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层结构与哲学底蕴*——基于文化哲学视角的研究

2021-12-28刘欣然

理论视野 2021年6期
关键词:哲学特色时代

■刘欣然

【提 要】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不仅要进行多维度的解读,还要深入挖掘其学理框架以及不同层次与结构之间的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以“解释世界”为特征的纯理论形态的学说,它是一种根植于人之实践超越本性的,不断改变人生存样态的,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现实人文理论和精神,也正是从这个维度上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种哲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成果。对于这一思想的研究我们应予以深层次的、总体性的、一体化的学理分析,挖掘其话语表述背后的学术框架及其思想的本质精神,这是我国理论界的学术责任和历史责任之所在。

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层结构研究的必要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伟大的思想宝库,一般来说,人们会将这一思想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不同部分,在这一思想不断的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又逐步建立起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思想。这种认识和研究是有很好意义的,不仅是对这一思想的归纳和梳理,也为我们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某种以“解释世界”为特征的纯理论的形态的学说或是体系,而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宏思深理的解放哲学。在他的思想中一直十分关注人的问题及他们的生活世界和伦理世界,也就是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一直渗透着一种对于人的存在、本质、理想、价值和意义等重大问题的形而上学之思,他把人的问题真正纳入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文化和历史中去考察,从中国人独有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中去把握人的问题的深层意蕴并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为价值旨归。这一深层结构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他的七年知青岁月期间。从1969年至1975年这七年中,习近平经常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实事,他带领大家建地坝、挖深水井,真正做到了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从1983年至1985年,习近平担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期间,他跑遍了正定县近200个村子,为人民群众解决了不少生活上的难题,改写了正定“高产穷县”的历史;1985年至2002年期间,习近平在福建工作,他经常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练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这项基本功;2003年至2007年,习近平在浙江省担任省委书记一职,在这期间,他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两百多篇文章,其中《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等文章都强调要关注百姓生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习近平在中央任职,他提出既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也要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许多论述都涉及人的问题。2016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对各级领导干部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并且指出对于这一思想的贯彻不能只停留于口头上或是止步于思想环节,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以人的实践为基础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对立与矛盾以及扬弃这些对立与矛盾并使人类最终获得解放的理论宗旨是一致的,都表现出一种对人的问题的深度关切,这是一种一体化的思想,这种思想从总体上属于哲学,但它又不是由抽象的命题和理论范畴构成的哲学理论体系,而是一种根植于人之实践超越本性的现实人文精神,而这应当是本真意义上的哲学。

所以,当下的研究迫切需要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层结构进入到深层结构,以求把握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而精神实质就是指这一思想的“本质”和“内核”,是一种思想得以确立的深层逻辑,也就是这一思想所有内容展开的基本逻辑,而这样的一种精神实质,必然是高度抽象、凝练并具有哲学内在规定性的。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从总体结构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定位与把握,因为只有从这一理论定位出发,才能从根本上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层哲学底蕴及其本质性的人文精神。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层次结构

(一)共时性解读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共时性解读,我们可以将这一思想的观点和内容由表及里的划分为三层结构。

1.初层结构

初层结构是关于具体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分析、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措施以及社会发展蓝图设想等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实践性理论。在他的思想中,这部分论述非常之多,其中包括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论述、关于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论述、关于乡村振兴的论述、关于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等论述都是关于具体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论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论述,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论述等都是关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措施的论述;而关于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等则是关于社会发展蓝图设想的论述,这些论述都具体表现为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实践性理论。

2.中层结构

中层结构是以唯物史观为分析框架对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发展模式的分析和论述。其中主要是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论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关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论述,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论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论述等,具体表现为在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前提下对社会发展运行的内在机制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行顶层设计。

3.深层结构

深层结构是对于人的存在、本质、理想、价值和意义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关注。首先,习近平对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解读。早在2005年习近平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的时候就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1]其次,习近平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及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超越本性。他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丰功伟业。再者,习近平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在2021年1月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2]在2021年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习近平也指出:“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对于人的问题的关注贯穿于他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并成为他治国理政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和思想底色。

