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朱瑞

2021-12-28毛爽波

兰台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炮兵我军城墙

毛爽波

“我们是人民的炮兵,我们要保卫解放区,勇敢地奋起,沉着猛烈地轰击,轰击敌人的阵地,粉碎敌人的堡垒,在人民大众自由解放的道路上击毁一切的障碍,击毁一切的障碍,轰、轰、轰、轰、轰、轰,我们的胜利跟着这个声音迫近。”这是刊登在1947年3月14日《东北日报》上的《人民炮兵歌》。提到人民炮兵,有一位将军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为司令员,他亲自组建了东北人民炮兵,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人朱瑞。

朱瑞,1905年出生于江苏宿迁,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红3军团政治委员,独立12军政治委员,红5军团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军委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延安炮兵学校校长,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等职。他为我军的炮兵事业建设呕心沥血,率领炮兵部队以猛烈的炮火攻击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却在战斗打响后不幸牺牲,没能见证最后的胜利。

两次办学 输送革命人才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朱瑞受周恩来的派遣赴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程潜处的政训处,以私人名义协助工作。后因战局不利,朱瑞随程潜撤退到河南新乡。“因政训处工作不可为,乃自行转至豫北师管区,任其干部队及学生游击战之教官……一直到争取成为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之十八集团军的联络处主任。……得同情者之资助,得继续以师管区之学生队为基础,自行创办学校,先后办了五期,训练青年干部约两千人。这些青年现均成为太行及平原的中坚力量。”[1]这里的学校即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它是晋冀鲁豫根据地史册里记述的“边区第一所以吸引知识分子为对象的干部学校”,也被誉为“我党在晋冀鲁豫地区开办的第一所抗大式干部学校”,这所学校适应了山西抗战形势的需要,为敌后战场输送了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干部[2]。对此,朱瑞自述“创造了及发展了地方武装,打下了我党我军在直南、豫北、晋南坚持游击战的基础”。

朱瑞在《我的历史与思想自传》中记述,这段时期“是我工作最有成绩时代之一。这时,我只以一个人,改名换姓去做一件代表党的光荣的半合法的生疏的,然而是战斗性的工作……向每一接触的人去宣传,向每一个可钻的空隙去寻找活动机会,针对国民党每一压迫与限制去考虑对策,利用一切可能去吸收、教育、团结与改造青年,培养干部,用一切方法寻找地方党,指导其工作,创造敌后斗争及武装”[3]。

1945年6月,中央决定让朱瑞担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但他表示自己曾在苏联学习过炮兵专业,根据我军战场的需要,可以在炮兵建设上发挥作用。正因为他的主动请缨,朱瑞被任命为炮兵学校的代理校长。当时,边区的条件十分艰苦,他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实际抓训练部工作,亲自指导学员的操作,讲评总结,因陋就简地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在朱瑞的努力下,炮兵学校的第一期学员于1945年9月毕业,1000多名学员成为我军炮兵的一批中坚力量。之后,延安炮校先后改名为东北炮校、朱瑞炮校、军委高级炮校,成为我军炮兵的最高学府,人民炮兵的摇篮。

克服困难 奠定炮兵基础

抗日战争结束后,朱瑞根据中央的决定奉命率炮兵学校干部、学员奔赴东北,准备接收日军装备,并在沈阳着手组建一支新式的炮兵部队。当时沈阳形势十分紧张,一方面正处于国民党大举进攻前夕,一方面缺乏大批的武器装备,可谓困难重重。

当炮校师生千里跋涉终于到达沈阳后,情形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方面调兵遣将,准备大举向东北进攻,炮校无法招生;原计划要接收的日军武器也因种种原因无法接收。针对这一情况,朱瑞果断决定,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务”的十六字方针,组织炮校师生分别组成小队,在东起绥芬河,西到满洲里,南迄长春,北至虎林、瑷珲的广大地区内,到日军驻扎过的地方搜集武器。在朱瑞及炮校党委的组织领导下,“至1946年5月,共搜集各种火炮700多门、炮弹50余万发、坦克12辆、汽车23辆,还有大批的火炮零配件和各种器材,从而为我军炮兵的组建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4]。

