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学习下创业机会识别研究

2021-12-26王朝云吴琴琴

理论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合法创业者机会

王朝云 吴琴琴

一、引言

创业机会在创业过程中具有核心探讨价值已得到相关学者的认可。早期研究较多地关注创业者自身,探讨创业者特性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关联性,但并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结论。后来有些学者以创业领域中特有的理论和问题为基础,提出创业机会观。〔1〕该观点认为机会是客观存在的并由创业者发现;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学者认为创业机会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创业者在对市场上不确定性环境做决策中创造的,从而衍生许多创业机会。

信息化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学习方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从经验学习到认知学习,再到如今研究者关注的情境学习。经验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前人和自己所积累的经验,通过试错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认知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预测而积累知识的过程;情境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情境中亲身实践,通过与环境、他人互动来积累和创造知识的过程。〔2〕情境学习是对经验学习和认知学习的补充,弥补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偏差,通过互动与协作将学与用、思考与实践相结合。创业者在情境学习中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从情境中获取所需创业知识来完善认知体系,提高创业能力。〔3〕

当今企业很难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可通过创新来获取暂时性的竞争优势,再将暂时性竞争优势进行拼凑衔接组成“持续性”竞争优势。创业者率先识别并整合创业机会就有可能成为行业创新领域的奠基者。本文立足于情境学习研究创业机会识别机理,〔4〕进一步完善创业机会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拓宽创业机会识别的途径,对指导我国高校创业教学和创业孵化等实践活动具有一定作用。

二、文献综述

1.情境学习研究

(1)情境学习发展状况

20 世纪初,杜威提出“从做中学”“思维源于实践经验的情境”等观点强调知识源于实践。〔5〕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能及时反馈知识的适用性。1929年,阿尔弗雷德在《教育目的》一书中表明,大部分学生强化所学知识都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并非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6〕不以实践为目的的学习是具有惰性和缺乏可行性的,实践方能出真知。教育领域中率先发现了情境学习的重要性,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批判随即展开,该阶段是情境学习的萌芽时期。

20 世纪80 年代,研究者从“获得知识”转向“参与知识”,表明知识处于实践之中,具有情境性。《学校内外的学习》一文指出了学校教学和情境学习存在的主要区别:〔7〕第一,学校教学是有目的、计划和评估标准的,学习者关注个体工作,以理论考核为终点;情境学习不完全依据计划开展,学习者更加关注实践活动的整体完成情况。第二,学校教学更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在日常情境中则更偏向于使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第三,在学校教学中强调逻辑推理和学习的必然性,而在日常情境中则强调运用情境推理和学习的偶然性。“实习场”转向“实践共同体”标志着情境学习的研究从教育学向人类学的转变。1991年,莱夫从人类学视角通过学徒制对情境学习展开研究,〔8〕知识的积累与创造、工具使用技巧的获得是个体在情境学习中与环境和实践共同体互动进行传递和创造的,强调知识是通过情境互动产生。〔9〕这一时代发表了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情境学习专著,使得情境学习的研究框架初步形成。

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杂志《教育技术》开辟专栏对情境学习进行探讨,研究者各抒己见并从不同领域将情境学习理论呈现给读者。1996年,麦克莱伦将这些观点整理归纳,命名为《情境学习的观点》并发表,〔10〕使情境学习理论在初步形成的研究框架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情境实践中不仅获得知识与技能,还与共同体成员间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11〕〔12〕情境学习、实践共同体和身份构建的紧密联系,使情境学习理论在原有的框架中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2)情境学习方式

第一,实践共同体。1991 年,莱夫和温格将实践共同体定义为“一个共享某一问题且不断变化的人群”。〔13〕温格1998 年提出“实践共同体描述的是一种学习理论,它以参与社会实践为起点,是我们向谁学习和改变我们是谁的平台”。〔14〕并创新性提出实践共同体三要素,即相互介入、共同事业、共享技艺库。实践共同体是知识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前提,并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创新的平台。成员之间既相互合作,也存在相互竞争,知识正是在成员间相互的合作与竞争中进行传递和创造的;成员是流动和动态的,受内在需求驱动,就共同关注点进行实践、协作和沟通,将共同体成员间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行创业知识的传递、共享和突破,将个体知识转换为实践共同体知识。〔15〕本文认为实践共同体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共同兴趣为基础,并且拥有资源共享的意愿而连接在一起的非正式群体。创业实践共同体则是创业者通过参与或组建实践共同体,集合对创业这一话题有着共同兴趣的人员,彼此共享创业知识和经验进行互动、协商的创业组织。

