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源市和平县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探讨

2021-12-27罗成永

广东水利水电 2021年12期
关键词:自然村水表入户

党 建,罗成永

(广东源丰水务有限公司,广东 河源 517000)

1 概况

河源市和平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区,东连龙川,南邻东源,西毗连平,北与江西省定南县、龙南县接壤,是京九铁路入粤第一县、广东沿海地区向内地辐射的一个窗口[1]。全县规划供水的自然村有1 516个,涉及人口为10.12万户、47.46万人。目前,545个自然村已实现集中供水,其余 971个自然村未能实现集中供水,其中717个自然村在建供水工程已纳入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剩余254个自然村未完成新建水源工程。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实施广东省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的精神,彻底解决和平县农村集中供水问题。和平县计划在村村通自来水工作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县、镇、村集中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2]。对具备实施扩网供水条件的自然村,实施巩固扩网工程,采取升级改造、管网延伸等方式,实行集中连片建设,着力解决好村村通自来水问题,稳步提升农村集中供水入户率和水质合格率;对不具备扩网供水条件的自然村,实施新建水源工程,因地制宜实施小型集中供水,着力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努力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3-4]。

和平县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全县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供水的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用水保证率达到《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 18—2018)的标准,其中千吨万人(设计供水规模 ≥ 1 000 m3/d或设计供水人口 ≥ 1万人)供水工程的供水水质需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其中,到2022年1月,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及供水水质全部合格的目标;到2022年底,实现全县自然村集中供水率100%,农村人口自来水普及率99%以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90%以上,水源保证率90%以上。

2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2.1 受群众欢迎的集中供水方式

目前农村的饮用水方式多以手拉井和自备井为主,主要是开采浅层地下水,供水方式分散,且没有经过化验和检测,其造成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用水不方便、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等。而工程形式采取集中供水、水源集中取水、通过新建蓄水池或管网延伸的方式向用户供水,有利于进行水源卫生防护,集中取水可实现净化和消毒,并使用密闭的配水管网输水,能防止水在运送过程中受到污染,保证水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卫生水平,此外集中取水的方式也便于实行卫生管理和监督[5],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项目易于组织实施和推进。

2.2 完善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该项目相关部门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责任分明,落实到位。从上到下各级部门任务责任具体如下:

1) 省级由水利厅组织、指导全省农村集中供水工作,出台配套的业务指导文件,做好与省级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明确年度及主要时间节点的工作目标任务[6],督促下级部门做好目标任务的衔接;提出年度农村集中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资金需求、任务清单和绩效目标;负责实施进度跟踪和督促落实工作,研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 市级由市水务部门组织、指导辖区内农村集中供水工作与具体措施、做好目标任务跟踪落实和监管工作,按照省级部门工作部署,做好推进落实工作;针对辖区内自然村集中供水现状,制定工作计划与具体措施;牵头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 县级由县水务部门协调、配合市级部门做好项目的统筹工作,负责具体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明确总体目标任务和分年度、分阶段目标;做好项目落实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推进工作开展和任务完成的具体措施;及时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与建议[7]。

2.3 充足的资金投入

过去,由于河源市经济相对落后,水利投入有限,大规模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受到制约。近年来,国家进一步优化农村供水格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是极好的机会[8]。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粤办发〔2018〕21号),农村集中供水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资金筹措投入机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省政府设有专项补助资金。集中供水工程大部分建设资金由和平县政府负责筹集,资金筹措有保证。

3 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方案

3.1 供水工程类型

本项目包括新建水源工程和巩固提升工程,在保证水质合格、水量满足、落差能够自流供水的前提下建设[9]。输配水线路应根据以下原则布置: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优先采用自流输水,布局合理[10];输配水线路最短;少拆迁、少占农田;满足管道地埋要求,避免急转弯、起伏较大及穿越不良地段,减少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11];充分考虑时间成本。主要工程量汇总见表1、表2所示。

表1 和平县集中供水(新建水源工程部分)工程量汇总

表2 和平县集中供水(巩固提升工程部分)工程量汇总

最终确定供水类型任务为:

