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历史与现状

2021-12-27

广东水利水电 2021年12期
关键词:白蚁堤坝技术规范

李 彬

(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广州 510635)

1 堤坝白蚁的危害

1.1 白蚁的分布

白蚁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全球白蚁约有2 6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白蚁有400多种,分布在我国约40%陆地面积。堤坝白蚁是指危害水库土质大坝或土质堤防及水利工程附属设施(如电缆、木质材料等)白蚁种类。我国长江以南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堤坝蚁患,危害率高达53%~92%。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而且土质多为粘性土,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堤坝白蚁生存、繁衍。广东省一直是白蚁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利工程更容易遭受白蚁侵害,危害广东省堤坝的白蚁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1]。

1.2 白蚁危害堤坝的机理

白蚁危害土质堤坝,常造成散浸、管漏和跌窝等险情,严重的可酿成崩堤垮坝事故,故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说。堤坝白蚁对水利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因为白蚁在堤坝内修筑巨大主巢,大的直径可达数米,主巢周围可能分布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大小不同的副巢或卫星菌圃,还有四通八达的大小蚁道彼此相通,不少蚁道可穿通堤坝内外坡,当水位上涨时,水流进入隐藏于坝体内的蚁巢和蚁道,并通过蚁道将堤坝临水侧与背水侧贯通起来,形成一条贯穿堤坝的渗漏通道,导致险情发生。堤坝白蚁还危害水利工程周边设施,包括木质建筑物、电力设施、通信设施、农林和园艺作物等[2]。

1.3 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危害情况

广东省是水利大省,共有水库8 352座,土质大坝水库占比约90%,江海堤防约2.89万km,大部分为土质堤防。2011年广东省进行了水利工程蚁害调查,发现65%的水利工程存在白蚁危害[3],2010清远市清西围发现直径为1.2 m的蚁巢,2014年粤西某大型水库土坝发现直径0.9 m的蚁巢,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2 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机构

广东省20世纪70年代成立堤坝白蚁试验小组,80年代成立堤坝白蚁防治技术指导小组,1992年1月成立广东省水利电力厅水利白蚁防治中心站,并先后设立广州、珠海、东莞、肇庆、清远、北江大堤、东深供水、潮阳、陆丰、新会、高州、佛山、梅县等14个分站,指导全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

根据2009年2月12日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水利厅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的函》(粤机编办〔2009〕42号),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加挂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心牌子),具体负责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的指导、管理等工作。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设白蚁防治科,负责指导全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广东省各地级市、县(区)水利部门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职能大多保留在建设管理科(股)。

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心主要工作如下:

1) 要求各级水利部门要在汛前开展水利工程的蚁害检查。

2) 不定期对全省水利工程白蚁蚁害状况及堤坝白蚁防治工作进行调研,及时了解全省水利工程蚁害情况、治理经验、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加强全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行业管理。

3) 每年协助广东省水利厅编制大中型水利工程白蚁防治项目省级资金补助计划,从2007年起,广东省水利厅每年安排350万元用于粤东、粤西、粤北大中型水利工程白蚁防治补助,安排项目共约500宗,大型工程每宗补助10~15万元,中型工程每宗补助6~9万元。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心负责督促市、县水利部门对白蚁防治省级资金补助项目分级审核、提前入库、集中申报,并组织有经验的堤坝白蚁防治专家依据近五年补助项目安排情况、工程规模、投资规模、上报蚁害情况以及蚁害鉴定报告编制质量等多因素进行评审,再由广东省水利水电技术中心领导班子根据《技术中心白蚁防治省级补助资金分配规则》集体研究讨论,从申报项目中筛选出合格项目作为当年的资金补助项目,上报广东省水利厅审定,报送广东省财政厅下达。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心负责抽查市、县白蚁防治省级资金补助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并跟踪白蚁防治项目的后续维护情况,对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省级资金补助项目进行后评价,以保证堤坝白蚁防治质量。

4) 检查全省堤坝白蚁治理措施的执行情况,明确要求省内水利工程灭蚁除害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4],杜绝采用毒土、挖巢等方式防治堤坝白蚁。

5) 积极开展堤坝白蚁防治新材料、新技术研究。

6) 开展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从业人员技术培训。

3 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概况

3.1 20世纪90年代,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成绩显著

广东省水利部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着力解决堤坝蚁害问题,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90年代初总结出系统的“三环节、八程序”(即“找、标、杀,找、标、灌,找、杀(防)”)[5]的堤坝白蚁综合防治方法,研制出灭蚁药物及轻便型手动灌浆机。该成果1992年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鉴定,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作为“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正式推广到南方各省、区,应用至今。该项技术先后获得了1993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5年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多年来,广东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并把它作为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过30多年的努力,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省建成无蚁害堤坝30余座,全省大、中、小水利工程没有一宗因蚁害而溃决。保卫广州市防洪安全的北江大堤、负责对香港、深圳、东莞供水的东深工程,1996年实现无蚁害堤坝标准,现每年仍坚持投入数十万元用于堤坝白蚁预防及治理,是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的典范。

3.2 21世纪前十几年,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有所松懈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开展取得一系列成绩之后,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在21世纪陷入了10多年的相对停滞期,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对白蚁防治工作的长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普遍存在,片面以“建设”为核心,工作重点多放在争取水利项目投资,而少关注管理体系的建设,后期管理工作也不到位,没有形成持续发展的管理思路和模式,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特别是白蚁防治工作方面存在侥幸心理,对白蚁防治的重要性估计不足,投入明显偏少,甚至在不少地方存在白蚁防治工作人员、白蚁防治项目及防治经费不落实等情况。