在重重困难下,在东北的我军炮兵靠着坚强的斗志、不屈的信念搜集着敌人的武器。据《东北日报》记载:“为了不来回走路,战士们在山上住了七夜,没菜吃就拔野菜,晚上在一块烤火,下着大雨仍坚持工作,一天都不休息。战士杨青山在搜集武器的工作中,发现一辆没车轮的三七平射炮,便扛到车站。第二次他在完成装车任务后,一个人又回山走了十五六里路,从敌人过去作战的工事里,又发现两门四一式山炮,他把零件搬到一块,到晚十点多钟才回来。其他每个人的情绪都很高,遇到困难当遇到敌人,不怕多走路,穿山越岭,见东西就要拿上,杜排长见到一块破铁,也要拿在手里看看像不像一件东西。”

在炮兵部队的筹备和战争期间,朱瑞对炮兵部队的装备建设一直十分重视。当时的炮兵部队以骡马炮为主,在战斗中马匹的消耗比较大。从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两份档案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为保证炮兵部队的机动性,朱瑞在1947年2月16日和29日,曾两次给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副主席高崇民写信:“我们前方参战部队中马匹减员甚大,影响运动,现欲到肇州、肇东两地购买伪满时之敌伪洋马一百匹左右,略事调教后即转前方服务……”以解决前方炮兵部队因为马匹大量减少带来的困难。由于在肇州、肇东两地未采购到,朱瑞再次致信:“我部为了迅速装备炮兵……在肇州、肇东、安达一带收买,但该处均无……再到牙克石、海拉尔、免渡河一带收买……”可以看出,朱瑞对人民炮兵建设的重视程度。

亲临前线 血洒辽沈大地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我军首先包围了义县。攻打义县的任务很艰巨,《东北日报》的一篇文章《百发百中的炮兵》中记载:“大砖和石头砌起的城墙又高又厚,城墙上面有碉堡,城墙下面有地堡,有些城墙的中间还挖有暗堡,围绕着城墙的周围更挖有两道又宽又深的外壕,铁丝网、梅花桩、绊脚索、地雷网等真是一层一层又一层。”形势十分严峻。

为了打好这一仗,在炮兵部队进入阵地前,朱瑞便亲自赴前沿察看地形,虽然敌人的炮弹就落在附近,但他临危不惧,仔细勘查、周密部署,为总攻做好准备。10月1日上午,我军发起总攻,炮火顷刻间飞向城墙。“最先发射的是野炮,他们的任务是破坏城墙,第一炮出去就不偏不差地落在城墙上,而第二第三炮……更都准确地在城墙上爆炸,声音震撼着四野,浓烟飞上了天空。那蒋匪赖以抵抗的城墙就一层一层地倒塌了下去。就在这个万分紧急的时候,靠近城墙的我军山炮,也向着义县城的蒋匪发出了怒吼……只听得轰然一响,城墙下面就扬起一团烟土,随着蒋匪修筑的地堡就开了花。最紧张的时候还是登城的时候,我军所有的炮兵群就在这个时候开火,像是山崩地裂一样,城墙继续往下倒塌,地堡继续翻身开花,我军的强大炮军就这样完成了任务。”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攻击,西南城墙就被撕开了一道40多米宽的豁口。在炮火延伸射击下,步兵冲进突破口,与敌人进行了不到6个小时的巷战,就将城内敌人全部歼灭,活捉了敌师长王世高,拉开了辽沈战役胜利的序幕。

为了及时了解和总结炮兵开拓突破口的情况,在战争还未完全结束时,朱瑞便从指挥所出来向突破口探查。就在朱瑞沿指挥所北一大车道往北走,在道西一小拐坎南约20米处踩到地雷牺牲,时年43岁[5]。

得知朱瑞牺牲的消息后,中共中央发来唁电:“正当我军在北宁线上胜利进攻之际,我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朱瑞同志于义县攻城战中光荣牺牲。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今日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之巨大损失。中央特致深切的悼念。望转令全军,继续为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而奋斗,以纪念朱瑞同志永垂不朽!”[6]10月9日,朱瑞同志的公祭仪式在哈尔滨举行,之后被安葬在哈尔滨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炮兵我军城墙
《突破口》,道出我军制胜密码
从我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联合作战卫勤动员准备
浅谈朱瑞对炮兵建设的贡献
炮兵测地训练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模糊专家理论在炮兵指挥控制系统中的运用
城墙的春天
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