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

2021-12-27李曙霞

理论与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格局试验区区域

李曙霞

李曙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福州 350117)。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21年3月13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性,而区域协调发展既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新发展格局将给区域协调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而区域协调发展也将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深入探讨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一、新发展格局内含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和机遇

受当前复杂国际形势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发展转向主要依靠国内循环已成必然趋势,这就需要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依靠国际循环牵引的发展格局进行战略性调整。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新发展格局,既需要国内各区域协调发展给予助力,也为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一)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判断下做出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2)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4页。这种抉择既是为了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也是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对我国制造贸易上的摩擦和进行技术上的封锁,让本就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又进一步冲击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导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由国际循环牵引的发展格局难以为继。因此,把发展重心转回国内循环,主要依靠国内力量继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选择。同时,经济发展规律与世界发达经济体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经济体量越大,国内循环所占比重也将越大,这从改革开放后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变化中亦可得到印证。我国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快速上升,2006年达到35.4%的峰值,之后开始逐年下降,到2019年只占17.4%,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3)陈鼎:《林毅夫解读“新发展格局”》,《中国青年报》2020年11月18日。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后依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总量还在持续攀升,服务业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中国经济发展转向更多依靠国内循环是必然趋势。

(二)区域协调发展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发展重心回归国内大循环,必须有强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支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激发国内各区域市场活力,促进各区域市场均衡发展与合作互补,这是形成强大统一市场的基础和内在要求。究其根本,构建新发展格局旨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只有各区域协调发展,全国各族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才算真正实现。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多元和复杂,不同区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受有很大差异,只有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各区域市场立足于深入了解本区域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真实情况,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各区域人民的需要。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立足点和归宿上是内在统一的。

(三)发展格局的战略调整深刻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国内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各区域也在原有分工系统中各居其位,在整体运行水平较低的经济体系中保持相对平稳的运转。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提出了沿海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业,快速加入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环节,改变了原有的国内经济循环模式,形成了以国际循环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打破了国内各区域间原有的发展态势。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计划经济时期,东北地区依靠自身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重工业基础,融入当时国内的工业经济循环,一度焕发强劲的发展活力。改革开放以前,东北地区工业产值一度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一方面,原煤、原油、粗钢、成品钢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5%、50%、70%和60%左右(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第156页。,工业产品输送到全国各地;另一方面,凭借长期的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积累,东北地区工业向全国输送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业设备。同时,由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东北地区需要购买其他地区的服装、副食品等轻工业产品,由此,东北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建立了相对紧密的国内经济循环。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国内经济活动的重心明显往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转移,而沿海地区企业接受国际订单、生产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必须采用国际市场需要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甚至原材料,逐步深度融入国际循环,对原有国内循环的参与度随之降低,原来国内循环的供需体系被打破,高度依赖国内循环的东北地区逐渐失去市场依托而陷入衰退。新发展格局重心回归国内循环,并不是简单地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国内循环模式,而是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这客观上要求对国内供给与需求进行重大改革和调整,为国内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深度参与产业链重构、市场潜力激发的过程提供重大机遇。一方面,新发展格局要求畅通国内循环,必然要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间产业合理化布局,东北及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参与产业重组及结构性调整,逐步深度融入全国产业链循环系统。东部地区则更多依靠新兴产业布局、产业链创新,为国内循环系统注入更多活力,促进整个循环系统良性运行。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推动构建强大的国内统一市场,促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消费市场成长,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极大拓展国内市场空间,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产业承接与发展提供市场支撑,为这些地区更充分融入新的经济循环拓宽路径,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

二、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新发展格局构建与运行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运行需要依托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因此,内需方面要激发国内市场供需活力,外需方面要稳定面向国际市场的供需系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加速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提升市场消费能力与水平,突破扩大内需的瓶颈,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化解国际市场供需受阻的风险。

(一)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夯实内需体系基础

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必然要求国内供需系统的高质量匹配与精准对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5)丁怡婷、邝西曦:《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和总书记面对面)》,《人民日报》2020年5月24日。扩大内需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要实现此目标,从长远看必须实现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良性循环与合作,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则是根本途径与重要保障。