3.3 近5年,广东省水利厅加强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行业管理和技术推广

1) 印发《广东省水利厅关于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管理办法》和《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指南》

2015年,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心牵头起草了《广东省水利厅关于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管理办法》和《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指南》[6],并由广东省水利厅印发全省,文件规定采用“三环节、八程序”(即“找、标、杀,找、标、灌,找、杀(防)”)的堤坝白蚁综合防治方法防治堤坝白蚁,严禁采用挖巢、毒土方式防治堤坝白蚁,明确堤坝白蚁蚁害鉴定标准,取消堤坝白蚁防治企业资质规定[7-8],建立堤坝白蚁防治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对规范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2) 研制便携式电动蚁巢灌浆机

2018年6月,由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心牵头研制的便携式电动蚁巢灌浆机通过专家验收,便携式电动蚁巢灌浆机取代了原有的手动蚁巢灌浆机,大幅度提高蚁巢灌浆劳动生产率和工人劳动强度,受到群众好评。

3) 出版《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建设管理大纲汇编》[9]

2018年12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心牵头编写的《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建设管理大纲汇编》,该书汇集了广东省水利工程蚁害鉴定、白蚁防治专题设计、施工管理、建设监理、建设管理、验收、招标、投标等报告和文件的编制大纲以及合同范本、招标文件格式等格式文本,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白蚁防治单位和水利工程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从业人员提供了充实的参考资料,广受基层技术人员好评。

4) 主编中国水利学会团体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T/CHES 44—2020)[10]和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2282—2021)。

由于气候和地域因素,我国至今尚未有国标和行标的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只有湖北省于2011年、安徽省于2014年出台了地方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11-12]。目前,我国各地采用的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措施相差甚远。

为加强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管理,规范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心牵头制定《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中国水利学会团体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

中国水利学会团体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T/CHES 44—2020)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DB44/T 2282—2021)主要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及其附属设施白蚁防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其核心技术为“三环节、八程序”(即“找、标、杀,找、标、灌,找、杀(防)”)堤坝白蚁防治技术措施。中国水利学会团体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T/CHES 44—2020)同时介绍了在湖北、安徽、四川、重庆等省市应用的挖巢法、药物灌浆法等堤坝白蚁防治方法,并特别编写“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和环境保护”章节,规范堤坝白蚁防治施工及药物使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DB44/T 2282—2021)的特色是以资料性附录的形式介绍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及概算定额》,极大地方便了全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设计、施工、决算、审计等工作,此为全国首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国水利学会团体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T/CHES 44—2020)于2020年12月16日发布,2021年2月1日实施。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DB44/T 2282—2021)于2021年3月6日发布,2021年6月6日实施。

5) 加强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从业人员培训

广东省水利厅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多次举办全省水利系统白蚁防治技术人员培训班,2015以来,广东省水利厅共培训市、县水利(务)局、水利设计单位白蚁防治技术人员460人,广东省水利学会培训基层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人员1 680人。

4 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目前主要存在问题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较发达,地方财政资金充裕,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基本实现水利工程无蚁害。但经济欠发达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由于地方财政资金困难,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欠账较多,水利工程蚁害比较普遍,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任务艰巨。据最近调查,韶关、肇庆、阳江三市共有小(一)型以上水库288宗,存在中、轻度白蚁危害的水库共有239宗,占比83%。

目前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

1) 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从观念上不够重视,技术力量和财政投入都很薄弱,相关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不完善,白蚁防治队伍能力参差不齐,白蚁防治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

2) 部分地区缺乏定期检查,对水利工程蚁害情况掌握不足。按照属地管理政策,各地应每年定期、特别是汛期前对水利工程白蚁危害情况进行专门检查,但部分地区未能很好落实。

3) 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地方政府或水管单位专门安排资金进行堤坝白蚁防治有难度。目前省级补助资金只对大中型水利工程白蚁防治项目进行补助,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小型水利工程白蚁防治资金缺口较大,要求纳入省级补助范围的呼声较高。

4) 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市场比较混乱,对在省内从事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的企业监管不足,需要加强市场治理,提高堤坝白蚁防治效果和质量,促进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有序、高效、健康发展。

5 下阶段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建议

5.1 强调属地管理责任,提高堤坝白蚁防治意识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涉及全省,需进一步明确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地方职责,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各级水利主管部门领导堤坝白蚁防治意识。

5.2 认真贯彻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DB44/T 2282—2021)已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并正式实施。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应按照该规范要求做好水利工程白蚁危害鉴定、防治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等工作,每年水利工程防汛检查应包括白蚁危害检查项目,并制定年度白蚁防治计划,落实专项防治经费。

5.3 加强水利工程白蚁防治队伍管理

按照《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范》要求,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从业单位应在我省水利白蚁防治主管部门建立信用档案。各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必须严格按规定选择已建档优质企业开展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确保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施工质量。

5.4 有必要组织开展一次全省水利工程白蚁普查

2011年广东省开展了全省水库大坝和河道堤防白蚁蚁害情况普查,鉴于广东省近年水利工程白蚁蚁情发展形势,有必要近期再组织一次全省水利工程白蚁危害普查,进一步摸清全省水利工程白蚁蚁害情况,建议结合全省病险水库检查和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同步安排。

5.5 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力度

目前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队伍技术力量还很薄弱,下一步应大力加强全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从业人员培训,以提高全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行业服务质量。

6 结语

广东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具有辉煌的历史、深厚的技术和人才底蕴,随着水利工程强监管的深入开展,各级水利主管部门将逐步重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工作,不断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并完善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监管机制,保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项目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白蚁堤坝技术规范
简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苏区研究》技术规范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认证综述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残忍的白蚁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坚持“三项服务”,筑起辐防堤坝
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