(二)历时性解读

我们可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历时性解读。实质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不易找到确切鲜明的思想转折点,但是我们从习近平关注的重点问题和中心来看,他思想的发展脉络永远都有一个明确的走向和趋势。从总体上来看,与我们上述从共时性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构层次有一种由深及表的上升关系,即从关于人的本质、存在、理想、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深刻认识,经过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发展模式的建构,到达宏观的政策措施和实践性策略制定这样一个演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对人的问题的关注一直内化在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发展模式建构的全过程中,其思想的旨归就是根据具体的社会发展条件把对人的深切关注融入到整个社会发展宏观政策的制定中去,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体制机制和实践性策略。而在这一过程中,这种人文精神也逐渐渗透到他思想的最底层并成为这一思想的价值支撑和深层结构。马克思多次讲过,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人并不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关注人本身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4]从社会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建构看,习近平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5]从宏观政策的制定上看,在2012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就指出我们要肩负起对人民的责任;在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他又进一步强调要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上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习近平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反映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如何破解当下社会发展难题出路的设计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这种渗透在其思想中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底蕴对于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当我们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种维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解读和分析之后,我们便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去看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同层次与结构之间的关联以及他思想中的深层结构?如何从总体上对这一思想进行把握?这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精神和哲学底蕴问题。当前的许多研究成果都与这一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或是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这一思想发展与演进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这一思想的表层结构或是中层结构进行研究,应进一步从总体上,从它所具有的不同层次和结构去理解,尤其要从它的深层结构去探索其思想中所包涵的深层哲学思维框架。从上述分析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演进的历程中是一体化发展的,这三个基本层次结构之间体现出了这一思想逐步展开和演化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结构与层次作出具体分析之后,进一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立足新发展阶段,从整体上研究这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本质精神,挖掘其思想的强大理论潜能,我们应依据以下原则进行研究和解读。

其一,不应固守这一思想的初层结构,即关于具体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分析、社会发展的宏观政策措施以及社会发展蓝图的设想与预见等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实践性理论。其二,不能孤立的、僵化的坚持这一思想的中层结构,即对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发展模式的分析和论述。我们发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中,一方面,习近平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历史发展的唯一目标,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之一。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只有人民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主人,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够一步一步在现实中实现;另一方面,从马克思学说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关联性看,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化的人将合理地调节自身与自然两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不让这种关系成为一种盲目的统治力量,而将他们置于自身的控制之下。这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语境中,他并不认为,人会一直受制于盲目的经济必然性,并断言这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与此同时,马克思也指出这种社会经济形态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状态,它只代表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而未来的社会一定不再受经济必然性所控制的“自由王国”。他在写作《资本论》的时候也曾断言,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就是自由王国开始建立的地方。自由王国从其本质属性来说,它是存在于彼岸的地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将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不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学说的强关联性就会被遮蔽,继而容易陷入“经济决定论”的误区。这不仅是我们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节点所在,也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其三,全方位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和理论韧性关键在于发掘其思想的深层结构,尤其是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对人的问题的深刻认识将成为一种显性的人文精神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质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框架下,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本身就具有超越的性质,这是人们始终可以保持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源泉,与此同时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所以这一思想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开放的、不断生成的深刻的人文精神或者说是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反思。正如习近平所说:“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6]这种深刻的人文精神不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的特质。

四、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我们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初层的具体结论回到深层的本质精神,从其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实践性论述返回到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思考,我们发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一直都渗透着对人的问题的关注,这不但是他全部思想的内核,也是贯穿其思想始终的价值底蕴,而这样的一种理论范式就是文化哲学的运思方式。一般来说,人类理性活动所采取的运思方式即哲学理解范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关于思辨哲学的理解范式,一种是追求价值与意义的文化哲学理解范式。具体来说,思辨哲学试图去探求具有普遍性的和确定性的知识,而文化哲学则关注人的个体性和特殊性,也就是说文化哲学实现了哲学向人及其生活世界的回归,它以人的实践为基础,对人作为具体历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描述和诠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展示从整体上作为一种文化哲学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理论基石:实践的观点

