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成长

2021-12-28陈海波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价值心理

○陈海波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

在遥远的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在雅典的城边建了一座自由而神秘的“雅典学园”,那如诗如画的情境,不知令后世多少人心生向往。看,在梧桐树的浓荫下,四肢舒展,躺在草地上,用芳香的青草做枕,把脚伸入清泉,任夏日的凉风轻拂,沁人心脾。苏格拉底说:“斐德诺,来吧,我就躺在这儿,你来读你的文章吧,在这夏的温馨中。”

这饱含诗意的生命教育,根植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深处,像春天的爬山虎期待春雨一样,我是如此期待着拥有这样可以自由呼吸的生命成长。

很幸运,在我来到徐州的第三年,考进了“领航名师”班,重新做起了学生,开启了新的学习之旅,忍不住心生欢喜。

如何成长呢?我思之又思。

重新审视自我:生命的价值在哪里?

罗曼·罗兰曾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感慨,大半的人在30 岁以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一天天地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哲人纪伯伦也曾感慨: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

三尺讲台站久了,初为人师的激情早已淹没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式重复中,于是,曾经的理想早已遗忘在时间的槽里,发不出任何声响来。久而久之,倦怠、无聊等负面情绪成了我们琐碎日常中随处可见的“灰尘”。于是,走着走着,我们就成了那群最普通的人,过着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再也看不到自我的价值与使命。

如何寻找自己的价值?

我们可以试着从“成就感、生活观、金钱观、娱乐观”四个维度来审视、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写下自己在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然后结合新时代“四有好教师”标准重新确定自己的方向,从而激发蛰伏的激情与自我追求。明确价值观之后,再根据自己的成长渴望,为自己立下阶段性的目标。

目标的有无,对行走来说至关重要。

正确的价值观催生目标,目标则会催生人的觉醒和思考的能力,有了觉醒和思考的能力,生命的状态就会生动而鲜活。

想起语文界的泰斗钱梦龙先生,他曾讲述自己之所以选择教师的工作,除了自己是个“读书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心中耸立着老师的完美形象,他对教师的工作满怀敬意和神圣感。正是这样的价值观使得他如朝圣般前行,一步一步,终于走到“语文”的至高点。

所以,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蓬勃的生命状态,热气腾腾地过每一天,有方向,有奔头,这就是最好的生活。至于到最后目标能否完全达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没有辜负每一天。

重新定位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很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比较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信念来重新定位自我,从而尝试拥有一种不一样的生活。积极的心理暗示可改变我们的内在状态,唤醒我们内在的潜能。

相信每一个生命一经唤醒和改变,就会锻造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怎样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写断言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断言是一种自我内部的对话,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判断和给自己的一个命令。要求简单明了,使用第一人称,用肯定的语气,彰显最积极的意义。比如:我很自信;我很热情;我是一个学习特别认真的人;我一定要成长……每天在心里默念断言,可以让自己时时刻刻铭记目标,可以随时随地给自己前行的动力。

有一句话说,你相信什么,你就会遇见什么。如果你相信自己聪敏,睿智,相信自己会有更好地成长,那么你就会时刻关注自己的行动,更好地反思自我,矫正自我。如此,从内,你将会不断遇见一个日趋美好的自己;从外,好的机遇也会不断地垂青于你。

2006 年暑假的一天,我接到领导的电话,让我多琢磨课堂教学,准备开学后参加徐州市的优质课比赛。有这样的机会,我当然是欣喜的,但同时我也是极度不自信的。几番纠结之后,我开始不断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多多研究名师的课堂,多多设计教学,你一定可以的,至于能不能获奖、能不能获高级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有收获、有成长。

如此这般,我每天都不断地给自己打气,每天都在积极的状态中思考教学,设计文本。那段时间,我不仅读了大量的书,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解读文本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最终,在比赛中我获得一等奖,既感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其实,人生的本质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寻找的过程,积极的心理暗示,就是告诉自己,不要否定自己,要相信自我的价值,相信自己潜在的能力,相信在持续地探索与付出之后,你终将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再次鞭策自我,拿出说干就干的行动力。

《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

博学也好,审问也好,明辨也罢,慎思也罢,到最后,都要落到笃行上,否则,一切皆空。

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来说,价值与目标的确立并不难,然而我们如果只是任它们清晰地立在那里,不付诸行动,等于空谈。行动才是成长最强大的推动力。

和学生一起学习《愚公移山》,为了检查学生对文言的理解程度,我问:

“这篇文言文,你读出了什么?”

其中一个学生掷地有声地说:“我读出了愚公身上有一种说干就干的精神。他不去想自己的年龄有多大,不去想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不去想搬山的工具有多简陋,而是立即行动,相信凿一点就少一点,相信无穷无尽的子子孙孙,相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锲而不舍,终能抵达把山铲平的那一天。”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都在学习愚公的精神,不就是因为“他”锲而不舍的行动力吗?!

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有两根支柱:第一根支柱是勤于学习,第二根支柱是勇于实践。”

大道无术,想求得大道,关键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激情,勇于为理想而行动的人。

我很欣赏汪曾祺说过的一段话:“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掂出自己的价值。人总要有点东西,活着才有意义。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

新的一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行动上,让我们一起成长吧。给自己一个方向,像航海者那样,借星光的位置坚定地前行。然后,像漫步在柏拉图的“雅典学园”一样,幸福愉快地“锚”住每一天。

猜你喜欢

价值观价值心理
我的价值观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