其一,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链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可极大活跃产业内循环系统,夯实产业内需体系基础。产业内需旺盛与否除了受制于最终消费市场的活力,还受到产业循环系统的规模和完善程度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庞大,拥有构建超大规模产业内循环系统的优越条件。但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对产业内循环系统的供需链条造成了巨大冲击,拥有大量要素资源与市场资源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和市场活力受到抑制,供应链和产业链发展迟缓甚至逐步退化,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衔接与合作不畅,导致产业内需增长缓慢。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供应链重构加速,产业配套水平提升,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合作匹配度提高,对接更加顺畅,要素资源的流动更加活跃,潜在的市场需求逐步被激发。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依托各自优势和特色产业体系逐步联结成优势互补明显、供需对接紧密的产业循环系统,进而带动产业内需不断增长。可以说,“在新的环境与条件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的空间落实,而且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更加注重国内不同类型区域之间的循环与合作”(6)张可云、肖金成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评论》2021年第1期。。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产业层面上的落实,区域间产业的优势互补将进一步凸显,产业市场消费能力和水平也将极大提升。

其二,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市场最终消费能力,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激发消费内需活力。除了生产发展的需要,立足于生活的最终消费也是内需的重要构成,而且是内需体系中更为基础的方面。一个地区的最终消费水平跟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息息相关,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升相对落后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能仅仅看作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应该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81页。。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了不同区域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差距,原先相对落后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消费需求有效释放,将激发国内最终消费市场整体消费活力,真正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为撬动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提供强大动力。

(二)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疏通新发展格局构建与运行的堵点

基于产业发展需要形成的产业系统内循环与基于最终消费需要形成的消费市场供需系统内循环共同构成了国内循环的主体框架。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各区域间产业转移承接和结构优化、消费水平均衡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将支撑起强大的完整内需市场,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健康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推动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一是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极大缓解因国际循环受阻而造成的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维护其自身的发展利益与科技垄断地位,不断把贸易和技术问题政治化,不断推出“逆全球化”举措,再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经济的国际循环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也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深度融入国际循环的外向型企业造成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东部先行地区在经济上反哺欠发达地区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平衡区域发展水平,激发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推动国内市场吸引力转变为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进而弱化国际市场的消极力量,以强大的国内大循环带动、促进国际循环的构建与维续,进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可以突破扩大内需面临的瓶颈。我国多年来扩大内需的努力效果不够理想,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疲劳与消费不足并存,经济发达区域由于供给结构老化、供给质量不高而存在消费动力不足现象;一些发展滞后区域则存在消费能力较低而无法激发消费活力,致使扩大内需瓶颈难以突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欠发达地区消费能力两方面着手,将促进国内市场供需高质量匹配、区域间消费能力均衡化推动整体消费水平提升,进而有效突破内需不振的困境。

三、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路径思考

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二者互为动力,但也面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和国内深化改革矛盾凸显的共同挑战,需要着力统筹内外循环中的积极因素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有利条件,确保二者在稳步推进中相互促进,协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充分融入“一带一路”,促进国际循环稳定发展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非封闭的国内循环,“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10页。。我们要通过扩大开放,畅通国际循环来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构建与稳固,形成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与渠道,努力保持国际循环稳定发展,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与布局争取时间和动力。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共赢的向心力优势,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签署落地的机遇,努力扩大“朋友圈”,营造国际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化解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对国际经贸体系的冲击。

一是践行“包容共赢”发展理念,坚定各国开放合作信心。“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的本质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不同国家历史与现实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对中国也有不同的认知,尤其是受西方国家“中国威胁论”影响,有些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有担忧情绪。这些复杂因素增加了“一带一路”国家间合作的经济、政治等多重风险。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者,一方面要展示倡议的清晰思路,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发展的战略规划,并在合作共赢中扮演先锋角色;另一方面要充分展示中国开放发展、包容共赢的强烈意愿,深层次解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未来合作的疑虑,引导各国形成相向而行的合作向心力,把合作发展引入互利共赢的良性轨道。

二是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远未结束,影响发展的因素复杂多变,人类社会面临越来越多不确定性。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战胜各种新挑战,推动人类社会实现更大进步。因此,中国领导人明确指出,国际范围内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大国应该展示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经济体量配合有效的改革开放举措,可以在一定区域内产生强大的“磁吸效应”,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凝聚起来的合力,打通亚欧合作发展的经济大通道,努力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强大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种对话场合一再重申,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照顾各方舒适度,不强人所难,不干涉他国内政”(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10页。,强调“一带一路”应“共商、共建、共享”,有关各国自愿平等参与,完全根据本国利益自主作出决断,共建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三是促成亚欧和谐合作共同发展,引领国际经贸格局合理化变革。通过“一带一路”重点推进中欧经贸的内联外通,努力推动中欧经贸提升到新境界。欧盟是传统经贸格局的主导者之一,中国则是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新兴经济体,二者之间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对全球经济结构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也必将成为新的世界经济格局的主导力量之一。要努力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以中国为主轴的、涵盖周边区域,辐射欧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群,自贸协定的相关内容将逐渐扩展为多边经贸规则。这不仅有利于扭转沿线国家被现有规则体系排斥在外的局面,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贸规则体系中的话语权,而且能够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度融入全球化,进而打造横贯东西和连接南北的亚欧海陆立体大通道,促进区域整体融合,构建全球经贸新格局。