第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1991 年,莱夫提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并作出详尽解释:“合法”是指学习者以合法途径加入实践共同体,为共同体成员所接受,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观察者;“边缘”是指学习者刚开始进入实践共同体围绕重要成员转,多角度、多方面开展工作;“参与”是指在实际的情境中,学习者在实践互动中学习知识、构建身份的过程。〔13〕参与具有群体性和实践性特征,群体性是指参与的实现需要通过与共同体成员交流互动进行构建;实践性是指参与需要在具体情境中发生。依据创业者在实践共同体中的参与程度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划分为边缘性参与、充分性参与两个阶段。“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以一种新颖独特的视角来研究情境学习,使得创业者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勘察创业知识进而识别创业机会。〔16〕

第三,身份构建。现代主义研究范式将身份看作个体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且身份会影响创业者的行为和决策;社会构建主义则认为身份构建是一个不断更迭、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动态过程,创业者会根据创业情境变化主动调整身份以适应具体情境,反之创业者身份也会受到创业情境相关因素影响而被动发生改变,因此,创业者需根据创业实践的反馈适时调整以构建合法有效的身份;Alvesson 和Empson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身份构建是创业者在内心对身份进行调整的过程,是为了实现内在一致性、规范性以及人生价值的自我理解和自我界定。〔17〕通过身份构建可以将创业者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特征进行有效连接,帮助个体对创业过程进行准确定位,更好地应对创业不确定性,高效获取创业知识。〔18〕创业情境中,由于外部创业环境的变动以及共同体成员的差异性,创业者需多层级、全方位地构建合法有效的身份以适应创业环境变化,降低创业不确定性;促使创业者从“边缘性参与”步入“充分性参与”,实现新手向专家能手的转变。〔19〕

2.创业机会识别研究

(1)创业机会的属性

属性是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本质特征。创业机会的属性研究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展开。静态观认为,创业机会是市场中潜在需求、市场不完全均衡的产物或者是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能力或资源;〔20〕创业机会是一组有助于创造新产品、新服务或新需求的环境因素。〔21〕“动态观则认为,创业机会是指在新市场、新产出或者两者相互作用中,创新性地整合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22〕

(2)创业机会的本质是创业知识

关于创业机会来源的争论主要有发现观、创造观以及二者结合的观点,对此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意见。发现观认为机会是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是创业者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知识、积累经验而发现的过程,〔23〕主要利用明确的信息整合成创业知识以寻求满足市场需求的机会。创造观认为机会是主观的,是在创业者破坏均衡环境和决策过程中被创造的。创业者的决策以信息为载体,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性的整合而发现机会。〔24〕有学者提出机会识别以知识为载体,而在知识加工和实践操作过程中既会使用客观分析法,也会进行主观判断,认为创业机会是发现观与创造观的结合,〔25〕发现型机会和创造型机会可以相互转换。〔26〕无论创业机会源于发现观、创造观或两者整合,都是创业者对创业过程中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为创业知识,再识别创业知识中潜在的创业机会来满足市场需求并进行价值创造。由此推论,创业机会的本质是关于创业的知识,是知识的一种。

(3)创业机会识别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创业机会识别主要分为三种研究视角:第一,过程视角。将创业机会识别定义为识别机会的一个多阶段过程,主要代表人物有Lindsay、葛宝山等。第二,能力视角。将创业机会识别定义为处理内外环境中各类资源的能力,主要代表人物有Shaver 等。第三,认知视角。将创业机会识别定义为创业者对机会潜在收益和价值的感知,主要代表人物有Christensen 等。Shane等立足机会的根源和本质对创业机会进行分析,提出创业机会具有一定潜在价值,如果有商业开发性会产生可持续性的利润。〔27〕Kraekhardt 认为创业机会识别是开发可获利的新业务,是从创意中筛选合适机会的过程。首先判断机会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其次考察对于特定创业者来说该机会是否有价值。〔28〕创业机会识别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一次性经验,是对创业机会的新颖性、可行性以及盈利性进行探索的过程。〔29〕〔30〕创业机会识别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一次性经验,是对创业机会的新颖性、可行性以及盈利性进行探索的过程。创业机会识别阶段划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三阶段模型,另一类是两阶段模型。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创业机会识别是在不确定性环境刺激下,创业者基于自身特性和创业知识解读创业情境,发现并判断创业机会是否具有开发价值的过程。

三、情境学习中创业知识获取研究

创业知识是人与人、人与创业环境交互的产物,需要在创业情境中不断运用才能得以发展。创业知识可分为显性创业知识和隐性创业知识。显性创业知识通过教学等途径就可以清晰系统地表达和有效转移,多以文字、符号等结构化的形式保存;隐性创业知识存在于脑海中以个人经验为基础,难以理解且不易传递,需要学习者置身于创业情境,参与实践活动进行摸索和领悟,多以经验、感悟或默契等非结构化形式保存。“情境性”是创业知识的首要特征,情境是实践共同体最重要的学习载体,为创业知识的传承与创造提供支持。唯有将知识镶嵌于具体情境中,知识才会被赋予真正的意义。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正是通过情境互动来实现创业知识的横向拓宽和纵向深化。

