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活博物馆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1-12-28四川省博物院王瑞昌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物教育资源培育

■四川省博物院 王瑞昌

博物馆不仅是社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更是提升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场所。较之正规的教育机构——学校,博物馆虽是社会性公益机构,但它基于丰富的藏品优势,以实物为载体,强调亲身参与和互动体验,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关于核心素养的论述,意味着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向。核心素养的落实有赖于课堂教学,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非是各个学科素养机械叠加的综合,而是学科素养抽象化的产物。人类学习的本质是与跨学科素养所指向的核心维度相一致的,只有促进跨学科能力素养的培养,才能发挥育人合力。因此,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既可以让实物作为教材的补充又可以拓宽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并最终彰显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博物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助力剂。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共同点都在于传播知识,尤其在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互补性:学校力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博物馆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使其社会教育更贴近实际,把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其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美育和环保教育的作用。同时,博物馆教育的特点在于围绕“实物”这个中心,创造一个从直接感性上认识实物的条件,在欣赏中获得知识,而学校教育却不具备这种环境。总之,博物馆教育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层面分担了学校教育不足的一面,它们之间是一种密切的协作关系。

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协同育人的策略。一方面,优化学校与博物馆的沟通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文物行政部门应当着眼于长期的公共利益,将激励和引导作为必要手段,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例如,学校和博物馆可以联合开展“馆校融合”的专题研究,增强博物馆工作人员与教师的双向互动。博物馆工作人员要了解学校教育体系,了解历史、科学、生物等课程的教学计划、进度和要求,结合本馆教育资源制定出相应的宣教工作方案和计划;中小学教师应明确博物馆可以提供哪些教育资源,如何利用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开展相关活动。另一方面,提高博物馆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可以说,博物馆就是一本立体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有文化氛围、展览情境等无形资源,还有建筑、藏品、图文影像等有形资源,这些都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学校和博物馆可以按照“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系统整理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与教师合作开发针对青少年的活动项目。例如,开展主题课堂、亲子手工、讲座、征文竞赛、主题导览、流动展览等馆内外特色教育项目。

猜你喜欢

实物教育资源培育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