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晨三点半,手机铃响了

2021-12-28卢龙县第四实验小学胡学贤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核酸志愿者党员干部

卢龙县第四实验小学 胡学贤

铃 声

1 月 6 日凌晨 3:30,被手机铃声惊醒的县城小学的校长们,都接到了同样内容的电话通知:立即组织教师志愿者队伍,稍后上报名单,早晨6:30到县行政中心集合,配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完成一项紧迫任务。

接通知、报名单,来不及沟通,卢龙县第四实验小学付跃红校长破例一个人决定:党员干部先上,其他老师随时待命。

打开“党员干部先锋群”,排除年龄偏大体弱的、年轻带孩子的,挑选精兵强将13 人列出名单,发出群通知,并一一“私信”留言。同时遴选5 位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备用,以防特殊情况的需要。实在不忍心半夜电话打扰,闹钟定在了5:30。

“叮铃”,一声回应,学校年龄最大的班主任尹国玲老师第一时间回复微信——“好嘞”,时间是凌晨4:40。

集 结

清晨集结,面对突发事件的考验,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应急反应,彰显了教师群体的奉献精神和专业素养;志愿者们各自克服困难,敢打硬仗,表现出过硬的师德素养。

张向东主任,接电话通知时正伺候行动不便的父亲上卫生间,本打算全天陪伴卧病在床的父母的他匆忙安顿完双亲,就冲到了集合点,没说一个“不”字。

彭庆怀主任,因人事工作连续加班,这天继续收验教师考核表,6:15 接到替补电话之后二话没说,用最快的速度于6:30 准时赶到指定地点。回来后又立即投入到学校工作中。

邢杰老师,母亲半夜发病住院,5 点多接到电话通知时刚刚睡了两个小时,她只字未提母亲住院之事,毅然参加了这次特殊行动。事后她说:感谢信任,甘心出力。

黄雪松老师,正准备与妻子徐东梅老师双双出发,突然接到岳父突发疾病的消息,留一个人去管家人,另一位急忙赶到集合点,工作结束后才赶到医院陪伴老人。妻子没有一句抱怨。

周悦老师,来校交流的党员教师,本来计划回原单位办事,接到电话通知后也是立即行动,欣然前往……

“嗯嗯!”“好,马上!”老师们就是这么简单麻利地接受了任务,连半句话的客套都没来得及听。微信群一连串的“收到”显得那么平静和理所当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询问。

接到这样的紧急通知,很多人的心情都会有一些凝重,怕听到关于疫情的坏消息,但更多的还是坚定和从容。每个人都深知,这个时候,作为党员干部,作为教师志愿者,社会需要我们,当义不容辞,全力以赴!

追 踪

6:30 ,县行政中心会议室内,严肃而紧张。

人们各司其职。县领导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各部门通力配合,有条不紊;教师志愿者训练有素,严谨认真。

“请10 名电脑操作熟练的老师出列,其他两人一组。”

“电话排查外地返卢人员,了解现在居住地,问清是否做过核酸检测……”

每一位志愿者都极其认真地聆听和记录,生怕有半点儿疏漏。

6:40,两两一组,开始完成自己领到的任务。楼道里,办公桌旁,窗台边,全是忙碌起来的身影。

“您好!请问您在哪天返回的卢龙?现在哪里居住?好的,谢谢配合。您做核酸检测了吗?在哪里做的?哦哦,感谢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在结果出来前做好居家隔离!”青年党员李金枝耐心询问,认真标注。

“……谢谢理解,请尽快到附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祝您健康快乐!”尹老师在电话这端仔细叮咛。

“打了三遍了,还是没人接电话。”

“再试试,可能睡觉呢,没听到!”

“电话通了,没等说话,就被挂断了!”

“再拨一遍,咱们稳住!”

面对打不通和拒接的电话,老师们互相鼓励,相互打气,希望打通每一个电话,敲开那些想对外界关闭的心门,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

电脑前,王保红老师发挥微机教师的专长,正在认真登记老师们的电话问询结果,遇到看不清的字都要和身旁的记录人仔细核对,保证每个人的信息记录完整无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登记表上的“√”越来越多……

终于,历经4 个半小时的奋战,与公安大数据提供的全部返卢人员都进行了电话沟通。任务完成了!

来不及梳洗打扮,来不及吃一口热早餐,但此时老师们的内心却升腾起些许美丽、些许温暖。同心、同向、同行、同力,为当前的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教育系统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出类拔萃的,平素默默无闻、不求索取,这次突击性任务完成得迅捷、彻底,可以看出老师们不仅业务强、素质高,而且勇担当甘奉献。我为你们骄傲!”主管这次特殊行动的县领导由衷地赞叹。

猜你喜欢

核酸志愿者党员干部
志愿者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党员干部新书架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我是志愿者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核酸检测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