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 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卷特点与启示

2021-12-28河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2期
关键词:历史试题命制选择题

河北

2021 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试卷(以下简称为“河北模拟卷”)秉承“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宗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对高中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需要教师研究关注。

一、试题特点研究

(一)试题结构变化

河北模拟卷考试时间为75 分钟,选择题共计15 道,每道试题3 分,满分45 分。主观题一共四道,共计55 分。其中16 题、17 题、18 题为必做题,分值分别为12 分、13 分、18 分。三道必做题都体现了“小切口、深挖掘”的特点,为主观题命制和题型创新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为试题在传承中创新做好铺垫。对于选修内容的考查,沿用了全国卷历史的三选一模式,分值由15 分调整为12 分。

(二)选择题比重变化

河北模拟卷15 道选择题按照时序排列,先考查中国史,后考查世界史。中国古代史4 道题;中国近现代史6 道题,其中旧民主主义革命史2 道,新民主主义革命史2 道,中国现代史2 道;世界史5 道题,其中世界古代史1 道,世界近代史2 道,世界现代史2 道。选择题数量安排打破了全国卷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足鼎立”的传统,中国近现代史所占比重增大。

(三)试题材料呈现形式稳定

本套试卷共21 道试题,仅选择题第2 题和非选择题第17 题采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史料,其余试题均采用文字形式的材料,这一特点与2020 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仅采用1 幅图片、2 个表格的风格很相似。

(四)知识考查微观精细

本套试题的命制注重宏观整体,但在知识考查中也体现了微观精细。如选择题第3 题提到“魏晋时期,高品第的士族很乐于就任地望清美、品秩较低、升迁较易的秘书郎、著作郎、黄门侍郎、散骑侍郎等官职,而寒门不可企及”,这个情境中“寒门”并非通常所说的贫民阶级,而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即普通的中小地主,也叫“庶族”“寒族”。同样,选择题第10 题选项中涉及“个体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区别与联系;选择题第11 题考查英国1825 年废除禁止出口机器的法令,允许大部分机器设备和技术自由出口的原因。可见,本套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备考时要深挖教材、精准理解,体现出对学生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综合考查。

(五)能力考查具有开放性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命制往往突出问题意识,重点考查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等能力。这一命题趋势,在本次河北模拟卷中有较为充分的体现,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

河北模拟卷第16 题是在以往全国卷历史试题中不曾出现的新题型,试题中三则材料摘编自施耐庵的《水浒传》和冯梦龙的《初刻拍案惊奇》。试题指出小说对于宋朝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引用时需要加以辨析,要求学生就材料中四处划线部分找出两处不符合宋朝史实的地方,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该试题考查学生甄别史料真伪的功力,是一道具有创新思维的试题。试题既考查学生的史料研读和辨析能力,又要求学生站在宋朝的时空角度,结合知识进行逻辑严密的解释,其教学导向是值得肯定的。

此外,河北模拟卷第17 题为开放性试题,试题以文艺复兴时期部分作品信息表为载体,要求学生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参考表格中一组或几组信息,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该试题提供的材料信息非常丰富,且只对作答提出了基本要求,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个性化思维空间,体现出试题鲜明的开放性。这道题与之前的全国卷相比,从题干设置到设问方式基本保持平稳,有利于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

(六)突出学科素养考查

选择题作为自标准化考试诞生以来较为稳定的题型,对于人才选拔和学科素养考查具有重要作用。就历史学科而言,选择题有助于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判断的准确性,在做选择题时所反映出的思维过程能体现出学生个体学科素养的差异性。在河北模拟卷中,15个选择题共计60个选项,几乎没有出现靠程度词、开端词等通过做题技巧排除选项的情况。试题命制旨在考查学生的“真水平”,淡化做题技巧,突出能力考查和素养考查的命题导向,真正的为选拔人才服务。

(七)彰显“立德树人”的使命

历史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历史试题也要发挥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如第18 题,通过我国中医发展的两则史料,一方面回应时代抗击新冠疫情的热点,另一方面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祖国医学财富,唤起学生对中医学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从而发挥历史试题“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八)体现河北地方特色

本次联考反映出河北模拟卷与全国卷具有较强的传承关系,教师在备考中千万不能忽视全国卷的研究价值和示范作用。除此之外,河北省在本次试题命制中也考虑到体现区域性因素,渗透河北地方特色。如选择题第4 题,题干“畿辅之地,乃天下根本,必加意安养,使民生乐业,方能自近及远,渐致太平”考查了京津冀一体化。

二、备考策略

(一)试卷结构

河北省公布的《2021 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卷结构》中,历史学科非选择题题数为3或4道。从本次河北模拟卷分析来看,湖北、辽宁、重庆均考查4道非选择题,湖南、广东、河北、辽宁均考查6 道非选择题(包括三选一的选做题),可以看出各省比较倾向于小切口的题目,这对于习题训练的筛选具有指导性。

(二)新教材的研读

本次河北模拟卷第18 题考查的中西医结合问题,在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14 课中有明确的表述。河北省2020 级高一新生已经使用部编版新教材,虽然现在高三学生使用的仍然是旧教材,但教师在备考过程中不能忽视部编版新教材的内容。笔者建议教师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关注新旧教材交叉的内容,二是关注新教材中新的表述和新的史料;三是深挖教材中的结论;四是处理好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关系。

(三)选修内容的教学

2020 年高考结束后,山东历史试题没有区分必做题和选做题,选修模块的考查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其中第4 题考查“改革模块”的王安石变法,第12 题、14 题考查“战争与和平模块”的一战和二战的相关内容,且考查非常细致,一度引起教师对选修内容备考方向的热议。而八省联考结束后,关于选考内容的考查依然存在分化,广东、河北、湖南采取选修内容单独命题的形式,实行三选一模式,与往年全国卷保持一致;而湖北、辽宁、重庆则将选修教材知识融入必答题之中,与去年山东卷和浙江卷的考法较为接近;江苏则是四选二模式。鉴于此,由于目前正处于新旧高考过渡期,笔者建议教师在平时练习中,不要拘泥于一种考查模式,要以通史模式为线索,整合必修和选修内容,以选修课程为内容,深入拓展必修课程内容,扎实备考,以不变应万变。

(四)材料的呈现形式

八省联考试题中,虽然河北模拟卷仅有两道题涉及表格,但是广东省整卷中包含6 幅图片,1 张表格;江苏省整卷中包含5 幅图片,2 张表格;重庆市整卷中包含2 幅图片,2 张表格;湖北省整卷中包含4幅图片,2张表格,1 张展板摘抄;湖南省整卷中包含2 幅图片,3 张表格;辽宁省整卷中包含2 幅图片,2 张表格;福建省整卷中包含1 幅图片,3 张表格。这说明,应用多种类型的材料命制试题是未来试题命制的趋势。因此,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实现史料类型的多样化,如漫画类、图片类、数据类、表格类、文字类的史料,有利于学生形成规范严谨的思维习惯。

(五)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如何应对开放性试题也是一线备考师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笔者建议从题型入手,既要对历年全国卷的开放性试题进行研究,在原有旧试题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也要尝试训练并分析新题型。从试题价值方面考虑,开放性试题的关键是创造简便易操作和能够提高评分者信度的评分标准。

总之,作为自主命题的新起点,本次河北模拟卷在传承中创新,开启了一系列新的尝试和探索,高中历史教学也需要在动态中关注,在研究中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历史试题命制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与启示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从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题谈如何进行高三备考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