① 新建水源工程:管网总长为2 557.9 km(其中,入户管道为828.875 km,安装入户水表共计33 155个);新增净水设备约219套;新建水陂为112座;新建机井为107座;新建蓄水池为219座等。

② 巩固提升工程:新增输配水管约838.5 km(其中入户管道为643.5 km,安装入户水表共计25 740个);新增净水设备约109套;新建水陂为38座;维修水陂为34座;新建蓄水池为34座;维修蓄水池为45座;新建机井为37座等。

3.2 典型设计方案

和平县集中供水项目涉及自然村较多,根据两种供水工程类型,以村为单元,选取典型自然村来开展具体方案设计。

3.2.1新建水源工程类型

新建水源工程典型设计以三溪村为例,该村无山溪水源,需新建水源、蓄水池、净水设施及配套管网,涉及新建工程内容较为全面,故将该村作为新建工程的典型设计进行探讨。

三溪村规划设计人口为1 090人,供水规模为141.7 m3/d。三溪村分两个片区供水,供水均采用新建机井,增加净水设施、蓄水池和输配水管等配套设施到各个片区,以实现三溪村全网供水,满足供水需求。

第一个片区是三溪村的乔仔、林屋、大成屋,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蓄水池1座、泵房1座、新建管网12.08 km(含入户管)、加装围栏40 m、排气阀3个、泄水阀12个、检修阀3个、DN 110水平螺翼式水表1个、DN 90水平螺翼式水表1个、DN 75水平螺翼式水表1个、阀门井21座等。

第二个片区是三溪村的中心屋、坑尾、丰洞,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蓄水池1座、泵房1座、新建管网7.6 km(含入户管)、加装围栏30 m、排气阀2个、泄水阀11个、检修阀2个、DN 75水平螺翼式水表1个、DN 50水平螺翼式水表1个、阀门井17座等;新建输配水管道统计见表3。

表3 新建输配水管道统计

3.2.2巩固提升工程类型

巩固提升工程典型设计以新聚村为例。该村有预留管道接口和水源点,每片区之间的管网和水源可相互使用,是村村通供水的典型案例,故将该村作为巩固提升工程的典型设计进行探讨。

本次规划总设计人口为1 093人,存在大布、上水、楼下3处预留管道接口及松树滩1个水源点(水源为水井),分别为:

① 大布预留接口,为大布供水,供水规模为48.8 m3/d;

② 上水预留接口,为上水供水,供水规模为13 m3/d;

③ 楼下预留接口,为楼下、车头供水,供水规模为42.2 m3/d;

④ 松树滩水源点,为松树滩供水,供水规模为11.8 m3/d;

本次设计内容:在原有的供水设施基础上进行扩网供水,增加配水支管到各个片区,以实现新聚村全片区供水,但调查中发现松树滩水源需进行维修。

主要工程规模:维修水井1座,铺设管道15.41 km(其中,输水管道共计400 m,配水管道7.635 km,入户管道共计7.375 km,见表4),设置入户水表295个。

表4 新建配水管道统计

4 实施保障措施

1) 加强监督,保证质量。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指导,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坚持建管并重,工程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同步推进。

2) 加强工程信息化建设。在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的同时,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尽快实现建设管理、资金下达、建设进度、竣工验收、日常运行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12]。

3) 严格工程验收。依据有关办法,加强工程验收,做到建设一项、验收一项、交付一项、发挥效益一项。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验收销号制度,避免重复申报和投资。

5 结语

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是一项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和平县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建成后,将改善当地农民饮水条件,减少饮水不安全引起的疾病,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稳定社会和民心。结合供水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自然村集中供水建设方案,对和平县自然村集中供水项目建设进行探讨,有利于落实工程任务,促进项目的实施,为实现和平县自然村集中供水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自然村水表入户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水表普查与水表挂接子系统建设
水表检定装置不确定度分析计算的相关思考
防冻水表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
进村入户正当时 益家信息助农家
探讨三网融合及光纤入户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