、社会参与的协同开发机制。首先,科学编制红色资源保护开发规划。根据《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相关要求,以《泰安市红色党性教育资源布局图》为依托,分级分类对红色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和规划开发,明确红色资源的保护主体、保护标准、保护方法、管理主体、管理责任、管理等级以及开发利用中应遵循的原则,规定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具体内容;其次,把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中。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前瞻规划,及时回应新时代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树立区域红色产业品牌意识,将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培育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培育区域红色文化产业链,形成红色文化产业群。如,在实施全域旅游发展中更加注重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凸显红色旅游价值;在实施乡村振兴、城乡提升战略中增加红色元素,发挥红色资源的引领作用;再次,在政府主导下构建“政府—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机制。创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吸引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宣传部门参与红色文化研究,对红色资源的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系统发掘与整理,不断形成新思想、新成果。

第二,抢护中共泰安第一支部旧址,筑牢“红色主阵地”。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中共泰安第一支部旧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研究较晚,以致于旧址山洞风化严重。鉴于此,急需抢救修缮山洞主体,加固周边山体,保留历史原貌。可聘请地质专家、高校专家、设计人员对山洞进行详细的踏勘和数据分析,对现存的裂隙进行灌浆处理,对危岩体进行加固保护,并设置永久性保护标识,备案建档;对蒿里山旧址进行提档升级,以提供完备的、可瞻仰的纪念性场地。要统筹考虑,区域合作,通过依托周边资源,采取房屋租赁、资源共享等方式,扩大山洞旧址规模,整治周边环境,完善配套设置。整体设计提炼中共泰安第一支部的历史文化脉络,设立碑文,并运用景观、小品、构筑物等还原革命先烈在山洞内部工作战斗的场景,融入情景再现项目,增加红色基地的体验性与互动性,提升党史党性教育的功能性。

(二)用好地方资源,让红色基因“厚”起来

丰富的地方党史资料和党史人物更容易在当地形成价值认同和亲身感受,要让红色基因更“厚”,红色文化更“红”,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加强红色资源内涵挖掘,进一步充实文史资料,完善布展工作,健全配套设置。

第一,深挖文物史料,用红色经典铸就精神丰碑。在蒿里山建立的中共泰安第一支部是泰安党组织创建发展的源头,是泰安党组织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源头,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特有的德育功能有助于增强泰安人民的凝聚力,促进各项事业的整合发展。而红色基因往往附着在一定的人或物上,想要留住永恒的红色记忆,铸就精神丰碑,必须加强对相关史料的研究和编撰,确保精神内涵真实客观和全面完整。要深入挖掘中共泰安第一支部书记马守愚、组织委员于赞之、宣传委员王仲修等同志的先进典型故事,争分夺秒对革命老人、革命后代及见证人进行声像采访,最大限度地把蕴含其中的信仰、宗旨、品格、作风挖掘出来、生动展示出来、持久传承开来,使革命英雄真正成为全社会尊崇的榜样。要改造提升布展陈列,创新表达方式,以科技化、艺术化、体验式的主题展陈,帮助人们了解、感悟那些不平凡的故事,着力打造主题突出、符合实际、内涵丰富的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

第二,整合党史资源,以红色资源推进融合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必须秉持尊重、开放、包容的心态,创新性地进行融合发展,释放红色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发展活力。从红色旅游角度来看,泰安市无论是景点数量还是布点规划,都还相对薄弱。在红色旅游和使命教育成为重要共识的今天,应注重开展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加速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今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了的八大主题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红色+文化体验主题”、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的“红色+党建教育主题”、泰山西麓里峪村的“红色+乡村振兴线路主题”等,通过“教学点+景区或基地”的红色教育模式,构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因此,需加强中共泰安第一支部这一红色资源与地方特色资源的融合发展,将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等本地资源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找准红色资源与自然风景、经济发展、民风民俗的结合点,延伸红色资源的价值链和利益链,逐步形成“以红为主、以绿衬红、产业联盟、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红色资源在时间、空间、文化上具有紧密的关联性,还要加强市际、县际交流,推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协同发展,促进共享共用。