创业不仅是在人脑中对抽象的概念进行符合要求的操作,更重要的是参与到创业情境中进行学习,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创业知识。在情境学习中,创业者通过与创业环境多方面接触、互动来了解国家创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外部信息,并整合为显性创业知识丰富创业者资源库;基于创业者与创业环境的互动,使内化在创业者行为模式中的隐性知识应用于真实创业情境,并产生新的创业知识。

除了观察外部创业环境获得显性创业知识外,创业者还需要在实践共同体中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获得高价值隐性创业知识。首先,创业者以一个合法的途径加入实践共同体并为共同体成员所接受,如考核或专人引荐等。其次,在初始阶段创业者作为一个新手处于实践共同体边界,无法即刻获得与创业相关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主要进行边缘性参与,通过参与共同体中基础性、准备性工作开展互动获得显性创业知识。再次,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创业者对创业情境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认知;加之共同体成员间深入交往、密切联系,专家能手适时给予指导,逐渐步入充分性参与阶段。最后,创业者在实践共同体中发展为充分参与者,并形成自己的创业风格和行为模式,深入探索高价值的隐性创业知识。

创业者由周边到向心参与实践、开展情境学习,在和创业环境与实践共同体的互动中适时构建合法有效的创业身份,降低不确定性,高效率获取创业知识。创业者身份构建并非一蹴而就,创业过程中的冲突与挫折都会对其身份构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创业者需要根据创业环境的动态变化主动地对身份进行构建和调整,使之具有合法性、适应性,以便在情境中有效指导创业者实践;在实践共同体中还需根据边缘性、充分性参与程度对创业者身份进行适当调整,将创业者外在行为和内在特征连接,实现内在一致性,丰富创业者知识资源库。

四、情境学习中创业知识转化为创业机会研究

在情境学习中,创业者通过与创业环境互动和在实践共同体中进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并适时构建合法有效的身份来获取创业知识,其最终目的是识别创业知识中潜在的创业机会。创业知识是如何转化为创业机会的?其机理又是什么呢?

创业知识的积累能够丰富创业者资源库,提升创业者对创业情境的理解程度,使其发挥能动性识别创业知识中蕴含的创业机会。但由于环境的动态变化和创业复杂性,创业知识的直接开发应用存在一定缺陷。情境学习中创业知识的积累和创业实践的历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创业者的警觉性。创业警觉性是指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创业者利用有限的资源和对机会的敏感能力提升机会识别能力的一种心理框架。在创业警觉性的影响下,创业者敏锐察觉市场、行业等环境变化,对创业情境的判断更加客观、准确,以新颖而独特的视角识别创业知识中潜在的创业机会。

创业者个体视角存在一定局限性,仅从创业警觉性角度无法准确揭示创业机会识别的本质。实践共同体从多主体角度出发更全面系统,能够为构建创业理论作出重要贡献。创业者在实践共同体中通过内部思辨深入开展情境学习,创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得创业者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更加高效、深入;创业者与成员共享彼此创业知识库,深层次、多领域探索创业知识的核心价值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创业知识在不同主体间流动,提升创业者创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识别创业机会”为中心对创业知识可行性和价值性进行评估、判断,根据实际情境对创业知识的构建进行修改或重塑,探讨新的开发路径。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第一,创业机会的本质是创业知识,是知识的一种。第二,在情境学习中获取和开发创业知识。创业者通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获取显性创业知识,并在实践共同体中进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由周边到向心参与积累隐性创业知识,丰富创业者知识储备。第三,情境学习是识别创业机会的有效途径。创业者通过情境学习与创业环境的互动和进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来积累创业知识,并构建有效的创业身份以适应情境变化,获取和开发创业知识,再借助创业警觉性和实践共同体的共同作用识别创业知识中蕴藏的创业机会。

2.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现实创业情境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和“身份构建”是复杂多变的。创业环境和创业者的特性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参与进程产生不同影响,而且“身份构建”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动态发展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未来研究可立足创业生命周期理论来深入探讨不同阶段创业者“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和“身份构建”的模式选择。此外,互联网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创业情境更为复杂多变。情境学习不仅仅发生在创业者个体中,创业团队也需要开展情境学习,未来研究可以采用纵向数据开展实证研究,验证多主体视角下情境学习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合法创业者机会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给进步一个机会
合法外衣下的多重阻挠
西班牙推动废除合法卖淫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报告