(二)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助力各区域有机融入内外循环系统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改革的前沿阵地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也是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衔接的重要节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应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与平台作用,与“一带一路”和RCEP形成内外呼应,助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顺畅衔接。应进一步加大自贸试验区建设力度,继续推进自贸试验区扩容,尤其是要加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自贸试验区的布点与建设,引领相对落后地区更充分融入双循环系统。

一是努力推进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为各区域更好对接国际循环创造条件。在国际循环受到诸多复杂因素冲击的背景下,推动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融合发展,既有利于促进国际循环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我国区域空间的全方位开放。国家赋予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较大的自由度,这为国内自贸试验区所在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合作提供了理想的演练场所和便利通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各区域的经贸往来可以通过自贸试验区平台实现快速对接,沿线各国各地区的资源、能源及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可以通过自贸试验区平台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各区域市场的一些优势产能也可以通过自贸试验区平台输送到“一带一路”沿线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相关国家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材料、工艺、技术和人才等。要借助自贸试验区优惠的政策和灵活的创新机制,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摸索与创新合作的模式与方法,提升合作水平。

二是加大自贸试验区扩容与赋权力度,提升各区域融入双循环系统的内生动力。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根本之道在于强化发展相对滞后区域自身的“造血”功能,向改革创新要出路,绝不能只依赖外部“输血”。自贸试验区肩负着为深化改革开放探路的使命,也为发展滞后区域探索改革创新道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引领创新的优势,增强发展相对落后区域自身的发展动力。一方面,应加快自贸试验区的扩容步伐,尤其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布点与建设工作。目前我国已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均有分布,对各区域深化改革开放的带动作用明显。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推进自贸试验区的布点与建设,为突破发展困局打开缺口,为这些区域高质量融入双循环系统打开便利通道。另一方面,应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真正发挥其改革领头羊和创新先行者的作用。在实践中应进一步简政放权,尤其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困难的部分地区,可考虑给予更多自主创新的政策优势,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资源,调动创新发展的积极性,积蓄发展动力与潜力。

(三)强化战略规划,推动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发展战略对接

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是疏通国内大循环堵点、激发国内大循环活力的重要途径。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10)《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9月2日。这就是强调,要加强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及相关国家战略推进的路径规划,努力实现新发展格局与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机衔接。

一是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稳定和扩大内需的着力点。扩大内需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对于形成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激发国内大循环活力进而助力双循环相互促进起关键作用。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抑制了产业系统内需的提振,又弱化了消费市场内需的活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提振内需成为促进新发展格局顺利构建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完善区域产业链配套与布局,增强产业系统内需韧劲。这里的关键是要大力提升产业基础与活力相对不足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高质量接入全国产业内循环系统的能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的同时,必须“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4页。,包括加强这些区域承接和发展产业的硬件能力与软件能力建设。从硬件能力建设看,主要是加大产业基础建设投入,包括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畅通要素流通渠道,不断提升这些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供需体系紧密对接。从软件能力建设看,主要包括对新发展格局、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划的细化、执行能力,以及所需的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国内不同区域间产业衔接水平。另一方面,要平衡区域发展水平,激发最终消费市场内需活力。统筹谋划、有序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实现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相对均衡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市场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质和量两方面激发内需活力、夯实内需基础。

二是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作为支撑强大内需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供给结构不适应新的需求变化,这是近年来市场消费活力不足、扩大内需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突破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突出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现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55页。现阶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稳定和有效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框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既是提高供给质量、激发新需求的关键,也是平衡各区域供给结构与布局、引导各区域充分融入双循环系统以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激发区域市场活力,厚积市场需求潜力,促进新的供需高质量对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应统筹全国大局,把各区域都纳入供给结构调整和布局的战略视野。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要深入研究、充分结合不同区域的优势与特色,不仅要考虑基于资源禀赋的区域比较优势,更要考虑基于现代网络、数字经济与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把新兴技术与区域特色相融合作为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全国供给网络节点分布的相对均衡与高质量互动、联动,共同支撑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运行。

猜你喜欢

格局试验区区域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分割区域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探索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新路径
18个自贸试验区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区域发展篇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