(三)打造红色品牌,让红色基因“活”起来

着力打造弘扬红色文化的高地,要用好红色资源,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品牌。

第一,定位起点抓独有。作为泰安市委的前身,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展室在泰安市范围具有不可替代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唯一性。应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将此党史教育品牌作为优势文化优先发展。要聚焦中共泰安第一支部的发展历程及其时代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可成立关于泰安革命文化的专门理论研究机构,定期编写出版相关红色文化刊物,使中共泰安第一支部成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宣传、民政、文旅等部门要力争创作出一大批歌颂泰安革命烈士、弘扬革命精神的优秀红色精品剧作,使中共泰安第一支部这一红色招牌在泰安市叫得出、叫得响,打造成为市级乃至省级党史教育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

第二,策划项目抓重点。精心策划红色文旅项目,有计划地安排红色文旅项目进入重点招商目录,全方位开放文旅市场,力促红色资源价值转化。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要以积极谋划大项目、好项目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中共泰安第一支部的天然优势和阵地作用,将这一红色资源与周边文旅资源有机串联整合。特别是紧紧围绕红色剧目打造、产业体系培育、基础设施配套、教育研学基地建设等重点领域,推出多个以爱党、爱国、国防为教育主题的文旅融合项目,多元素、全方位开展党史教育活动,打造集培训、实践于一体的“红色培训模式”,为扩大红色党史教育品牌影响力、提升党史教育服务水平锦上添花。

(四)健全传承机制,让红色基因“传”起来

构建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保证,能实现对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形成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的强大合力。

第一,要在建立机制上下功夫。红色基因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党建工作全过程,形成红色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激励人的良好局面。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着力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工作落地见效,并充分利用人民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保障机制。进一步规范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运用,细化文旅、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日常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坚决打击破坏红色资源的行为,对于损坏红色物质资源、否定红色精神资源的予以处罚,让红色资源得到永久保存;再次,要建立完备的宣传工作机制。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充分利用“融媒体+红色”的宣教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和多边互动。利用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抓住每年纪念日前夕开展红色宣传教育,通过邀请记者采访、媒体宣传、举办文艺活动等,推销红色资源,扩大红色品牌的影响力,提高红色旅游知名度。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主体,积极引导全社会、全体市民、游客进行自发性宣传,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

第二,要在开展教育上下功夫。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设计系列化、系统化的教育活动,形成“现场讲解+基地参观+延伸教学+互动交流”的教育模式,切实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中。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红色教育,开设红色文化校园课程,强化“校馆”互动,推动各类学校挂钩中共泰安第一支部共建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并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推动红色文化进学堂,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勤奋学习、报效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开展“红色课堂”学习分享、“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歌曲”演唱、“红色画卷”书画评比、“红色足迹”研学实践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强化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五)加大扶持力度,让紅色基因“强”起来

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依赖于红色资源本身的价值,还离不开政策和资金支持,应从全局上统筹管理红色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一,加强领导,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党委政府要发挥地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主导作用,强化对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的指导、服务和统筹,切实担负起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主体责任。需要成立红色文旅发展相关研究机构,统筹指导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及红色基因传承等相关工作,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红色资源在保护开发中的重大问题。继续完善红色资源的管护措施,为每一件革命文物、红色文化遗存制作专属“身份证”,实现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化管理,为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性保障。加大文化标识的设置,在道路、场馆等处设立路标、指示牌,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第二,加大投入,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实践证明,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需要政府必要的财政支持。因此,要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拨付专项资金对红色资源进行修缮管护,优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推动现有展室提档升级,特别是针对交通瓶颈、场地受限等硬件问题进行专项研究,不断提高红色教育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度。此外,还要注重政府与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的衔接合作,培育社会投资主体,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共同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通过多方合作,使其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各自专长,助力红色基因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进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1,(20).

[2]徐蓉.湖南红色资源价值实现的路径研究[J].公关世界,2021,(18).

[3]乐波,邓春晖,张水平.孝感市红色资源传承利用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1,(5).

[4]熊群红.依托红色资源加强中共党史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以江西红色资源为例[J].党史文苑,2021,(8).

[5]龚宏.哈尔滨城市红色记忆与基因传承研究[J].学理论,2021,(7).

[6]孙绍勇.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百年赓续的精神解码及其文化涵育[J].思想教育研究,2021,(6).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开发保护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