当我们放眼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受社会发展程度和人的生存样态的限制,传统哲学家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都没有从总体上去揭示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总体性结构中去理解和揭示人的本质问题。所以,传统哲学家大多是把人的存在或是人的实践中的一些因素放大当成决定性因素,形成了关于物质、自然、理性等本体论形式,继而否定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和人本身的超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扬弃了传统本体论的研究范式,确立了以实践为核心的研究范式,是自觉体现人之超越本性的哲学。而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深刻性就在于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实践为核心的研究范式,从当代社会与人的发展状况和人本身的实践属性来确定人的本质内涵及其存在方式。习近平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7]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开放的和生成的进程,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和超越性是推动人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人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即通过实践活动扬弃外在的给定性,继而达到对自身原有生存样态、生存条件的一种超越,而在这一过程中又不断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继而达到了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也就是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为根基的,这不但是人的实践活动超越本性的自觉展现,也是人作为一种实践的存在,他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展现,是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具体的社会历史环节其潜能的展现与人的生存意义的自我澄明。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习近平把对人的问题的思考贯穿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即通过人的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继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传统哲学中的实体形而上学思想不同,他是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找寻人的生存依据,并把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看作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展开与生成,它是一种开放的、价值生成的活动,而这种人的对象化的实践和人的超越性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展示、创造价值与意义的生成的过程。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内蕴的这种基于实践范畴本身的超越性人文精神是人类存在和发展以及不断推进历史演进的不可缺少的本质性维度,与此同时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石。

(二)思想价值: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人文精神

正因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论述和理念原则深处一直包含着与人之实践超越本性直接相关联的具有现实性的和实践性的文化精神,在他的思想中才具有源于人的实践本身的内在动力和强大理论生命力,也正是因为这种源于思想本身的潜能才使得这种思想对于当代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所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同时期的实践策略、关注的焦点问题也都会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但其思想的深层次关怀和宗旨是始终没有改变的,而鉴于人类历史的生成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是一个不断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不断生成、发展、完善的思想学说。而内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这种人文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本质性文化精神。

除此之外,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它也对当代人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批判。例如:在2019年5月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指出了当前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指出,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8]。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上,习近平就指出:“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9]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人文精神对于我们克服社会发展与运行中的消极因素、发现与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显露出来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和生命力在于它不是一种外在的理论工具,而是作为一种关于人的本质性的、实践性的文化精神内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发展的进程之中,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都会产生无法预估的影响,并会持续影响整个人类的上层建筑与精神世界。显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传承了马克思的理论框架和观点也传承了他的精神内核,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所以我们要把这一思想融入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发扬光大,而这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命力也将得到空前的展示,不但与我们同行,而且可以与人类同行,并真正成为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现实观照:对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深切关怀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虽说每一种人文学科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能从本质上或总体上解读人的问题的唯有哲学这门学科,我们也可以说每一时代的哲学都是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意义的自我澄明。所以,哲学一定是与人的问题高度相关的,这是在人类理性发展过程中发现的,纵观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有强调物质对人作用的唯物主义和强调人的意向性活动的唯心主义,有高扬人主体精神的人本主义和也有消解人主体性的后现代主义,他们都在以自身的方式不断求索着人的问题及其与此相关问题的答案。而哲学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永远不可能固守其原本的域界和理论范畴,而是始终要保持与人的存在状态同步且自觉地拓展其存在的维度和意义的,继而能够在更大的历史尺度里保持活力,不断推进历史的发展并对社会发展产生正向作用。所以,从哲学的视野去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层逻辑是十分必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其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精华的理论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构的价值指向就是要回答和解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他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和伦理世界,在一种自觉的维度上去理解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等问题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问题,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人的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地拓展并生发出新的内涵与特征,这些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所生成的,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将引发一系列“人的现代化”问题,这些也都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更多关注的时代主题,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哲学也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勾画人类未来发展趋势的责任与使命。

可以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层结构和哲学底蕴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阔的思考空间与维度,与此同时也提示我们对于这一思想的研究不能只停留于思想的表层结构和中层结构,而应该努力促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其深层结构的对话。由此也会带来研究对象、方向、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与改变。唯有如此才能使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摆脱陈规与套路,并为这一思想的研究带来长远的生命力。

注释

[1]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1/11/c_1126970918.htm<

[3]《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央视网新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867403039178619&wfr=spider&for=pc<

[4]《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5]《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并讲话》,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xinwen/2021-01/29/content_5583559.htm<

[6]《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央广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6861131 66061650&wfr=spider&for=pc<

[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952257 4971537272&wfr=spider&for=pc<

[8]《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00页。

[9]《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1-01/22/content_5581970.htm<

猜你喜欢

哲学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菱的哲学
小包哲学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